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劉敬元
昨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調整保險資金權益類資產監管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此,多家頭部保險機構認為,這將進一步打開保險資金權益投資空間。多家保險機構表示,堅定看好中國經濟和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將發揮險資長線優勢,做好真正的“耐心資本”。
中國太保昨日盤中公告,已于4月7日增持了寬基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等產品,未來將進一步發揮保險資金長期投資優勢,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新型基礎設施等領域投資力度,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繼續增持代表中國未來經濟發展方向的優質資產。
中國平安表示,《通知》對保險公司進一步加大權益投資比例,增強行業資產配置的靈活性,提升資產負債匹配的質量和效率,增強經營的穩健性具有積極意義。公司將進一步發揮好大規模長線資金的優勢,靈活運用多種綜合金融工具和投資策略,持續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新型基礎設施及價值型品種等領域的投資力度,以實際行動體現“耐心資本”的應有擔當。
新華保險稱,將積極發揮好長期資本、耐心資本、高能級戰略資本的優勢,加大權益類底倉資產配置、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股權投資力度,當好服務資本市場穩健發展、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高效服務新質生產力。
中國人壽資產公司表示,將緊扣國家戰略部署,著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圍繞新質生產力優化資產配置,推動資本市場生態優化和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堅定當好市場重要的價值投資者。
中國人保稱,將發揮“耐心資本”優勢,落實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要求,穩步加大A股市場投資規模,加快推進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試點落地,堅定做好資本市場“壓艙石”。并將積極把握科技創新、戰略性新興產業帶來的投資機遇,為維護資本市場穩定、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人保力量”。
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第二批試點機構共批復試點額度1120億元,參與的保險機構較多,目前各機構正在加快工作進度,盡快推進私募證券基金設立及投資工作。前期,中國人壽和新華保險共同出資開展首批險資長期投資股票試點,第一批試點500億元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已全部投資落地,效果良好。
險資機構表示,堅信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中國人壽資產公司表示,長期堅定看好A股配置價值。其分析,一是從基本面來看,一攬子宏觀調控政策有效托底經濟,促進國內經濟持續穩中向好,企業盈利逐步改善,進一步夯實權益市場的宏觀和微觀基本面。二是從資金面來看,貨幣政策基調從“穩健”轉向“適度寬松”,將進一步適時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通過提高財政赤字率、增加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并擴大使用范圍等系列舉措,財政政策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將“更加積極”。無論是實體經濟,還是權益市場,流動性都將保持相對充裕,從而促進權益市場向增量市場轉變。
“當前,我國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持續增強,中國式現代化邁出新的堅實步伐。”中國人壽集團表示,特別是2024年9月以來出臺的一系列重磅政策舉措,顯著提升了投資者對于國內經濟企穩回升的信心。隨著超常規逆周期宏觀調控政策逐步加力提效,將有效對沖外部關稅影響,持續支持經濟企穩回升,持續推進企業盈利改善。同時,國內人工智能(AI)大模型、具身智能等前沿科技領域的最新進展也有利于海外資金重新認識中國,中國資產特別是科技資產估值體系將得到重塑,對權益市場形成正反饋效應。
多家險企透露,近期已加倉權益類資產。其中,中國再保旗下中再資產表示,把握市場布局機會,已于近期加倉ETF和優質資產。陽光保險介紹,已于4月7日和8日連續增持國內權益類資產,將貫徹《通知》要求,以“耐心資本”的定力深耕價值創造,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