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貿易形勢愈加緊張之際,歐盟與美國的貿易對話成為了各方關注的焦點。
為了避免潛在的貿易沖突,歐盟高級官員于2月19日與特朗普政府官員進行了長達4小時的會談,歐盟貿易與經濟安全事務委員馬羅什·謝夫喬維奇、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凱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以及特朗普總統(tǒng)提名的美國貿易代表詹米森·格里爾(Jamieson Greer)均參與其中。
2月20日,馬羅什·謝夫喬維奇在記者會上詳細闡述了此次會談的要點。據他透露,特朗普政府在會談中提出的首要目標是尋求一種“互惠互利”的貿易關系。
過去幾個月,特朗普政府宣布的對來自歐洲的進口商品征收更高稅率,美歐長期合作關系面臨巨大挑戰(zhàn)。在這一背景下,此次會談在美國與歐盟之間的經貿關系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2月13日,特朗普簽署備忘錄,要求相關部門確定與每個外國貿易伙伴的“對等關稅”,此外,該政策還納入了非關稅壁壘,比如增值稅、補貼等。該項舉措可能大幅提高歐洲商品的進口稅率,助推歐盟采取反制措施。
在與美國官員的談判中,歐盟官員重點強調了增值稅問題,指出這一稅費類似于美國的銷售稅,最終將由消費者承擔。盡管雙方就此問題進行了一些討論,但問題至今尚未得到完全解決。
謝夫喬維奇也在記者會上表態(tài),這種情況若得不到有效緩解,將可能導致更廣泛的貿易沖突,并可能給全球經濟帶來不穩(wěn)定,甚至加劇通脹壓力,進而影響到普通家庭的經濟狀況。
全球鋼鐵產能過剩也是此次討論的焦點議題,其不僅會影響全球市場的價格,還可能導致進一步的國際貿易摩擦。謝夫喬維奇認為,美國與歐盟應該攜手合作,解決這一共同挑戰(zhàn),而不是采取對抗性的措施。
謝夫喬維奇說,在此次會談結束時,雙方均表示希望能夠找到一種合作的方式,從而避免貿易沖突的進一步升級,并強調,歐盟希望能夠盡早采取措施,因為他真心希望避免任何“痛苦”的局面。
謝夫喬維奇同時提到,保持良好的溝通和協調是未來解決貿易爭端的關鍵,而避免單方面的激烈措施,是雙方共同的目標。
“我很高興能夠進行如此深入的會談,這對雙方理解彼此的立場至關重要。”謝夫喬維奇說。
值得注意的是,歐盟并不是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唯一“受害者”。
除對歐洲實施關稅外,特朗普政府還威脅將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征收關稅,理由是認為這兩個國家在非法移民和毒品走私問題上應采取更多行動。盡管特朗普政府已決定暫停這些關稅30天,以便進行持續(xù)談判,但這仍然可能對美國的汽車產業(yè)及其他依賴進口的行業(yè)帶來嚴重影響。特朗普政府的關稅威脅如果落地,預計將在3月初開始實施。
此外,特朗普政府還提出了針對特定行業(yè)的額外關稅計劃,包括對汽車、藥品以及計算機芯片等領域的單獨部門性關稅。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此前已對鋼鐵和鋁材征收了25%的關稅,并未設立任何例外或豁免條件。根據美國政府的計劃,這些關稅可能會進一步加劇全球貿易的緊張局勢,特別是對一些行業(yè)產生不小的沖擊。
記者:顏凌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