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離職的風險基金合伙人有點多。
最新的一位是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合伙人馬特·米勒(Matt Miller)。就在2024年12月20日,他宣布將會離開任職12年的紅杉,并成立新基金,專注投資歐洲的創新企業。在國內,潘攀和張予彤的離開,同樣給行業帶來了震撼。與國外同行離職多數選擇自立門戶相比,國內的兩位大咖,最終選擇加入企業。
近期部分“出走”、單干的VC合伙人
硅谷頭部風險投資機構Andreessen Horowitz(a16z)的高管離職潮在去年年初就已經開始。
曾負責消費者投資的a16z普通合伙人康妮·陳(Connie Chan)去年1月宣布離開公司,她將會籌集自己的基金。康妮·陳在硅谷享有盛譽,她對中國消費科技領域有著深入的了解,并經常被邀請作為專家,解讀亞洲趨勢如何向西方傳播。但最近幾個月,康妮·陳私下表示,她在a16z的工作越來越困難,因為合伙人們對與中國有關的任何事情都越來越不感興趣。
除了康妮·陳,該公司另外一位合伙人Sriram Krishnan選擇為白宮提供人工智能政策方面的建議。而a16z合伙人Kristina Shen則選擇成立一家新基金。該基金已經募集了3.5億美元。
除了a16z,還有多家知名機構的合伙人選擇離開,包括紅杉、Index等大型投資機構。據風險投資家Rick Zullo觀察,2024年12月,幾乎每天都會聽到來自這些數十億級基金高管離職的消息。有業內人士同樣觀察到,自2023年以來,風險投資行業的人才流動有所增加,近幾個月更是加速了。
對于這個現象,Perplexity的報告認為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行業低迷,迫使許多投資者重新評估自己當前的職業前景;二是新興機遇,他們選擇加入創業企業同樣前景廣闊;三是在新人輩出的投資行業里,老一代投資者逐漸退出,世代更替現象明顯。
PitchBook數據及美國風險投資協會出爐的一份報告表示,目前活躍投資者正在減少,交易數量正在增加,但是重復投資現象非常嚴重,這也讓不少合伙人選擇離開。
選擇離開的合伙人,大部分人都會自立門戶。
General Catalyst的前合伙人Ken Chenault Jr.剛剛啟動了6200萬美元早期基金Benchstrength。他認為,行業結構的調整事實上為新晉管理者提供了機會。巨型基金崛起之下,許多投資人開始創建更小、更靈活的公司。
但風險投資這個行業正在面臨越來越大的競爭,新基金要想獲得投資并不容易。PitchBook數據顯示,2024年9家風投公司占據了全行業募資總額的50%,而所有新興基金總共籌得14%的資金。
相比國外同行,國內風險基金合伙人似乎更愿意加入企業。潘攀和張予彤便是其中兩位代表。
憑借奈雪的茶、百果園、茶顏悅色、Wonderlab、三頓半、周黑鴨、曼卡龍等明星項目,原天圖資本VC基金管理合伙人潘攀得以躋身國內一線消費投資人行列,被媒體譽為“爆紅品牌背后的助推者”。他在去年4月選擇加入茶顏悅色,擔任該公司戰略負責人。
張予彤是80后,擁有清華大學電子工程學士學位和斯坦福大學管理工程碩士學位,2011年加入了金沙江創投,投出了小紅書、深鑒科技等明星項目。2023年,她晉升為金沙江創投主管合伙人。2024年4月,張予彤已從金沙江創投離職。
但張予彤加入人工智能創業企業月之暗面所引發的爭議,至今仍未消除。去年12月,金沙江創投主管合伙人朱嘯虎選擇在朋友圈向張予彤“開炮”,稱張予彤加入月之暗面有眾多違規之處。但張予彤一直沒有對此進行公開回應。
當一個行業的高管頻繁選擇出走,不管是自立門戶,還是奔赴企業,都意味著行業的洗牌正在加速。
責編:岳亞楠
校對:李凌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