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工智能)板塊迎利好!
杭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近日發布公告,就《杭州市建設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高地實施方案(2025年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方案》)公開征求意見。
《方案》提出,力爭到2025年,培育形成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基礎大模型2個,具有行業重大影響力的行業應用大模型25個以上。創建人工智能概念驗證中心3家,培育人工智能高新技術企業50家以上;全市投向人工智能的產業基金組建規模突破1000億元。
《方案》明確提出了“打造算力成本洼地”的目標,要求超前布局智算集群飛地。面向基礎大模型研發訓練需求,在國家“東數西算”樞紐節點超前布局“算力飛地”,形成支撐自主大模型研發訓練的服務能力。《方案》提到,組建潤苗直投基金,重點支持具備硬科技屬性的本地人工智能初創企業,完善“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機制。探索建立產業基金容錯免責機制,支持政府產業基金和市屬國資國有企業加大對人工智能企業的投資。
今年以來,“杭州六小龍”之一的DeepSeek推出的開源模型因其優質低價的服務迅速占領了全球市場,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人形機器人頻頻“出圈”,杭州人工智能產業也得到了全世界的密切關注。
杭州市市長姚高員此前在宣講全國兩會精神并調研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工作時表示,杭州在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方面優勢獨特、基礎厚實、空間廣闊。要用好資源稟賦、區域特色、創新活力等方面的比較優勢,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將技術研發與市場需求精準匹配,實現更多人工智能技術領域的創新突破。
支持頭部企業多路線攻關大模型前沿技術
2025年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杭州打造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高地”。據介紹,在《方案》制定過程中,杭州市發改委組織力量對相關企業和研究機構開展調研,走訪浙江大學、深度求索、阿里云、宇樹科技等科研單位和企業,召開部門和企業座談會,梳理國內先進省市最新政策舉措和人工智能企業發展需求,進而編制形成《方案》。
此次發布的《方案》,包括總體目標、主要任務、政策措施、保障機制四個部分。在主要任務中,《方案》提出在杭州推動全國模型輸出源地、算力成本洼地、數據共享高地、智能應用首發地等“四地”建設,并具體部署支持頭部企業多路線攻關大模型前沿技術、深入實施核心技術研發計劃等16項重點任務,加速前沿技術原創性策源、城市算力基礎性建設、數據要素創造性配置、場景牽引變革性突破。
在打造模型輸出源地上,《方案》明確,支持頭部企業多路線攻關大模型前沿技術。重點支持模型研發企業開展模型前沿技術的基礎性、試錯性、顛覆性研究,建立面向前沿探索的要素供給機制和試錯成本分擔機制,加速關鍵前沿技術路線從“跟跑”向“競跑”邁進。
打造智能應用首發地方面,《方案》提到,加快推進具身智能行業應用中試。謀劃推進國家具身智能行業應用中試基地建設,打造人工智能企業、機器人企業、行業應用企業等多元優勢主體共創發展的創新聯合體,強化大腦、小腦、本體等關鍵技術的研發、測試與驗證,推進人形機器人和具身智能標準建設,加速“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的軟硬件綜合集成方案在真實應用場景的規模化落地。
此外,加快發展醫學人工智能應用。爭取國家人工智能(醫療)應用中試基地(智能專科醫生方向)落戶杭州,打造以數字健康人安診兒為核心的醫療智能體,在病歷生成、病歷質控、藥事管理、患者管理、專病研究等方面開展中試應用。建設睡眠、體重管理、醫學美容等名醫專家智能體和“杭小育”“中醫小安”等服務智能體。
組建潤苗直投基金支持人工智能初創企業
在具體的政策措施上,《方案》圍繞分擔創新成本、培育應用生態、支持企業成長、激活創新要素等四大領域,謀劃設計實施算力券和智能券政策、支持核心技術攻關等 16 條支持政策。
《方案》提出,實施算力券和智能券政策。每年設立 2.5 億元市級算力券,對采購智能算力服務和模型服務的用戶企業,按不超過合同實際發生金額的30%給予補貼,其中,依托經備案的大模型進行模型服務、智能體開發等應用的企業補貼比例不超過30%,使用國產算力設施開展模型訓練、推理和應用的補貼比例不超過30%,使用其他算力設施的補貼比例不超過20%。
企業成長方面,《方案》支持企業上市融資。將人工智能重點企業納入上市重點培育名單,組織開展上市專題培訓。支持符合條件的人工智能優質企業納入證券交易所知名成熟發行人名單,接入交易所債券發行綠色通道。支持人工智能優質企業發行科技創新公司債券。運用債券融資支持工具,通過信用風險緩釋憑證、擔保增信等方式,支持企業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科創票據。
《方案》還明確了引導“3+N”杭州產業基金群撬動社會資本、金融資本,投向人工智能相關方向的產業基金規模超 1000億元。組建潤苗直投基金,重點支持具備硬科技屬性的本地人工智能初創企業,完善“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機制。探索投補聯動、投貸聯動等支持方式。探索建立產業基金容錯免責機制,支持政府產業基金和市屬國資國有企業加大對人工智能企業的投資。
構建完善具有杭州辨識度的人工智能產業體系
2025年以來,以宇樹科技、深度求索等人工智能企業為代表的“杭州六小龍”出圈,引起了海內外的高度關注,被外界稱為“神秘的東方力量”。這些年,杭州在政策環境、基礎要素、重大項目等方面持續用力,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立足地區要素稟賦和產業基礎優勢,《方案》提出推動人工智能關鍵賽道和各類融合業態在優勢地區集聚發展。例如,支持余杭區發揮之江實驗室創新生態圈、人工智能小鎮、未來科技城腦機智能產業園的創新企業集聚優勢,重點發展智能計算、類腦智能、智能終端、低空經濟等未來產業賽道;支持濱江區發揮中國數谷、模力社區的創新要素集聚優勢,重點發展智能計算、數據服務、具身智能、智能體應用、智能終端等創新型產業賽道;等等。
姚高員此前在宣講全國兩會精神并調研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工作時表示,要?著力深化融合應用?,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民生服務、?社會治理等方面不斷拓展應用場景,以人工智能“百模千態”賦能千行百業,推動更多場景化應用落地,賦能城市治理、造福人民群眾。
《方案》也提到,加速推進“杭州 AI+”場景開放示范工程。面向城市治理、市政建設、智能制造、商貿旅游、文化創意、健康醫療、金融投資、低空經濟、科學研究等領域,常態化開展“人工智能+”場景的挖掘、策劃、發布、路演、對接、落地、推廣全流程工作,發布重點場景“機會清單”和重點企業“能力清單”,為人工智能企業和創業團隊創造更多產品落地機遇,培育一批數實融合的“人工智能+”高價值示范場景。
記者注意到,杭州城市大腦推進會3月31日召開,正式吹響了建設杭州城市大腦3.0的號角——杭州將打造超大城市智能體,探索構建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體系。據介紹,杭州城市大腦積極擁抱AI前沿技術,在全國范圍內率先部署DeepSeek-R1系列模型,為城市裝上自主進化的“數字心臟”。
例如,近年來,杭州推進低空“數字大腦”建設、優化飛行報批服務。在聚焦“低空飛管服”場景建設上,杭州市實業投資集團組建的杭州低空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圍繞低空開放和安全的目標,通過集成數據底座、再造線上流程、強化交通監管等手段,逐步建設與探索低空飛行管理服務網絡的最佳形態。
姚高員表示,要推動產學研用融通創新,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研技術攻關,通過產業鏈、創新鏈雙向賦能,推動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人才支撐等各環節緊密協同,形成“技術供給—場景應用—技術迭代”的閉環生態,讓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新質生產力。要通過產業鏈上下游的有機聯動,努力培育更多人工智能領域的領軍企業、鏈主企業,打造具有強大競爭力的企業集群,構建完善具有杭州辨識度的人工智能產業體系,努力在以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上走在前列。
校對: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