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劉敬元
近日,試點商業養老金業務的4家養老保險公司悉數披露了2024年業務報告,從中可見該業務試點兩年來的概貌。
證券時報記者據各公司披露的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24年末,人保養老、國壽養老、太平養老、國民養老4家試點公司的商業養老金業務累計開立賬戶數為195.5萬戶,同比增逾220%。
規模超千億元
數據還顯示,在業務規模方面,上述4家公司的商業養老金業務管理規模已突破千億元,同比增逾4倍。
從各公司來看,國壽養老的商業養老金業務存量規模和有效賬戶數均領先。截至2024年末,國壽養老的商業養老金業務累計開立賬戶數為102.57萬戶,有效賬戶數為76.30萬戶,存量規模約490億元。
國壽養老累計發行10只商業養老金產品,包括混合類(目標日期型、期限保本型)、固定收益類、流動性管理類。其中,混合類產品共8只,存量規模為375億元;固收類產品存量規模112億元;流動性管理類規模2億元。
截至2024年末,國民養老管理的商業養老金賬戶共計43.8萬個,共上市6款商業養老金產品。另據披露,該公司2024年度商業養老金業務銷售金額為353.86億元。
太平養老的商業養老金產品自2023年4月26日起正式對外銷售。截至2024年年底,太平養老商業養老金累計開立商業養老金賬戶27.04萬個,其中有效賬戶數15.76萬個;2024年累計新增交費228.93億元,成立以來累計新增交費247.98億元,期末賬戶余額142.84億元(未包含公司自有資金)。截至2024年末,太平養老共報備并獲批6款商業養老金產品。
中國人保2024年年報顯示,截至2024年末,人保養老的商業養老金已覆蓋十個試點地區,管理資產規模75.04億元,較去年初增長82.7%;服務客戶15.68萬戶,較年初增長136.9%。另據人保養老披露,累計發行商業養老金產品5只,涵蓋流動性管理類、固定收益類和混合類。
收益體現出穩健性
作為一類創新型的養老保險產品和服務,商業養老金業務的突出特點是具有養老規劃服務,并下設“雙賬戶+產品”。即,通過“鎖定養老賬戶”管理長期養老儲備,通過“持續養老賬戶”管理靈活取用的資金,以滿足不同年齡和偏好的人群需求。
商業養老金的每筆繳費都要有一定比例計入鎖定賬戶,根據年齡不同,鎖定賬戶的最低計入比例在5%~40%不等,年齡段越高要求計入鎖定賬戶的比例越高。例如,18歲~30歲的人群要求計入鎖定賬戶最低比例為5%,50歲~60歲的最低比例為40%,客戶還可在滿足最低比例的基礎上自行調整。
養老險公司披露的產品收益情況顯示,現有的商業養老金產品風險等級以中低風險為主。盡管有混合類、固收類和流動性管理類的不同類別,但在27款產品中有26款自成立以來的年化收益率為正數。成立滿一年的產品整體收益率較平穩,大多處于3%~6%區間。
一位養老險公司人士表示,投資能力建設是養老險公司開展業務的主要壓力所在,管理客戶養老金時要謹慎,寧可穩一些,業務進展慢一點,也不能冒進。目前,養老險公司在管理企業年金等養老金方面已有一定基礎和經驗。
業務試點受重視
商業養老金業務是養老保險公司開展的一類創新性商業養老保險業務,自2023年1月1日起在北京市、上海市、江蘇省等10個省(市)開展試點。參與試點的有4家養老保險公司,包括人保養老、國壽養老、太平養老、國民養老。2024年是試點的第二年。
作為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的重要類別,商業養老金業務的發展,既得到政策引導支持,也受到養老險公司的重視。多位養老險公司人士向記者表示,在各家公司對商業養老金都很重視的情況下,2024年此類業務發展情況符合整體預期。
從試點以來的業務開展方式來看,4家養老險公司大多有專門部門開展商業養老金業務,同時積極建設自營和第三方的銷售渠道網絡。有業內人士認為,銀行渠道是2024年商業養老金業務發展較快的重要助力。
多家養老險公司已表示出對商業養老金業務的重視。1月17日的國壽養老2025年工作會議提出,將搶抓發展機遇,推動業務快速增長,其中就提到“推動商業養老金業務跨越發展”。國壽養老還曾表示,將積極推動商業養老金產品納入個人養老金。
“第三支柱商業養老金試點穩中向好,已成為業務模式創新和轉型的重要抓手。”中國人保在2024年年報中提到。
中國太平也將“商業養老金業務年度新增繳費突破200億元”寫入2024年年報。
2024年10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印發《關于大力發展商業保險年金有關事項的通知》提到,進一步擴大商業養老金業務試點。將按照“成熟一家,開展一家”的原則,支持更多符合條件的養老保險公司參與商業養老金業務。在總結試點經驗基礎上,延長試點期限,擴大試點區域。據記者了解,泰康養老等養老保險公司也在積極籌備商業養老金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