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多P交换刺激视频,精品H动漫无遮挡在线看,五月天亚洲图片婷婷,国产最变态调教视频

A500ETF“吸金”2155億元:30家公募競爭梯隊已成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作者:易妍君2025-01-09 10:50

2024年,國內ETF市場蓬勃發展,又多了一些值得紀念的瞬間。

9月底,ETF總規模跨進3萬億關口,創下歷史新高;同時,以ETF為主的被動指數基金持有A股市值達3.16萬億元,首次超過主動權益基金的持股市值。11月下旬,華夏基金、易方達基金、嘉實基金等6家大中型基金公司集體調低了大型寬基ETF管理費,指數基金走向低費率時代。

過去一年,寬基ETF累計凈流入近1萬億元,為A股帶來了重要的增量資金。這其中,又以滬深300ETF、中證A500ETF的貢獻最為突出。

而2024年最具有話題性的寬基ETF莫過于A500ETF,一方面,A500ETF代替滬深300ETF,成為“吸金王”。

另一方面,在“賺足”眼球的同時,A500ETF也未逃離ETF市場的桎梏:同質化競爭、規模“焦慮”,都裹挾著公募基金行業“卷出”新高度。

受訪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A500相關產品在產品設計、費率設計等方面相似度較高,市場競爭激烈,管理人需要投入更多資源進行營銷推廣。而隨著基金規模的增長,對基金公司精細化管理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包括對跟蹤誤差的嚴格控制以及對分紅機制的優化,基金公司必須通過提升投資者的持有體驗來打造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資金涌入A500

2024年以來,寬基ETF成為承接機構資金的主力,也是A股增量資金的重要來源。

據興業證券策略團隊統計,2024年全年,股票型ETF累計凈流入1.01萬億元。其中寬基ETF累計凈流入1萬億元,貢獻絕大部分增量。同時,在寬基ETF中,以滬深300、中證A500為代表的大盤ETF共計流入7675億元,成為主要增量。

“10月之前,大量資金流入滬深300ETF,帶動指數基金顯著擴容。10月之后,中證A500ETF密集發行并吸引大量資金,接替成為寬基ETF的流入主力,全年共計凈流入2155億元。此外,雙創ETF在9月底之后流入較多,全年共計凈流入698億元。”興業證券策略團隊分析。

A500ETF大幅“吸金”的背后,有監管的助推,也有基金公司發力布局的功勞。

作為寬基指數的“新星”,中證A500指數自2024年9月23日發布后,引來諸多公募機構布局。

僅看ETF產品,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募基金市場上共成立了24只A500ETF;同時,還有7只A500ETF已獲批,其中,中金中證A500ETF、融通中證A500ETF正在發行,興業A500ETF、銀河A500ETF正在等待發行;永贏A500ETF、申萬菱信A500ETF、海富通A500ETF的發行檔期均在2025年1月。

不過,在大批A500ETF上市后,滬深300ETF、創業板ETF等2024年前三季度的熱門寬基ETF開始呈現凈流出。

具體來看,據Wind統計,2024年10月15日—12月31日,國泰、南方、華夏、廣發、華泰柏瑞、富國、易方達、景順長城、招商、嘉實旗下的中證A500ETF均吸引了上百億元凈流入。

其中,國泰A500ETF、南方A500ETF、華夏A500ETF的“吸金”規模分別為265.16億元、209.59億元、167.86億元,廣發A500ETF、華泰柏瑞A500ETF、富國A500ETF分別獲得166.64億元、156.42億元、147.61億元凈流入。

同期,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易方達創業板ETF、南方中證500ETF、南方中證1000ETF分別凈流出了462.75億元、228.19億元、186.42億元、149.41億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相比代表價值板塊的滬深300,或是代表成長板塊的中證500,A500指數囊括了各個細分行業的龍頭,對機構資金更具吸引力。因此,早期熱門寬基ETF與中證A500ETF之間的此消彼長難以避免。

A500ETF不再拼首發?

對于基金公司而言,即使知道同質化產品的競爭異常激烈,但稍有實力的基金公司都期待在A500賽道“分得一杯羹”,畢竟有熱度的市場,才有機會。

除了ETF產品,2024年以來,公募機構還推出了A500指數基金、A500指數增強基金。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包括上述ETF產品在內,至少有70只以A500指數為跟蹤標的的指數產品獲批。其中,一些大型基金公司同時布局了A500場內、場外基金,或是A500增強產品。

晨星(中國)基金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李一鳴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傳統上在主動管理能力上具備優勢和品牌的基金公司,可能會偏向發行指數增強基金,借此發揮基金公司在主動管理上的能力。

“參與A500相關產品發行的主要是大中型基金公司,因為在目前市場環境下投資者風險偏好不高,基金公司普遍感受到經營壓力,但大中型基金公司相對來說抗風險能力更強,在產品發行上也更有余力。”李一鳴表示。

這也意味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基金公司通過推出不同類型的A500相關產品,力圖在同一投資標的上與其他競爭者區分開來,尋找差異化的競爭優勢,以在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天相投顧基金評價中心指出。

雖然公募機構布局熱情較高,但受多重因素影響,各只A500指數基金成立后,很快在規模上拉開了差距。

以設置了發行上限的A500ETF為例,該類產品絕大多數以“頂格”20億元的規模成立,但后續產品“持營”效果明顯不同。

據Wind統計,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國泰A500ETF、南方A500ETF、廣發A500ETF的資產凈值分別為281.52億元、226.42億元、208.37億元,為規模排名前三的A500ETF。

規模排在第四名至第十名的A500ETF依次來自華夏、華泰柏瑞、富國、易方達、景順長城、招商、嘉實。

這7只A500ETF的資產凈值分別為:184.12億元、174.47億元、164.75億元、151.42億元、146.14億元、137.86億元、128.34億元。

其中,廣發、華夏、易方達旗下的A500ETF均為第二批成立,呈現后來居上的態勢。

而第一批成立的摩根A500ETF、銀華A500ETF、泰康A500ETF分別以114.14億元、98.82億元、82.28億元的資產凈值排在第十一、十二、十四名。

此外,除了廣發、華夏、易方達旗下的產品,在第二批成立的A500ETF中,匯添富A500ETF的規模較大,為91.52億元;華寶A500ETF的規模較小,為19.96億元,并較其發行規模減少了約0.04億元。

A500ETF的規模之所以走向分化,存在一些客觀因素。例如,對于同質化的產品而言,發行時點很關鍵,發行時間越晚,發行的難度越大。

一位中型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告訴記者,其所在公司錯過了前幾波A500指數產品的發行熱潮,募集資金的過程略顯艱難。

此外,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劉思妍表示,“指數型基金的持倉透明,且收費更加低廉,這也意味著對于基金公司來說,在指數基金發行階段比拼的是產品的差異化和品牌效應,但在后續的運營中,則考驗的是持續運營管理的綜合實力。”

在劉思妍看來,頭部基金公司往往憑借其品牌影響力和資源優勢,能夠更有效地吸引資金流入,從而在規模上占據優勢形成規模效應,這也有利于產品的后續運營管理。

更深層次上,在品牌影響力、渠道資源方面具備優勢的基金公司,也更愿意為了產品規模而投入“巨資”,甚至有可能是不計成本的投放。

A500ETF采用的是目前公募基金行業最低的管理費標準,即0.15%,簡單按照首發規模來計算,20億元的A500ETF能賺取300萬元的管理費;但如果基金公司在首發時通過地鐵、樓宇等公共場所投放各類廣告,再加上渠道維護、做市商采購、技術、系統、人力等成本,可能實際投入遠超300萬元。

有業內人士感嘆,拼規模也得看自身實力,如果投入大于產出,有多少公司愿意跟著頭部一起卷?

不難發現,一些成立較晚的A500ETF似乎已“看淡”了首發規模。例如,于12月30日同時成立的浦銀安盛A500ETF、西藏東財A500ETF,其成立規模分別為15.07億元、7.22億元。

走紅的煩惱

從更長遠的角度看,能夠為投資者“賺錢”的ETF,才會擁有長久的生命力。

據Wind統計,截至2024年12月31日,第一批10只A500ETF自成立以來的回報率呈現分化,其中,僅有南方A500ETF、華泰柏瑞A500ETF兩只產品的回報率為正。

對此,李一鳴指出,2024年9月成立的這一批A500ETF的凈值增長率之間的差異,可能是由于這批基金最近幾個月處于建倉期,基金公司建倉速度快慢以及建倉的節奏都可能影響到基金的凈值表現。而基金經理對市場走勢的判斷則是影響基金建倉節奏的主要因素。

“此外,雖然這批ETF跟蹤同樣的指數,但是基金經理的管理能力會影響基金的跟蹤誤差,從而影響基金的凈值表現。”李一鳴說。

此外,天相投顧基金評價中心指出,從產品運作來看,隨著A500ETF的規模快速增長,對產品投資管理帶來了一些挑戰,如跟蹤誤差控制,產品流動性控制等。

事實上,不只是業績壓力,A500ETF的規模快速增長,還帶來了其他影響。

天相投顧基金評價中心談道,A500ETF規模的增長,對其他類型產品帶來了一定的替代效應,規模最大的滬深300ETF——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的產品份額在2024年10月之后是持續下滑的,對主動權益產品大概率也存在類似效應。這對未能在A500布局的基金公司將產生較大影響。同時,A500指數許可使用費一般由管理人承擔,隨著規模的增加,這也增加了基金公司的成本。

劉思妍則提到,各只A500產品在產品設計、費率設計等方面相似度較高,市場競爭激烈,管理人需要投入更多資源進行營銷推廣。而且隨著基金規模的增長,對基金公司精細化管理能力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包括對跟蹤誤差的嚴格控制以及對分紅機制的優化,基金公司必須通過提升投資者的持有體驗來打造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從更大范圍看,李一鳴談道,寬基ETF的收費明顯比主動管理的股票基金要低很多,而且寬基ETF產品之間的差異化很小,容易形成價格戰,這可能給基金公司的盈利能力帶來壓力。

并且,寬基ETF的發展也可能造成市場定價權的變化。

“過去主動管理基金市場份額占比較大時,定價體系是主動基金來掌握,而未來如果寬基ETF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大,股票的定價體系有可能發生變化。主動基金如何去適應這種變化,甚至主動投資能否做下去,都是值得關注的問題。基金公司需要不斷讓自己的投資策略適應市場的變化。”李一鳴進一步表示。

責任編輯: 陳勇洲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