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最后一周,公募基金市場迎來新一輪的發行熱。
截至3月23日,年內新發基金規模突破2200億元,權益類產品占比顯著提升,發行節奏加快,市場呈現“量質齊升”的積極態勢。與此同時,本周(3月24日—28日)基金新發市場延續火熱,權益類基金占據主導地位,自由現金流主題ETF、紅利策略指數基金等創新產品密集登場,主動管理型基金亦重獲關注,折射出市場對結構性機會的期待與信心。
自由現金流ETF“霸榜”
Wind數據顯示,3月24日—28日將有20只新基金發行,其中權益類基金占據14席,占比高達70%。從產品結構看,被動指數型基金仍是主力,10只產品中包括易方達、銀華、華寶基金旗下多只自由現金流主題ETF,以及中證A500指數增強基金、科創板50ETF等工具型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自由現金流主題基金成為本周最大亮點。繼首批12只中證全指自由現金流ETF于3月18日上報后,本周易方達、銀華、華寶等機構加速布局,其中,易方達、銀華基金將發行國證自由現金流ETF,華寶基金將發行滬深300自由現金流ETF。此前,國泰、華夏旗下已成立的自由現金流ETF規模分別達25.15億元和19.11億元,上市后持續吸金。據悉,目前全市場已有27家機構布局此類主題基金,28只產品排隊候批,一場發行“大戰”蓄勢待發。業內人士指出,自由現金流指標因其穩定的分紅潛力和抗周期特性,正成為機構爭奪的新賽道。
此外,萬家中證港股通央企紅利聯接A、華富新華中誠信紅利價值指數A、招商資管中證A500指數增強A、華寶深證100指數A、鵬華上證科創板50成份ETF、嘉實上證科創板綜合ETF等指數相關產品,也將于本周面市。
與此同時,主動管理型基金也不甘示弱。本周,鑫元基金推出由“私返公”老將陳立執掌的混合偏股基金鑫元鑫領航,富國基金則推出量化老手方旻管理的富國致盛量化選股,顯示出基金公司在主動權益領域的差異化競爭策略。業內人士指出,隨著市場波動趨緩,主動基金的超額收益能力再度受到關注,近期近300只主動權益類基金凈值創歷史新高,進一步提振了資金入場意愿。
債券型基金方面,本周有三只純債基金發行,分別為合煦智遠欣悅利率債A、長信穩瑞純債A、摩根60天持有A。
年內權益類基金新發占比超四成
Wind數據顯示,以基金成立日為口徑統計,截至3月21日,年內新發基金規模達2195.82億元,權益類產品(含股票型與混合型)發行規模達963.13億元,同比增長超100%,占比從達43.86%。尤其在3月以來,權益類基金發行規模已超358億份,占比突破50%,成為市場主流品類。這一變化既反映了A股市場回暖下投資者風險偏好的回升,也體現了基金公司對權益類產品的重點布局。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年內公募基金發行節奏明顯加快。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23日,今年以來成立的新基金,最長的募集92天,最短的當日結束募集。記者統計發現,相較去年同期,今年新產品的認購天數中位數和平均認購天數均有所減少,中位數為14天,平均認購13.37天,分別同比縮短了1天和2.86天,顯示出市場認購效率提升。還有多只基金提前結募。Wind數據顯示,583只年內新成立的基金中,152只基金提前結束募集,占比達26%。“日光基”數量達到20只。
業內人士表示,今年以來基金新發市場的回暖,與資本市場改革深化、投資者理念轉變密切相關。一方面,注冊制全面落地、科創板綜合指數推出等政策紅利,為權益類產品提供了豐富的底層資產;另一方面,投資者逐漸從短期博弈轉向長期配置,對工具化、細分領域產品的需求顯著增加;此外,產業升級催生的科技創新、綠色經濟等領域投資機會,為主動管理型基金創造了阿爾法捕獲空間。
排版:劉藝文
校對:王錦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