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新建住宅新標準發布后,住房城鄉建設部(簡稱“住建部”)將開展住宅工程質量問題重點整治。
日前,住建部發布《關于開展城鎮住宅工程質量問題重點整治的通知》(簡稱“通知”),將聚焦城鎮住宅工程隔聲、串味、滲漏等質量問題,開展重點整治,并從嚴格落實標準規范、嚴格施工圖設計審查、狠抓材料進場檢驗、開展實體性能檢測、組織全鏈條監督檢查五方面提出具體要求。
業內人士認為,通知是此前發布的《住宅項目規范》實操版,尤其是明確了對設計、材料和施工等前端環節的工作要求,從源頭上進行把控,將促進二季度各地高品質住宅建設工作扎實推進。預計建材、房屋檢測等領域的市場機會會明顯增加。
重點整治住宅三大質量問題
日前,住建部發布通知,將聚焦城鎮住宅工程隔聲、串味、滲漏等質量問題,開展重點整治,并從五方面提出具體要求。
通知提出,要嚴格落實標準規范要求,新建住宅項目要執行新標準。各地要督促參建單位嚴格執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設計單位不得以“優化設計”等名義變相降低設計標準,施工單位嚴禁違反施工技術標準施工。自《住宅項目規范》實施之日起,新建住宅工程要嚴格按照新標準實施。各地要全面落實住宅隔聲、防串味、防水等標準規定,并結合實際細化相關技術措施要求。
同時,要嚴格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將隔聲、防串味、防水作為審查要點。各地要督促建設單位及時將住宅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送有關機構審查,指導審查機構將住宅隔聲、防串味、防水等設計作為審查要點。住宅隔聲要關注主動降噪與被動隔聲設計舉措。住宅防串味要關注地漏、排煙道、排水管道存水彎等部位是否進行細化設計。住宅防水要按照“防排結合、以排為先”原則,關注排水和防水措施是否完備。要加強監管,參建單位不得擅自修改審查合格的施工圖,確需修改的,要按規定送原審查機構審查。
另外,要狠抓材料進場檢驗,堅決杜絕劣質“工程窗”和地漏等建材流入建筑工地。各地要嚴格落實建材先檢后用制度,加大監督檢查力度,推動檢測機構到施工現場取樣,確保樣本隨機性和代表性,嚴禁虛假取樣和送樣。指導參建單位適當提高門窗、地漏、防水卷材等關鍵材料抽檢比例,存在不符合項目的,要進一步擴大抽測范圍。外窗重點檢測對角線尺寸、主型材壁厚、玻璃厚度、氣密性、水密性、抗風壓性能等;地漏重點檢測材質、水封深度、密封結構等,檢測不合格的要按規定清出建筑工地。
此外,要開展實體性能檢測,將檢測結果納入住宅質量保證書。各地要在住宅工程竣工驗收前,督促建設單位組織隔聲、防串味、防水等實體性能檢測。住宅隔聲性能檢測重點關注門窗、分戶墻的空氣聲,樓板的撞擊聲。排煙道系統安裝完成后要進行氣密、通風動力和屋頂風帽避風等性能檢測。住宅防水既要檢測防水,又要檢測排水。督促建設單位將檢測結果納入《住宅質量保證書》。
通知還要求,組織全鏈條監督檢查,依法嚴懲重罰違規失信企業。各地要組織開展新建住宅工程設計、材料、施工、驗收等全鏈條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通報。加強信用管理和市場現場聯動,對發生質量事故或嚴重質量問題被責令全面停工的,以及偷工減料、不按圖施工的單位和個人要依法嚴肅查處曝光,強化資質資格、從業限制等處罰,依法依規強化信用懲戒,落實市場禁入措施。
通知強調,各地要加強組織領導,壓實屬地責任,因地制宜部署開展重點整治,定期調度、扎實推進。要加強科技支撐,組織專家團隊,深入分析本地區住宅質量問題成因,在征集惠民實用技術基礎上,打通技術落地堵點,引導企業實踐推廣。要樹立“交付即合格”理念,積極宣傳整治過程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切實為群眾提供高品質住宅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是《住宅項目規范》的實操版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指出,在城鎮住宅工程質量問題中,隔聲、串味、滲漏這三個問題的投訴最多、市場訴求很強。因此,此次城鎮住宅工程質量整治行動聚焦了這三個內容,這也是此前發布的《住宅項目規范》實操版,內容更加細致,尤其是明確了對設計、材料和施工等前端環節的工作要求。
“其中,設計環節明確對各種打擦邊球或變相突破規范的操作進行管控,具有較好的警示效應。而對于材料和施工環節,明確了建材質量嚴把關導向,為后續質量把控提供了扎實的基礎。此類做法從源頭上進行把控,提出高標準規范,將促進二季度各地高品質住宅建設工作扎實推進。”嚴躍進說。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在開展實體性檢測方面明確提出,檢測結果將納入《住宅質量保證書》。在嚴躍進看來,這意味著后續購房者在房屋交房的時候,要更加重視此類《住宅質量保證書》,其對于住宅質量的保障和后續項目的維修等都有重要支持作用。
嚴躍進還表示,通知對建筑建材的要求明顯提高,預計建材領域的市場機會明顯增加,尤其是各類建材企業應根據此次政策要求,結合隔聲、防串味、滲漏等市場痛點,持續研究市場擴容的機會。此外,對第三方檢測機構承接相關專項檢測業務的需求將明顯增加,如隔聲性能檢測、地漏防串味檢測、防水系統檢測等。
校對:劉星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