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9日,多家擁有生豬養殖業務的上市公司發布了今年一季度的銷售數據,根據今年前3個月的生豬銷售單價可知,生豬價格處在相對低位。
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溫氏股份”)的公告顯示,3月份銷售生豬309.55萬頭(其中毛豬和鮮品共288.07萬頭,仔豬21.48萬頭),收入54.41億元,毛豬銷售均價14.87元/公斤,以上三個數據的環比變動分別為19.14%、16.11%、-0.60%,同比變動分別為18.13%、15.10%、0.95%。
天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告顯示,前3個月,公司累計銷售生豬81.07萬頭,較去年同期增長25.26%;累計銷售收入11.7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5.96%。
這些公司的生豬銷售單價表顯示,今年前3個月生豬的單價處在相對低位。對于今年生豬養殖行業的行情,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分析師認為,上半年或將呈現震蕩下行的趨勢。
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生豬分析師曲國娜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短期來看,節日支撐以及部分養殖場縮量等因素,會讓生豬銷售價格有所支撐,但隨著養殖端出欄節奏加快,市場階段性還將恢復供強需弱的局面;中期來看,當前全國新生仔豬數量仍處高位,而且部分地區出欄體重持續增加,根據這些因素計算可知,上半年生豬供給量還將持續增加;長期來看,能繁母豬存欄仍高于正常水平,且隨著生產效率同比逐步提升,今年預期生豬產能仍將持續兌現。
卓創資訊生豬分析師李晶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介紹,從供應端來看,根據目前掌握的數據計算,預計第二季度生豬的出欄量仍呈現增加趨勢。但需求端支撐有限,疊加二次育肥對行業的影響因素等事項綜合分析,二季度生豬價格或呈現震蕩下行的趨勢。
在這些行業背景下,綜合企業的應對舉措來看,“拼成本”仍是共識。
在此前的投資者交流活動中,溫氏股份相關人士解釋,2月份,公司肉豬養殖綜合成本降至6.3元/斤左右,且區域單位之間成本差異逐步縮小。盡管豬價有所下降,但公司肉豬銷售均價一般高于同行企業,疊加公司成本持續降低,公司養豬單頭盈利水平在行業中繼續保持領先優勢。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和投資者交流中也介紹,2025年3月份生豬養殖完全成本在12.5元/公斤左右。
“當前全產業鏈養殖成本不斷降低,可以一定程度對沖當前不斷下挫的生豬銷售價格,根據計算,目前生豬養殖的頭均利潤在250元/頭至300元/頭,養殖企業的生豬、仔豬和懷孕母豬等多產品銷售,加上成本降低,也保證了企業在當前生豬價格不斷下挫的影響下,依舊能保持一定利潤。”李晶說。
曲國娜分析,養殖成本的降低確實可以對沖不斷下挫的售價帶來的經營風險,但目前受外部環境影響,生豬飼料成本端也多有波及,雖然養殖企業飼料端替代靈活,短期尚可維持,但面對長期以及多種飼料原料的多重上漲,加之供應端增量釋放,而需求端暫無較有利因素的支撐下,利潤獲取將承壓。
不過,也有企業人士認為,養豬行業仍有較大的降本空間。例如,企業在精細化管理、育種技術、營養配方和數智化應用等方面的投入或將產生新的降本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