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將根據上市公司投資者互動平臺透露的訊息,洞察加征關稅對A股公司的影響幾何。
近日,美國宣布的所謂“對等關稅”攪動全球市場。對全球而言,“對等關稅”不僅會引起股市的劇烈震蕩,而且一些與美國存在進出口貿易的公司未來的經營穩定性或受到牽連,A股也不例外。
在當前復雜的形勢下,招商證券研報指出,啟動內需消費成為穩定中國經濟的必然選擇。中國內需消費因估值便宜,且內在價值穩定提升,可成為當前全球資金的避險選擇。最終,A股,尤其是A股內需消費板塊,或是全球投資在本輪美國關稅沖擊中最具韌性的資產。
120家公司回應:關稅影響有限
近期,一大批A股公司在投資者互動平臺積極溝通交流,澄清或表態美國加征高額關稅對公司經營的影響程度,以穩定投資者信心。
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自4月7日至4月11日,近140家公司在投資者互動平臺積極回復美國關稅對公司經營的影響,部分公司直接亮出業務占比。
整體來看,120家公司直接表明影響有限,部分公司回復稱正與美國客戶積極溝通,密切關注關稅政策動態。整體來看,在平臺的互動中,最新市值超50億元的公司備受投資者關注,市值超500億元的公司接近20家。
從上述120家澄清影響有限的公司行業分布來看,電子、電力設備、基礎化工、機械設備、汽車5個行業公司數量較多,均超過10家。
其中電子行業公司數量占比超兩成,比如歌爾股份在回復投資者美國加征關稅的影響時表示,消費電子行業出口中較多采用FOB等條款,進口環節關稅一般由進口商承擔,因此相關關稅政策的直接影響較為有限。自2022年至2024年,公司境外業務收入占比達90%以上,但2024年下降至過去3年最低水平。
韋爾股份表示,公司已經根據下游客戶所在地形成了完善的供應鏈體系,美國加征“對等關稅”對公司直接影響有限。
立訊精密(002475)的營業收入主要來自境外,公司2022年及2023年境外業務收入占比持續超過85%。公司表示關稅政策對公司影響有限,并辟謠考慮在美國建廠。
醫藥生物行業的恒瑞醫藥回復稱,公司海外銷售業務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很小,根據2024年年報數據,美國加征關稅對公司業務影響非常有限。財務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海外銷售業務占比持續位于5%以下,2024年僅為2.56%,下降至過去3年最低水平。
從市場表現來看,上述120家公司4月7日至4月11日期間平均跌幅超過6%,跑輸同期滬深300指數,其中力星股份、永杰新材、珠海冠宇等公司股價跌幅超過10%;圣達生物、臻鐳科技、新洋豐、哈三聯等公司逆市上漲5%以上。
8家公司火速行動,立訊精密打出回購增持“組合拳”
從上文數據看出,復雜動蕩的國際局勢下,A股二級市場股價受到諸多影響。不少公司通過投資者互動平臺積極傳遞公司價值,并表態要繼續做好主業,努力通過提升業績、開展市值管理持續回報股東。自4月7日以來,這些公司也開始火速履行承諾。
以上述120家公司為例,4月7日以來,歌爾股份、光峰科技等均發布回購預案。
歌爾股份于10日晚發布公告,擬回購金額上限達到10億元,過去5年間(2020年至2024年)公司已完成回購超30億元。
光峰科技4月9日發布公告稱,基于對中國經濟和中國資本市場未來發展前景的堅定信念、對公司未來發展趨勢的堅定信心,以及對公司價值的高度認可,公司實控人提議擬回購金額上限達2000萬元。公司在互動平臺回復投資者,公司2024年度來自美國的收入占比僅為約3%,本輪美國關稅調整對公司整體業績影響很小。
另外,立訊精密、新和成實控人均提議回購公司股份,其中立訊精密回購計劃為不低于10億元,不超過20億元;新和成回購計劃為3億元至6億元。
按首次公告日計算,中國化學、立訊精密4月7日以來發布擬增持計劃。
中國化學11日晚間發布公告,擬增持金額上限達6億元,以維護公司及股東利益。公司在互動平臺回復投資者表示,公司海外業務遍布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集中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本次關稅調整對公司影響甚微,目前公司海外業務未受到影響。
立訊精密公告稱,擬增持金額不低于人民幣2億元,不超過人民幣3億元。
整體來看,自4月7日至4月11日,共有8家公司火速開啟回購、增持行動,以穩定市場信心,其中立訊精密打出回購增持“組合拳”,按回購提議金額上限(12個月內完成)及擬增持金額上限(6個月內完成)計算,公司有望在未來12個月內回購增持合計最高達到23億元。
這些公司出口美國收入占比超過5%
然而,不得不提的是,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部分對美出口營收占比較大的公司則表示,美國關稅政策影響較大。也有公司回復稱,已提前做好了相關準備或正積極尋求多種策略,以應對美國關稅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
根據投資者互動平臺信息整理,出口美國的收入占比超過5%的公司有三花智控、木林森、新寶股份等6家公司。其中新寶股份是國內較早從事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小家電產品的企業之一,現已成為中國小家電行業出口龍頭企業。
公司回復投資者稱,出口美國銷售占公司總體銷售收入的25%至30%左右,會繼續積極開拓其他國家、地區及國內市場的銷售。
三花智控回復稱,出口美國業務占比不到20%,且很大一部分訂單采用FOB模式。公司正在積極與客戶進行溝通,共同探討加征關稅應對策略。
木林森回復稱,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海外區域營收占公司總營收的比重約為60%,其中歐洲占營收比約為35%,美國占營收約為12%,公司有信心將美國新關稅政策對公司業務影響降到最低。
此外,通用股份雖未直接公布出口美國收入占比,但其回復投資者稱,汽車輪胎產品為美國市場剛性消費產品,大部分依賴進口,美國市場是公司主要海外銷售市場之一。公司將密切關注后續關稅政策動態,并與客戶持續保持良好溝通,同時將加速新海外基地的選址論證,持續推動產業國際化布局,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更充分地應對全球貿易壁壘風險。
從市場表現來看,包括通用股份在內的7家公司,自4月7日至4月11日平均跌幅超過10%,其中通用股份、崇達技術、新寶股份等公司跌幅超過10%。
目前,新寶股份已開啟增持計劃以維穩信心,其控股股東擬增持3000萬元至5000萬元;截至4月11日,控股股東已增持超900萬元。
聲明:數據寶所有資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校對:劉榕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