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農產品供需格局正在尋找新的平衡點。
中國反制關稅措施出臺后,在農業強國建設背景下,農業、畜禽養殖等相關概念迎來持續拉升。4月8日,秋樂種業30%漲停,康農種業、神農種業、華綠生物一度漲近20%,多只農牧業相關ETF大漲,糧食50ETF收盤漲停。
關稅影響帶來潛在巨大波動的情況下,國內相關農業上市企業也在積極利用期貨市場管理價格風險,積極布局商品期貨交割庫,增強抗風險能力,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
農林牧漁板塊成為“香餑餑”
本輪反制關稅措施出臺后,我國從美國進口的大豆、玉米、高粱的完稅價格將大幅抬升,預計進口量將銳減。而國內農業板塊則成為資本市場的“避風港”,穩定的盈利能力和較低的市場波動性,使其成為投資者眼中的“香餑餑”。
4月8日,畜禽養殖、生物育種和農業產業相關股票普遍走強,申萬一級行業農林牧漁板塊漲幅達到7.81%。其中,秋樂種業30%漲停,康農種業、神農種業、華綠生物一度漲近20%,多只農牧業相關ETF大漲,其中糧食50ETF(159587)漲幅10%,位列全市場ETF第一,最新規模達4474.87萬元,創近半年新高。
建信基金經理陶燦認為,面對外部市場的關稅壁壘,中方反制關稅政策出臺,實際上為國內農業板塊構建了一道保護屏障,使得進口農產品成本上升,從而推動了國內農產品價格的上漲。而國內農業企業將提升國內農產品的自給率,加強國內市場的開發和拓展,進一步鞏固和擴大國內市場份額。這對于國內農業板塊來說,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有望直接提升農業企業的盈利能力。
根據文華商品期貨指數顯示,截至4月8日,生豬鏈指數年內漲幅已經達到6.67%,飼料板塊指數年內漲幅達到10%,谷物指數年內漲幅達到4.8%。另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公布3月份中國大宗商品價格指數,農產品價格指數連續3個月環比上升,都為農業板塊帶來基本面利好催化。
上市企業積極布局期貨交割庫
基本面持續走好之外,涉農類上市公司也在積極布局期貨交割庫,希望通過期貨與現貨市場的聯動,企業突破傳統銷售模式的束縛,加大產業鏈縱深拓展,以更敏捷的姿態應對市場風險,增強自身抗風險能力。
統計顯示,截至2024年末,大商所交割庫體系中,具有上市公司背景(含母公司或主體上市)的交割庫占比已超過一半。交割庫資質不僅改變了企業的業務模式,更為重要的是,推動了經營理念的轉型升級。相關企業從依賴經驗決策轉向數據驅動,風險管理能力顯著提升。
廈門建發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廈門建發)期貨管理部總經理李智介紹,成為大商所鐵礦石及黃大豆1號的交割庫后,產品銷售渠道從傳統現貨市場拓展到期貨市場,面向更廣泛的客戶群體,增加了銷售機會。公司可以根據市場行情,靈活選擇在現貨或期貨市場銷售,同時推動現貨市場形成基差定價體系。
作為一家香港上市的國內高成長性農牧企業,四川德康農牧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康集團)于2021年成為大商所生豬品種集團交割庫。2024年,德康集團在中國生豬供應商中排名第4,同年德康集團在生豬期貨上共交割270手,占大商所生豬期貨交割總量的38.7%。
德康集團戰略投資與市場部負責人葉波表示,獲批成為生豬交割庫后,通過參與交割業務,為生豬銷售增加了新的渠道,減少了對傳統現貨銷售渠道的依賴,提高了銷售的靈活性和穩定性。“成為交割庫提升了企業在行業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我們通過提供優質的交割服務,進一步強化了企業的品牌效應,讓我們更容易吸引大型采購商、貿易商等客戶群體,擴大銷售范圍和市場份額,在全國甚至國際市場上提升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交割庫資質的認定,大商所根據品種和產業企業的實際情況,設置了嚴格的準入條件和審批流程,并統籌考慮交割庫布局、交割保障能力、交割便利性、交割需求等多重因素篩選設立交割庫。
以資格申請、審批為起點,大商所還建立了完善的交割庫管理制度,覆蓋業務開展、日常管理、年度審核、等級評定等全流程和全生命周期。值得一提的是,多年來,大商所還通過業務培訓、模擬交割、交割會議等多種方式,持續提升交割庫服務市場的“軟實力”,并通過上線數字倉單系統等科技賦能舉措提高交割業務辦理效率。受益于“高門檻”“嚴監管”“強賦能”,交割庫資質逐漸成為產業企業的“金名片”。
校對:蘇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