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市場波動加劇之際,“國家隊”出手穩定市場,上市公司也紛紛披露預喜業績,穩定市場信心。
據Wind數據,截至4月10日收盤,已有140家上市公司發布了一季度業績、業績快報或業績預告,整體上來看,有95%的公司業績報喜。
今日晚間,又有多家公司披露一季度業績、業績快報或業績預告。其中,保變電氣一季報顯示,公司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超12倍。
目前,上市公司一季度業績已進入密集披露期。華泰證券預計,TMT、先進制造或是2025年一季度盈利趨勢修復的主要推動力,醫藥、內需消費目前尚在磨底。
多家公司一季度業績預計翻倍
截至今日收盤,從上市公司預告的業績增幅來看,44家上市公司預計一季度業績最高將實現翻倍增長。其中,銳捷網絡預計一季度歸母凈利潤最高將達到1.25億元,同比增長5310.90%,為目前一季度業績增幅最高者。
對于業績變動的原因,銳捷網絡稱,在AI算力需求持續驅動下,互聯網數據中心市場強勢增長,公司面向互聯網客戶的數據中心交換機產品訂單加速交付,同時,公司繼續推進管理改善和效率提升工作,在費用管控層面有所成效,共同推動業績增長。
廣大特材、中船防務今年一季度歸母凈利潤預計最高增幅也在10倍以上。廣大特材公告稱,預計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1.20億元左右,同比增加25.56%左右;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7500.00萬元左右,同比增加1504.79%左右。公司表示,業績增長主要原因包括下游行業需求整體向好,產銷兩旺,營業收入同比實現有序增長;公司優化內部產品結構,采取降本增效措施,整體毛利率得到修復;募投項目效益顯現,風電齒輪箱零部件項目和海上風電鑄件項目產能利用率提升,實現盈利。
中船防務預計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7億元到2億元,同比增加1005.77%—1200.91%。業績變動主要原因是,公司聚焦年度目標任務,深化精益管理,船舶產品收入及生產效率穩步提升,產品毛利同比改善;公司聯營企業經營業績向好,確認投資收益同比增加。
此外,翔港科技、北方稀土、英聯股份、東方精工等多家上市公司一季度業績預計最高增幅超500%。其中,稀土行業龍頭北方稀土預計,2025年第一季度累計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4.25億元至4.35億元,同比增長716.49%至735.70%。
公司表示,2025年第一季度,稀土市場活躍度提升,受上游原料供應緊張及下游消費刺激政策影響,稀土產品價格上漲,如稀土鐠釹,市場成交活躍。公司抓住市場機遇,深入落實新發展理念,聚焦高質量發展,通過提升產線效率、優化原料和產品結構、創新營銷模式、強化營銷運作,使得主要產品產銷量同比增長。此外,降本增效措施顯著,稀土產品性能提升,合資合作和基建技改項目進展順利,科技創新作用加強,管理創新與ESG、合規和市值管理同步推進,共同推動了公司一季度凈利潤的大幅增長。
龍頭企業賺錢能力不容小覷
從凈利潤規模看,龍頭企業賺錢能力不容小覷。截至今日收盤,已有21家上市公司預計一季度歸母凈利潤最高不低于10億元,其中,國泰君安、中遠海控、比亞迪等預計一季度歸母凈利潤最高不低于100億元。
國泰君安預計2025年一季度歸母凈利潤112.01億元至124.45億元,同比增長350%至400%。國泰君安表示,2025年一季度,公司主動把握市場機遇,全面推進零售、機構和企業三大客戶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各項業務穩步發展,取得較好經營業績。同時,公司積極推進換股吸收合并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次吸收合并)相關工作,加速向國際一流投資銀行邁進。報告期內,公司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為本次吸收合并產生負商譽;公司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為公司持續提升主營業務競爭力,財富管理、交易投資等業務均實現較大幅度增長。
中遠海控預計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116.89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約73.04%。中遠海控表示,公司主動把握市場機遇,積極應對風險挑戰,在數字智能和綠色低碳新賽道上持續“以進求新”,不僅較好地穩定了經營基本面,更顯著提升了企業核心競爭力,2025年企業經營發展取得了“穩中有進”的良好開局。
比亞迪預計,2025年一季度凈利潤為85億元—100億元,同比增長86.04%—118.88%。
比亞迪表示,報告期內,公司新能源汽車銷量再創同期歷史新高,且海外新能源汽車銷量實現跨越式增長,進一步鞏固了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的領先地位。此外,公司依托持續擴大的規模效應和垂直整合的戰略布局,助力集團業務盈利實現大幅增長。
今日晚間,中信建投、中金公司等也發布了一季度業績預告,其中,中信建投預計一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18.43億元,同比增長50%左右;中金公司預計一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18.58億元—21.06億元,同比增長50%—70%。
多家公司一季報出爐
截至發稿,目前已有22家公司披露了2025年一季度業績報告。其中,保變電氣為目前發布了一季報的公司中,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幅最高的,超過了12倍。
保變電氣一季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為14.79億元,同比增長120.38%,主要因訂單增加,產品銷售增長。同時,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831.07萬元,同比增長1250.51%,主要因營業收入增長,毛利增加及其他收益增加。
金嶺礦業一季度業績同比翻倍。一季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5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6.9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909.91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2.53%。公司表示,一季度利潤增加主要是因為鐵精粉產銷量增加、營業收入增加和單位生產成本降低。
科技成長業績改善
目前上市公司一季度業績陸續披露中,多家機構預計科技成長等方向業績改善將比較明顯。
據華泰證券研究,從2025年一季度各宏觀鏈條的景氣變化看,TMT、先進制造景氣數據處于上行周期中,醫藥、內需消費則是處于磨底的狀態。相較于2024年四季度,呈現三點關鍵趨勢變化:一是內需消費板塊景氣底部修復的趨勢較為明顯,但彈性不足;二是制造板塊中行業景氣趨勢分化,自動化裝備、工程機械、電池相對較優,而通用設備、航海裝備、光伏等板塊過去3個月景氣修復斜率放緩甚至有所回落;三是TMT板塊景氣韌性較強,半導體、元件等TMT板塊景氣讀數在一季度出現逆勢回升。
國泰君安預計,2025年一季度總量經濟延續修復,但價格指標仍待改善。結構上,科技受益新產業趨勢與設備更新的方向,業績明顯改善;周期消費內部分化,漲價板塊景氣占優。
國泰君安表示,全球AI算力投資在一季度高速增長,下游游戲/電影等景氣改善;同時,“兩新兩重”成為重要逆周期調節工具,疊加出海多元化,設備中觀數據明顯提速。另一方面,與經濟周期相關領域復蘇仍然分化,傳統建筑施工與居民消費需求依然偏弱。黑色資源品價格持續磨底,能源價格有所下滑,產能利用率處于低位,且邊際并未明顯改善。但部分存在供給擾動和受關稅地緣影響的化工/有色/水泥價格明顯上漲,受益于國補的耐用品以及服務消費景氣增長韌性偏強。
校對:廖勝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