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板塊,行情異動!
2月26日,A股鋼鐵板塊大漲。截至下午收盤,鋼鐵板塊漲幅超5%,8家鋼企漲停。
商品方面,昨日早上開盤后,螺紋鋼期貨主力合約原本在3270元/噸左右震蕩。上午十點左右,有市場消息稱,今年相關部門會對粗鋼產量實施調控,2025年壓減5000萬噸,2026年壓減2000萬噸,2027年壓減1000萬噸。
消息傳出后,現貨市場對外報價跳漲,黑色系商品也直線拉升。截至下午收盤,螺紋鋼期貨報收3339元/噸。
不少投資者對上述消息的真實性表示懷疑,多位行業人士告訴記者,上述消息“一眼假”。
談及上述消息,海通期貨研究所黑色組長邱怡宏告訴記者,一方面,消息較為籠統,看似5000萬噸的壓減量較大,但比較基準尚含糊不清,若以去年粗鋼全年產量10.05億噸為基準,相當于粗鋼產量要縮減5%,那就需要配合其他行政政策一同實施,且需要平衡各地經濟增長以及鋼鐵企業的經營狀況,整體難度較大。另一方面,鋼鐵企業進行大規模減產,更多需依靠主觀意愿和自發性行為。今年穩增長仍是宏觀主基調,雖然地產行業整體仍偏弱,但制造業向好,需求格局轉型并不代表需求大規模坍塌,且目前鋼廠普遍保有一定利潤,2月份螺紋鋼即期高爐利潤約150元/噸,華東谷電均價約70元/噸,熱卷即期報價約115元/噸,雖然同比偏低,但勝在整體較為穩定,而且以煤焦為首的碳元素原料價格連續下降,成本整體走低。綜上所述,鋼廠缺乏大規模減產的動力。上述消息建議以短期情緒面擾動來看待,短期難以左右黑色系商品的整體格局。
國投期貨高級分析師何建輝認為,預計今年會有粗鋼產量調控政策出爐,但此前該類政策從未提及具體壓減目標,5000萬噸的壓減量仍需進一步確認,可能性不大。一方面,隨著雙碳目標確立,鋼鐵行業節能減排壓力增大,政策上逐步建立以碳排放、污染物排放、能耗總量為依據的存量約束機制,從2021年開始執行粗鋼壓減政策,今年繼續執行的可能性較大。另一方面,近年來地產投資大幅下行,基建增速放緩,國內產能過剩壓力主要通過出口上升來緩解。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后,美國加征關稅導致全球貿易摩擦加劇,越南、墨西哥等地相繼對我國開展反傾銷調查,出口面臨回流壓力。在此背景下,有關部門可能會調控粗鋼產量,讓供需達到新的平衡點。
記者從產業人士處獲悉,當前鋼材市場供需格局較為健康,具體來看,螺紋鋼供需雙弱庫存低,熱卷供需雙強庫存高。
從盤面上看,上述消息出爐后,鋼材期貨和鋼鐵股大幅拉升,鐵礦石、焦煤、焦炭期貨沖高回落。“調控政策如果落地,鋼材供應將明顯下降,供需格局好轉支撐噸鋼利潤上升,但會顯著壓制爐料需求,鋼鐵期現貨市場表現有所分化。現貨市場反應相對冷淡,成交改善幅度較為有限,現貨價格以穩為主。”何建輝說。
據悉,春節后鋼廠復產整體偏謹慎,高爐開工率保持平穩,鋼材產量也并沒有快速上升,部分長流程高爐企業春節后仍有檢修計劃,導致2月鐵水產量甚至連續兩周小幅回落,螺紋鋼長流程產量維持在低位運行。
鋼鐵企業的盈利情況如何?對此,何建輝介紹,近期隨著焦炭價格連續提降,噸鋼利潤有所改善,但鐵礦石價格依然偏高,利潤整體仍偏低。從基本面來看,春節后螺紋鋼需求回暖,短期表現好于預期,累庫節奏放緩,庫存絕對值仍處于偏低水平。熱卷需求繼續好轉,產量高位稍有回落,累庫壓力有所緩解。目前,鐵水產量處于近年同期偏低水平,產業鏈整體庫存水平不高,隨著旺季臨近以及利潤邊際修復,高爐有望逐步復產,產業鏈有一定的正反饋預期。但房地產真正企穩回暖尚需時間,“金三銀四”旺季需求成色有待觀察。
展望后市,邱怡宏認為,當前市場的主要交易邏輯,一是兩會政策預期;二是“金三銀四”旺季需求成色。目前,無論是粗鋼控產還是關稅政策,都以短期擾動看待,宏觀政策以及需求恢復情況都需要繼續觀察。
“越南等國家啟動反傾銷調查主要影響短期市場情緒,對中長期市場格局影響不大。當前階段鋼材市場自身供需矛盾不大,需求環比回暖但整體依然偏弱,低庫存、低利潤對價格形成支撐。短期重點關注旺季需求兌現情況、兩會增量政策以及粗鋼產量調控落地情況,預計螺紋鋼延續震蕩偏強走勢。”何建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