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多P交换刺激视频,精品H动漫无遮挡在线看,五月天亚洲图片婷婷,国产最变态调教视频

透視銀行養老金融!多家機構養老金托管規模、賬戶數再創新高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謝忠翔2025-04-21 16:55

日前,金融監管部門明確銀行業發展養老金融業務的工作思路和未來五年的發展目標。近期,各大上市銀行集中披露的年報,總結了各自在做好養老金融大文章方面的積極進展。

據券商中國記者梳理部分國有大行、股份行2024年年報,多家銀行在養老“三大支柱”領域發展迅速,個人養老金開戶數、養老金托管規模再創新高。例如工商銀行、中信銀行等多家機構個人養老金開戶數同比實現翻倍式增長。

養老金融產品和服務供給方面,2024年多家銀行通過強化自身養老金融品牌建設構建自身差異化競爭優勢,通過持續挖掘養老金客戶,帶動銀行其他業務獲客。

養老金受托資金快速增長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多家大中型銀行在2024年年報中,詳細介紹各自養老金融的積極進展,其中增速較為顯著的領域之一,來自于養老金的管理規模。

工商銀行年報專欄中介紹,養老金融方面,該行各類養老金管理規模近5萬億元,養老金托管規模3.3萬億元保持行業第一。對比2023年末數據,該行各項養老金管理規模,在2024年新增將近9000億元。

中國銀行年報透露,該行養老金托管、受托管理資產規模均實現兩位數增長。截至2024年末,該行養老金受托資金規模2590.91億元,比上年末增加492.05億元,增長23.44%;養老金托管運營資金規模1.17萬億元。

農業銀行年報顯示,該行養老金受托管理規模為3166.9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4.6%,客戶數量及業務發展保持較高增速。建設銀行表示,建信養老金二支柱資產管理規模突破6200億元,母子協同拓展客戶新增128%。

股份行方面,多家機構也增勢迅猛。招商銀行在年報中稱,養老金托管規模達1.33萬億元,規模和市場份額穩步提升,年金受托規模再創新高。中信銀行年報顯示,截至去年末該行養老金融托管規模突破5000億元。光大銀行表示,去年末該行養老金托管規模近4600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6.96%。

多家銀行個人養老金開戶數翻倍

2024年12月,經過2年先行試點,我國個人養老金制度全面實施,從此前36個先行試點城市(地區)推開至全國。截至2024年11月底,我國個人養老金開戶人數已突破?7279萬?戶。在此背景下,較早布局的商業銀行的個人養老金賬戶數量受此前低基數影響,呈現“爆發式”增長。

具體來看,工商銀行表示,該行2024年個人養老金新開戶數增長187%,個人養老金開戶數及繳存額保持同業領先。建設銀行也表示,該行個人養老金業務同業領先。交通銀行表示,該行去年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數實現翻倍增長。不過,這些機構的具體數據并未披露。

中國銀行披露,作為個人養老金服務首批試點銀行,該行個人養老金賬戶開戶數量已超1000萬戶。招商銀行也在年報中稱,該行個人養老金賬戶累計開戶數超1000萬戶,繳存額居市場前列。

興業銀行在年報中介紹,該行截至去年末個人養老金開戶數627.45萬戶,同業排名靠前。數據顯示,相較于2023年末,該行個人養老金賬戶去年新增202.54萬戶,增幅47.67%。此外,該行手機銀行養老金融專區及個人養老金專區全年服務客戶843.37萬人次。

中信銀行年報顯示,該行去年末,個人養老金賬戶開戶218.82萬戶,較上年末增長136.04%。民生銀行年報稱,該行個人養老金賬戶229.56萬戶,比上年末增加59.40萬戶,增幅34.91%。

值得一提的是,在個人養老金賬戶數量快速增長的同時,多家銀行有關資產管理規模也帶來可觀的增量。據介紹,興業銀行50周歲及以上客戶2710.36萬戶,管理綜合金融資產1.87萬億元;光大銀行則表示,該行養老客群AUM規模達1.50萬億元。

養老金融產品供給更趨多元

就在不久前,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銀行業保險業養老金融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對就銀行保險機構深入參與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建設、加強對養老產業的融資支持和風險保障、提升老年群體金融服務水平多個方面等提出明確要求。

事實上,各大銀行近年來正在加大對養老金融領域產品和服務的布局力度,服務供給更趨豐富多元,部分銀行還形成了自身特色養老金融品牌。多家銀行在近期披露的2024年年報中也詳細介紹各自品牌、產品建設進展。

例如,建設銀行將“養老金融專業銀行”作為該行錨定的目標之一,推進養老金融服務體系建設。該行還發布集團養老金融統一品牌“健養安”,圍繞養老資金鏈,重點拓展基本養老金、企業年金、個人養老金、機構養老金、銀發經濟等“四金一銀”業務和場景。養老產業金融方面,搭建“康養產業共享服務平臺”等。

郵儲銀行圍繞養老金金融、養老服務金融、養老產業金融構建“三橫三縱”的立體式養老金融體系,并推出“U享未來”個人養老金服務品牌,產品覆蓋個人養老金儲蓄、理財、基金、保險等產品,依托網點和線上渠道開展立體化投教宣傳。

中信銀行推出“幸福+”養老金融服務體系,涵蓋“金融+非金融”養老服務。例如,該行圍繞“自理老人、半自理老人、失能失智老人”等老齡群體需求,上線“養老社區、醫療健康、養老地圖”服務功能,覆蓋29個城市67家養老社區,并提供線下助醫、家庭醫生等服務。

興業銀行年報介紹,該行啟動養老服務金融體系建設,圍繞不同客戶生命周期,區分備老和養老階段的不同需求,例如推出養老智慧賬戶,搭建“123+”養老財富管理體系,完善“金融+非金融”增值服務,在全國范圍內推出85家養老金融服務中心,實施養老金融人才培養計劃,組建首批養老金融規劃師隊伍等。

光大銀行在年報中介紹,該行1500余家網點已完成適老化改造,創建“養老金融服務中心”,培養具備專業資質的養老規劃師,打造老年客戶專屬服務環境、養老金融服務團隊、養老金融產品及權益服務能力和養老金融教育活動。此外,該行還打造專屬老年視頻服務,推出遠程協助、視頻業務導航、養老金融視頻投顧三大服務。

校對:劉榕枝???????????

責任編輯: 高蕊琦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