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棕櫚油大幅上漲,年初均價為7120元/噸,年末均價一度超過1萬元/噸,最終錄得22.634%的漲幅。
回顧2024年走勢,棕櫚油因供需矛盾突出,價格重心不斷上移并在三季度和四季度加速上行。其中,2—3月流暢上漲1500元/噸,8—12月歷時4個月強勢上漲3000元/噸,其他時間基本以橫盤震蕩為主。
“去年兩段上漲行情的核心邏輯不同,第一段上漲行情是需求國階段性補庫背景下產量波動與需求的錯配,第二段上漲行情則是B40政策催化下全球棕櫚油供需緊張不斷加劇的預期。”國聯期貨農產品事業部姜穎說。
“去年棕櫚油期貨走勢主要受三大核心因素驅動,即進口利潤倒掛、內需疲軟以及對產地樹齡問題的擔憂。”廣物華大國際貿易部業務經理陳昱允表示,外盤持續釋放利多消息,供應擾動成為價格上漲的主要驅動力。2024年,印尼毛棕FOB均價達995美元/噸,高于阿根廷豆油的929美元/噸和黑海葵油的931美元/噸。同時,印尼和馬來西亞兩大棕櫚油生產國庫存持續走低。對國內市場而言,高價抑制了需求。在國內油脂供應相對充足的背景下,棕櫚油在油脂品類中的性價比優勢被削弱,基差報價受到壓制。盡管外盤報價不斷上揚,且盤面受其帶動持續走強,但由于內需受高價壓制,成交清淡,基差維持在低位。這使得進口商面臨進口倒掛和內需疲軟雙重壓力,難以獲取利潤。回顧2024年全年,在四季度之前做多一口價現貨并穩固剛需渠道,成為部分進口商獲取可觀利潤的有效途徑。
那么,2025年棕櫚油能否延續強勢?陳昱允認為,這主要取決于美國生物柴油政策、印尼B40政策的具體落地情況,以及BPDPKS基金的資金狀況。
在姜穎看來,2025年厄爾尼諾事件影響不再,而拉尼娜事件偏弱,產量將有所恢復,但樹齡老化依舊制約產量增長,預計產量較2024年增長200萬噸,低于2023年。節奏上,1—2月為減產季,加上3月為齋月,一季度產量難有恢復,庫存預計維持低位,要等到4月份之后產量和庫存才能逐步上升。而一季度印度面臨齋月前備貨、中國面臨春節后補庫,印尼也從1月份開始實施B40政策,因此棕櫚油供需緊張情況將在一季度延續甚至加劇。
“整體上,今年供需仍相對偏緊,預計棕櫚油價格將在一季度持續上漲,增產季后價格或會有一定程度回落,但印尼相關生柴政策和出口政策的不確定性較高,單邊操作難度較大。”姜穎說。
陳昱允認為,當前市場已顯現出階段性下行預期。中國和印度作為棕櫚油的主要消費國,若需求低于預期,將對價格產生下行壓力。不利的天氣狀況可能影響棕櫚油產量,替代產品也將瓜分棕櫚油的市場份額。以印度市場為例,2024年12月棕櫚油進口量大幅下降,取而代之的是來自南美的豆油。當月,印度豆油進口量激增至42萬噸,而2023年同期僅為15萬噸,這充分表明高價已對棕櫚油需求產生了明顯的抑制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政策因素對棕櫚油的影響將更加顯著。“棕櫚油價格高企,不僅抑制了需求,還導致POGO價差擴大。”陳昱允分析,2024年,馬來西亞棕櫚油與ICE柴油的POGO價差從每噸39.8美元飆升至164.8美元。若強制推行B40政策,BPDPKS基金將加速消耗。市場預計更高的強制性混合比例將使補貼需求增加68%。為緩解補貼資金壓力,印尼政府近期考慮暫停對棕櫚油生物柴油和重新種植的補貼,這無疑將對棕櫚油需求產生影響。由此可見,后續棕櫚油價格走勢,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印尼B40政策的執行情況。
“當前,印尼B40政策未能如期實施且僅補貼PSO部門,盡管后續印尼提升2025年生柴分配量至1560萬千升,且確定B40政策延至2月實施并放出2026年實施B50政策的信號,但市場對B40政策的實施效果仍持觀望態度。”正信期貨油脂油料分析師張翠萍表示,2025年印尼B40政策實施效果大概率低于此前預期,上年結轉庫存偏低,二季度之前主產國延續減產、印度節日備貨采購,產地整體延續低庫存低賣壓狀態,棕櫚油大概率延續高位震蕩行情。二季度隨著主產國進入增產季及B40政策實施,產地供需雙增,棕櫚油價格面臨較大的回調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