張銳
作為家族財富管理的重要形態,家族辦公室近年來呈現加速擴容趨勢。全球家族辦公室數量從2019年的1285家增長到2023年的4592家,資產管理規模已超越對沖基金,達到約6萬億美元,相當于全世界股票市場價值的百分之七。而根據財富研究公司《2023年世界超級財富報告》的最新預測,到2030年,全球凈資產超過500萬美元的家族將有15.4萬億美元的巨額代際財富轉移,但是按歷史經驗成功傳到第二代的不足30%,成功傳承到第三代的不足13%,成功傳承到第四代的不足5%。家族企業勢必進一步尋求家族辦公室的智慧支持,全球家辦市場規模因此會繼續擴容。
家族辦公室是專為富裕家族提供財富管理和家族服務的機構。從歸屬關系看,家族辦公室分為內置型與獨立型兩類,前者隸屬于家族企業,后者是第三方服務機構。而從服務對象的數量看,兩類家族辦公室又可以區分為單一家族辦公室(SFO)與綜合家族辦公室(MFO)兩種,前者僅向自身或單一家族提供服務,后者則面向多家族成員提供智慧支持。回溯發現,歷史上許多富豪家族最初啟用的都是SFO,但后來基本上都轉向升級到MFO。
一般而言,家族辦公室可提供的服務主要有五大類,包括咨詢服務(財務規劃、法律事務、稅務規劃)、投資服務(資產配置與風險管理)、行政服務(實物管理、記賬管理、檔案與合同管理)、治理服務(家族憲章擬定與修改、代際與傳承教育、經理人選拔與監督)、社會服務(禮賓和安保服務、健康顧問、慈善公益、社交與公共關系),其中投資服務處于核心位置。總體來說,在實現家族資產保值增值以及投資風險隔離的同時,家族辦公室還可以借助“1+N”的系統性工具為家族企業厘定出更為明確的戰略方向,順利實現所有權人的代際銜接與傳承,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同時通過對家族財富所有權和受益權的分離管理,有效杜絕了家族核心資產被出售與分割的風險,確保了家族財富的世代永續。
家族辦公室最早起源于古羅馬時期的家族主管(Domus)以及中世紀時期的總管家(major Domo),而現代意義上的家族辦公室由摩根家族于1838年所創辦。“二戰”后西方社會中產階級大規模崛起以及社會財富的新一輪井噴,巨大需求之下,一批獨立型家族辦公室開始步入舞臺中央。
作為一種基本邏輯,每一次經濟與金融動蕩都必然會讓人自省與反思。美國次貸風波與全球金融危機令全球不少家族的財富市值大幅萎縮,憂患意識也得到空前提升,富豪家族對財富管理的專業性需求與日俱增,創建與擁抱家族辦公室似乎成為了頂豪家族的行動標配,如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的家族辦公室Bezos Expeditions,臉書創始人扎克伯格的家族辦公室coniq Capital,LVMH創始人伯納德·阿爾諾的家族辦公室Groupe Arnault等。
從行業生態看,目前的家辦市場既算不上紅海,也不能被視為藍海領域,較為客觀的定位是既存一定競爭又有相當留白市場的紫海,只是未來的競爭程度勢必會進一步提升,朝著紅海領域升級也只是時間早晚問題。另一方面,由于服務對象的特殊性以及服務需求的鮮明個性化,當一個家族辦公室獲得了某一家族企業財富管理的資格,相當于對同業者構筑起了排他性門檻,在不同的家辦企業對服務對象的業務構成壟斷的前提下,未來家辦行業的集中度不會太高,充分競爭格局下將出現頭部、腰部與尾部企業之分。
目前,能夠針對家族企業財富管理需求給予全方位和充分響應的家族辦公室并不多,原因是現實中的需求層級越來越高,服務難度越來越大。比如由摩根大通與洛克菲勒基金會共同提出的“影響力投資”指標越來越受到家族企業的重視,但如何幫助家族企業實現這種義利并舉、公益與商業相融合的投資目標,卻是至今為止家辦企業的未解難題。同樣,摩根大通發布的《2024全球家族辦公室報告》顯示,家族企業目前存在的最大服務缺口是網絡安全,同時有45%的家族企業準備配置虛擬貨幣等另類資產,這些技術含量奇高的服務遠非許多家辦企業所能提供的。就此,較為優化的抉擇是,家族辦公室在強化核心業務服務的前提下,盡可能尋求非核心業務的外包,業務嫁接與混合外包的行業合作趨勢會越來越顯著。
家族辦公室發展到今天,已經不僅僅是世界頂級的財富管理形態,更成為了全球資本市場中舉足輕重的參與者,并且家族辦公室還能夠將資本引向更多的實體經濟領域,產生巨大的乘數效應。正是如此,歐美國家以及新加坡與中國香港在不斷地優化政策環境,以吸引更多家族辦公室的進駐。另一方面,按照摩根大通的最新報告,一個大型家族辦公室的年均運營成本超過600萬美元,近四分之一的家族辦公室年成本超過1000萬美元,而且只有全球前0.01%的富豪能夠承擔家族辦公室的運作成本。因此,獨立型或第三方家辦會進一步成為行業主流,同時家辦市場也會出現離岸家辦、虛擬家辦等新的業態。
本版專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