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市場總規模突破4萬億元。
4月18日早盤,A股市場縮量下跌,成交額為5717.56億元,環比減少超600億元;滬指跌0.39%,深證成指跌0.31%,創業板指跌0.4%。市場核心指數中,北證50逆市上漲,漲幅達1.47%;此外,創成長亦小幅上漲0.07%。
從板塊上來看,6G、鈷礦概念領漲,銀行表現較好,行業指數上漲0.68%。乳業板塊集體回調,前期大漲的貝因美跌停;稀土、生物育種、黃金珠寶等概念走低。
ETF總規模突破4萬億元
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截至4月17日,ETF市場總規模首次突破4萬億元,達到40038.97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增加170.07億元,自4月7日以來已連續8個交易日規模增長。
按投資范疇來看,寬基ETF規模快速回升,最新規模2.19萬億元,較4月7日增長2508.93億元。商品型ETF增速更加明顯,規模由4月7日的1128.17億元增長到1465.58億元,增幅接近30%。4月7日以來黃金ETF平均上漲6.68%,獲資金持續流入。
從資金面上來看,10只ETF4月7日以來獲資金凈流入超百億元,其中前4均為滬深300ETF。
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居于首位,達到413.3億元;華夏滬深300ETF、易方達滬深300ETF、嘉實滬深300ETF緊隨其后,分別為316.96億元、306.29億元、201.57億元。目前滬深300ETF總規模已達到1.03萬億元,占比超過市場的四分之一。
近期市場波動加大,“國家隊”多次出手增持ETF,有效提振市場信心,維護資本市場穩定。4月7日開始,中央匯金、中國誠通、中國國新等相繼宣布增持股票及ETF等,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寬基ETF集體放量。
工信部:加快推進6G技術研發
國新辦于今日上午10時舉行一季度有關經濟數據例行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謝存表示,大家都十分關心6G的研發,工信部指導成立了IMT-2030(6G)推進組,凝聚合力推進6G創新,發布《6G總體愿景與潛在關鍵技術》等50余項研究成果,組織對通感一體化、無線AI等6G關鍵技術開展測試驗證,加速技術成熟。同時,進一步深化與歐盟、韓國、印度等國家和地區在6G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
下一步,工信部將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的深度上下功夫,凝聚產學研用各方力量,加快推進6G技術研發、標準制定、中試驗證和產業落實,加強通信、感知、智能、計算等融合技術突破,前瞻布局和培育面向6G的應用產業生態。
4月以來,6G板塊消息不斷,4月10日至12日2025全球6G技術與產業生態大會召開,會上首次公開了最新構建的全球首個6G通智感融合外場試驗網,在國際上率先實現了較5G提升10倍以上的極致連接能力和高精度目標感知新能力。
北京印發的《北京市5G規模化應用“揚帆”行動升級方案(2025—2027年)》中提到,積極開展6G技術和產品研發;山東也發布關于開展6G相關產業及技術預研情況摸底調研的通知。
6G概念股集體走高
4月18日早盤,6G概念股集體走高,海能達、華脈科技收盤漲停,創遠信科上漲17.8%,世嘉科技、大富科技、金信諾、通宇通訊漲幅均在5%以上。
海能達開盤十分鐘內觸及漲停板,收盤有超79萬手買單封死漲停,封單資金達到9.37億元。公司此前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作為IMT-2030需求工作組成員之一,一直持續關注6G相關技術。
據數據寶統計,A股市場中,布局6G產業鏈的概念股共有35只,目前7股已公布一季度業績預告或一季報,其中1股扭虧,5股歸母凈利潤預計同比增長。
按預告凈利潤同比增幅下限來看,移遠通信居首,達到265.19%;鼎通科技其次,為190.12%;國脈科技、華工科技、華測導航預計增幅均在30%以上
移遠通信業績預告顯示,預計第一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2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約265.19%。此前公司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作為3GPP全球蜂窩移動通信標準化組織成員,積極開展人工智能/機器學習、通信感知一體化和面向6G的關鍵技術研究。
聲明:數據寶所有資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校對:蘇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