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A股公司業績預告出現大幅調整。3月30日,渤海汽車(600960)發布業績預告更正公告,預計2024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將大幅虧損11.8億元至14.3億元。而今年1月公司披露的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4年歸母凈利潤虧損4億元至4.95億元。
渤海汽車業績預告大幅“變臉”的原因,是公司旗下子公司申請破產。公告顯示,公司德國全資子公司渤海汽車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渤海國際”)及其下屬全資子公司BTAH因受德國汽車銷量不及預期、原材料、勞動力和能源價格及供應鏈成本上漲等多重因素影響,BTAH訂單和營業收入下降,虧損額不斷擴大。
近日,BTAH收到其長期合作主要機加工供應商的股東Schlote Holding GmbH的通知,因資金短缺無法償還到期銀行貸款,Schlote Holding GmbH申請其3個子公司破產,并由當地法院指定了臨時破產管理人,Schlote Holding子公司主要為大眾、采埃孚和BTAH等提供機加工配套,占BTAH機加工業務的比例約為40%。
渤海汽車表示,受當前德國汽車產業不景氣影響,由于Schlote Holding子公司提供的機加工占比較高,BTAH無法在短期內找到替代供應商。Schlote Holding子公司申請破產將加劇BTAH的虧損額和流動性壓力,導致BTAH出現流動性不足的情形。
根據德國破產法相關規定,公司發生流動性不足的情形觸發破產條件,需依法申請破產。為減少虧損,維護股東權益,渤海汽車董事會審議同意渤海國際和BTAH申請破產。
財報顯示,2021年至2024年9月,渤海國際合并報表營業收入分別為14.68億元、17.38億元、19.46億元、11.68億元。這期間渤海國際處于持續虧損狀態。
受此影響,渤海汽車預計將在首次業績預告的基礎上,減少2024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7.8億元至9.35億元。其中包括計提項目資產減值、違約金、員工補償款等。
渤海汽車表示,雖然渤海國際和BTAH營業收入占公司的比重較大,但渤海國際和BTAH在2023年和2024年均處于虧損狀態。2023年度,渤海國際合并虧損占渤海汽車虧損比例為88.73%,2024年1—9月渤海國際合并虧損占渤海汽車虧損比例為94.42%。申請破產有利于減少損失、減輕負擔,從而有利于公司長期經營和整體良性發展。
渤海汽車主要從事活塞業務及輕量化業務。財報顯示,2023年,渤海汽車總營業收入為46.7億元,凈利潤虧損近2億元。
除了上述子公司破產影響業績外,渤海汽車經營還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公司在業績預告中提到,其子公司泰安啟程的汽車輪轂主要出口美國售后市場,受中美貿易摩擦、市場需求低迷以及美國主要客戶WPR重組等影響,其訂單減少,輪轂業務收入下降,疊加主要原材料鋁價上漲,固定性成本費用難以攤薄,導致虧損。
另外,公司根據實際生產經營需要,對子公司人員進行調整與精簡,致使2024年的辭退補償費用增加。相關因素共同導致2024年業績預計出現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