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本次新聞發布會再度釋放了重大利好,引起了廣大投資者的高度關注。
就在前一日,經中央金融委員會審議同意,中央金融辦、中國證監會、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對外印發《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下文簡稱《方案》)。
券商分析師普遍認為,《方案》的印發釋放超預期利好,下階段增量資金流入可期,險資預計將在中長期資金入市中扮演核心角色。
超預期利好支撐A股
1月22日,《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的印發,標志著中長期資金入市即將從此前的“預熱”階段步入全面實施階段。
市場普遍認為,相關方案超過預期,能為市場長期穩定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與此前發布的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引文件不同,《方案》由涉及中長期資金的監管機構及相關支持政策制定的六部門聯合印發,標志著中長期資金入市作為跨部門協同推動的重點工作,即將開啟落地新篇章,下階段增量資金流入可期。”申萬宏源非銀分析師羅鉆輝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萬聯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宮慧菁也認為,《方案》通過引導機構增加A股(含權益類基金)投資規模和實際比例、調整機構業績考核機制、逐步擴大參與機構范圍與資金規模等舉措,強化資金“長錢長投”理念;同時鼓勵機構發揮專業投資優勢,開展差異化投資,降低了對險資等機構持倉市值波動的考核限制,將提高資金對市值波動的容忍度,促進資本市場穩定。中長線資金權益配置比例加大將助力市場信心修復。
“資本市場發展將是緩解中國當前經濟轉型困境的重要抓手,政策呵護基調將持續延續。而‘9·24’以來權益市場預期明顯回溫,政策提振效果顯著有效。開年以來,隨著特朗普正式上臺以及其在關稅問題的邊際緩和,中國面臨的外部不確定性在減弱。同時本次‘真槍實彈’的政策部署進一步釋放穩市場信號,且后續在保險資金入市規模、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和吸引外資方面仍有一系列政策儲備。”興業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段超表示,“綜合來看,當前中國資本市場運行的積極因素在增多,2025年資本市場中,中國股債都有修復空間。”
開源證券副總裁、研究所所長孫金鉅則表示,2025年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將進一步推開,特別是在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打通中長期資金入市卡點堵點,增強資本市場制度的包容性、適應性等方面。深化投融資綜合改革作為牽引,將進一步打通中長期資金入市的卡點堵點,有助于引入更多增量資金,對于改善市場流動性、提升市場穩定性和促進資本市場功能發揮至關重要。
對于接下來的A股市場,海通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吳信坤表示,本次《方案》是落實去年新“國九條”細則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穩住樓市股市”的又一重大舉措,驅動春季行情啟動的積極催化已經出現。無論從政策催化、流動性,還是基本面角度看,今年春季行情均值得期待。展望2025年全年,資金面和基本面或將迎來積極變化,A股有望步入基本面驅動的向上行情。
國金資管權益團隊也認為,《方案》有助于提振投資者信心,提升資本市場穩健性。未來市場風格可能會向保險風格轉移,關注紅利板塊。
每年帶來數千億元長期資金增量
備受市場關注的是,《方案》明確了穩步提高中長期資金投資A股規模和比例的具體安排。
具體來看,對公募基金,明確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來三年每年至少增長10%。對商業保險資金,力爭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從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費的30%用于投資A股,這也意味著將每年至少為A股新增幾千億元的長期資金。第二批保險資金的長期股票投資試點將在2025年上半年落實到位,規模不低于1000億元,后續還將逐步擴大。
同時,在考核周期方面,公募基金、國有商業保險公司、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年金基金都要全面建立實施三年以上長周期考核,大幅降低國有保險公司當年度經營指標考核權重,細化明確全國社保基金五年以上長周期考核。
“考核周期短是多年來制約一些中長期資金擴大A股投資的一個重要卡點。”吳信坤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方案》聚焦公募基金、商業保險資金、養老金等中長期資金入市的卡點堵點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更加具體的舉措。
吳信坤認為,隨著宏觀流動性改善,疊加基本面預期修復推動風險偏好回升,2025年A股增量資金有望進一步放量,預計增量規模達2萬億元,其中被動資金、險資或仍是入市主力。伴隨政策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A股ETF有望受益于長期資金的配置型力量,同時險資的權益資產配置仍有較大增量空間,2025年兩者合計增量規模望超1萬億元。
國金資管權益團隊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方案》有助于引導樹立價值投資與長期投資理念,優化投資者結構,降低市場波動性和投機性,并在中長期為市場帶來增量資金。根據國金資管權益團隊測算,按照新增保費全口徑(新單+續期),根據2024年上市公司頭部保險公司(前3)保費規模*30%計算,頭部幾家保險機構即會帶來每年5000億元左右的增量資金;若按新單保費口徑,則增量資金規模會稍小一些。
另根據羅鉆輝的測算,我國中長期資金權益配置上限達15萬億元。具體來看,截至2023年末,中長期資金規模達51.57萬億元,險資、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權益類基金、企業年金、社保基金、職業年金規模占比分別為55.7%、15.5%、12.4%、6.2%、5.1%、5.1%。最新數據口徑下,中長期資金權益配置上限達15萬億元,各類資金股票配置比例提升1個百分點,資金增量達4994億元。
努力構建良好市場生態
長期資金入市,離不開良好的資本市場生態。《方案》提出,引導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購力度,落實一年多次分紅政策。推動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購增持再貸款工具的運用。允許公募基金、商業保險資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企(職)業年金基金、銀行理財等作為戰略投資者參與上市公司定增。在參與新股申購、上市公司定增、舉牌認定標準方面,給予銀行理財、保險資管與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進一步擴大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操作規模。
“方案通過優化市場機制,提高市場效率,增強投資者信心,從而吸引更多中長期資金進入資本市場,促進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其中,允許機構投資者以戰投身份參與上市公司定增,能更充分利用耐心資本的長期性與穩定性,在推動企業長期價值提升的同時,完善‘長錢長投’的制度環境,強化長期資金屬性與穩定性,同時提升市場穩定性和抗風險能力,降低市場波動。同時,這一舉措也能為上市公司提供更加穩定的資金來源,有望持續助力企業發展。”宮慧菁表示。
當前資本市場生態已經有了較好的改善,證監會主席吳清在發布會上也介紹,“去年,我們制定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出臺了鼓勵分紅、回購等政策和規則,上市公司全年分紅2.4萬億元、回購1476億元,這些都創了歷史新高……目前,滬深300股息率達到3%,明顯高于10年期國債收益率,權益市場的投資價值進一步凸顯。我們也將進一步把好市場入口關、出口關,提升資本市場制度包容性、適應性,進一步增加優質上市公司供給,支持更多標桿性高科技企業登陸A股市場。”
“市值管理中無論是監管對于上市公司增加分紅頻次與穩定性的呼吁,還是對A股主要指數成份股披露市值管理計劃以及市凈率低于所在行業平均水平的長期破凈公司披露市值提升計劃的具體要求,均能有效提升投資者的信心與獲得感,吸引更多的長線投資者進入A股市場。”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表示。
同時,孟磊指出,更好的企業治理將給予海外耐心資本信心。如果在改善企業信息披露、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上能有更加明確的標準和獎懲機制,這應會對實現長期目標有所裨益。
校對: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