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似乎有些變化!
據路透社報道,特朗普在空軍一號上表示,如果其他國家能夠提供出色的解決方案,他愿意與他們進行關稅談判。然而,高級貿易助理彼得·納瓦羅 (Peter Navarro) 此前表示,全面關稅“不是談判”。特朗普的態度與此前多名白宮助手堅稱“新關稅不是談判的調子”明顯不一致。
昨晚,美股出現史詩級暴跌。今天,亞太股市開盤亦是全線暴跌,日股跌幅一度擴大,日經225指數跌破34000點,日本東證指數跌幅擴大至4%,權重股方面,瑞穗金融集團跌近14%,三菱日聯金融跌近12%,三井住友金融集團跌11%,日立跌超8%;韓國股市延續跌勢,韓國KOSPI指數一度跌超1.5%,SK海力士跌幅擴大至7%,三星電子跌2.5%;泰國SET指數跌幅擴大至2%。MSCI亞太指數一度下跌1%至180.42點。
特朗普最新發聲
特朗普總統在空軍一號上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對達成關稅協議持一定開放態度,包括與中國合作。
特朗普告訴記者:“每個國家都向我們發出了呼吁。這就是我們所做工作的美妙之處,我們掌控全局。”特朗普表示,他愿意與其他國家進行討論,“只要他們能給我們帶來好處”。
特朗普還表示,自今天對汽車和汽車零部件征收25%關稅生效以來的幾個小時內,他與“很多”汽車業高管進行了交談。他拒絕透露這些高管的名字,并忽略了有關他們是否要求他減免關稅的后續問題。
針對美國三大股指均遭遇2020年以來最糟糕的一天,特朗普表示,這是“意料之中的”,經濟正處于“過渡期”。他再次將自己所繼承的經濟比作接受了“手術”的“病人”。特朗普還表示,將很快對半導體芯片和藥品征收更多關稅,這是他過去曾預告的一項措施。
美國副總統萬斯也淡化了對市場波動的擔憂,表示市場反應好于預期。“我們感覺很好。說實話,我曾認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市場情況可能會更糟,因為這是一個巨大的轉變。”萬斯接受 Newsmax采訪時表示:“我們將長期擁有一個蓬勃發展的股市,因為我們正在對美國進行再投資。”
他繼續說道:“華爾街的人做得很好。我們希望他們也做得很好。但我們最關心的是美國工人和美國小企業。他們才是真正從這些政策中受益的人。”萬斯重申了特朗普將美國經濟比作“病得很重的病人”的說法,他表示,自己已經做了手術,“現在是時候讓病人好起來了”。
路透社/益普索民意調查,目前美國民眾對于特朗普處理經濟問題的民調已經降至37%。在他的上一任期,這個指標一直在40%以上,很多時候還超過50%。
另外,白宮高級顧問彼得·納瓦羅 (Peter Navarro) 駁斥了人們對特朗普總統大規模征收關稅將導致價格上漲的擔憂,該舉措影響了與美國有貿易往來的約60個國家。“需要向美國出售產品的外國會降低價格,然后他們接下來會繼續操縱貨幣,這樣我們的貨幣就會走強。”“我們將擁有更強的進口購買力。這將抵消其影響。”
亞太股市的反應
今天早盤,亞太股市一度繼續暴跌,但隨后跌幅有所收窄,日經指數、A50和韓國股指皆在殺跌之后出現明顯反彈。然而,午后日本、韓國股市跌幅再度擴大。那么,特朗普關稅影響究竟有多大呢?
根據全球貿易伙伴組織提供的數據,特朗普在美國周圍修建的關稅壁壘估計價值近1萬億美元。這些關稅壁壘將對整個市場和全球供應鏈、美國各州以及每一位消費者的生活產生深遠影響。貿易專家對談判能否迅速達成協議持懷疑態度。專家們認為,美國制造業的任何復興都將比嚴重的制造業危機來得晚得多。
美國的首席執行官,尤其是醫療設備等關鍵行業的首席執行官,正前往國會山為自己辯護。正如航運巨頭馬士基所說,這“對全球經濟來說不是好消息”。
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表示,美國關稅影響企業信心和經濟。美國關稅可能對濟造成下行壓力。其將在日本央行會議上討論美國關稅的影響。外部環境若發生變化,經濟前景將受影響。日本央行副行長內田真一表示,美國關稅將對日本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高盛多資產固定收益主管林賽·羅斯納(Lindsay Rosner)表示,新征收的關稅對經濟增長構成了拖累,唯一的問題是拖累程度有多大。拖累程度將取決于幾個因素,例如其他國家征收報復性關稅以及特朗普政府的談判意愿。她還指出,各個行業和企業不會受到同等程度的關稅影響。羅斯納也在等待美聯儲如何回應。“他們必須反擊,因為我認為‘滯脹’這個詞在這里是真實存在的。”
華爾街普遍認為,除非談判降低已宣布的關稅,否則今年的核心通脹率可能會超過3%,經濟增長可能持平或出現負增長,因為失業率上升。在這種情況下,美聯儲將發現自己在充分就業和低通脹的“雙重使命”之間左右為難。瑞銀首席美國經濟學家喬納森·平格爾表示:“美聯儲面臨的問題是,他們必須采取非常被動的應對措施。”
對電子產品沖擊最大?
特朗普對18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新關稅以10%為基礎,最高關稅50%。其中幾個被課高關稅的國家和地區,都是制造智能手機、筆記型電腦等美國電子產品大廠的生產據點。
昨晚科技公司如蘋果、戴爾、惠普紛紛大跌,跌幅在9%—19%不等,其中,戴爾暴跌19%。這反映了關稅可能推升成本、拖累需求并擠壓全球供應鏈的擔憂。
有分析師認為,蘋果、戴爾、惠普是“處境最糟的”,因為他們都依賴亞洲的制造和組裝。對等關稅對IT硬件是災難性的,因為美國銷售的硬件現在幾乎全部都面臨25%—54%不等的關稅,包括iPhone。
據專業人士估計,預計關稅實施后,蘋果一年成本將增加超過330億美元,相當于2025會計年度營業利益的26%,并且可能幾乎吃光戴爾、惠普今年全年預估凈利。
Bloomberg Intelligence分析師Anurag Rana和Andrew Girard推測,蘋果可能不會為了新關稅調漲產品價格,因此利潤很可能受到擠壓。假如蘋果真的漲價,在消費者信心搖搖欲墜的此時,利潤也會受到影響。
校對: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