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伊始,全球AI產業迎來關鍵轉折點。國內外領先的大模型技術在多模態理解、深度邏輯推理等核心能力上取得顯著突破,推動人工智能應用進入規模化落地新階段。
記者最新獲悉的招投標市場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我國大模型相關項目招投標規模就呈現爆發式增長:中標項目總數達505個,項目總金額突破24億元大關,達到24.67億元,中標項目數量和金額同比2024年同期均實現近9倍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僅2025年一季度的中標總額(24.67億元)已超越2024年前三季度的累計金額(21.28億元),展現出強勁的市場動能。
在市場格局方面,百度智能云位于中標數量和金額第一名,在能源、金融等關鍵行業建立起競爭優勢。數據顯示,百度智能云19個中標項目、4.5億元中標金額,兩項核心指標在通用大模型廠商中均位列第一。
業內認為,這一態勢反映出大模型市場已進入差異化競爭階段,行業know-how與落地能力正成為廠商角逐的核心競爭力。
拆解來看,第一季度,百度智能云中標的大模型項目幾乎都來自央國企客戶,其中以能源、金融等行業的項目較多,這些項目的發起人包括招商局集團、中國安能集團等。
“央國企客戶認可百度智能云,主要源于其全棧自研技術。”百度智能云方面介紹,目前已經聯手不同領域的央國企客戶,也打造出不少具有行業標志性意義的大模型項目。比如國家電網聯合百度智能云打造了國內首個千億級多模態電力行業大模型“光明電力大模型”等。
據百度集團執行副總裁、百度智能云事業群總裁沈抖透露,現在已有六成以上的央國企和百度合作,基于大模型做行業創新。
大模型技術已深度融入企業經營的全價值鏈——從產品研發的智能創意生成,到生產流程的實時優化決策;從市場洞察的精準預測,到管理決策的數據驅動。這種全鏈路賦能正在推動AI技術從試點應用邁向核心生產力的戰略升級。
同時,大模型也在大幅提升個體能力,讓很多以前沒有相關技能的人也能進行編程、設計等工作。
業內分析指出,大模型技術正在引發一場全方位的生產力革命。隨著廠商持續突破技術瓶頸,一個以Agent為中樞的AI應用生態加速成型,這不僅將重構千行百業的價值鏈條,更將為底層算力、云平臺等基礎設施廠商開辟萬億級增量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