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復旦大學重磅宣布!
復旦大學建校120周年來臨之際,復旦大學材料系高分子專業1985級校友李平、歷史學系1986級校友廖梅夫婦決定為母校一次性捐贈10億元,支持建設復旦大學學敏高等研究院。
李平、廖梅夫婦在闡釋“學敏”的寓意為,“學者,治學之道;敏者,兼具勤勉與敏銳”。
學敏研究院的成立,意在打造科研界的長期主義。據介紹,對入選的青年人才,研究院將按需提供各類資源與支持,給予長周期的穩定支持,期限最長為20年,確??蒲腥藛T專注于高風險、高價值的研究項目,無需為短期問題擔憂。
上世紀80年代,李平與廖梅在復旦相遇而情定終身。畢業后,李平成為寧德時代聯合創始人之一。
01、六人持股總市值超4700億元,寧德時代創業天團身家大盤點
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彎道超車的幕后功臣,寧德時代的市值此前曾一度超過1.5萬億元,如今雖回落至萬億規模,但其創業天團依然收獲不菲身家。
此次捐贈的李平,直接持有寧德時代2.01億股,占比為4.58%,為其第五大股東。按4月23日寧德時代收盤市值1.0275萬億元計算,李平夫婦的最新身家為470億元。目前,李平仍擔任寧德時代副董事長一職,2024年薪為53.8萬元。
而以“賭性堅強”標簽出圈的寧德時代創始人曾毓群,目前通過全資持有的廈門瑞庭掌握寧德時代23.27%股權,身家高達2390億元。在去年的新財富500創富榜上,做電池的曾毓群排名甚至高過客戶,力壓車圈的雷軍、王傳福和李書福等人,今年,他們的財富及排名情況如何,敬請關注。
此前,曾毓群還曾通過瑞華投資持有微導納米(688147)1.19%股權,不過,2024中報顯示,其已退出前十大股東名單。
黃世霖是曾毓群的高中同學,高考時考入了合肥工業大學應用物理系,畢業后回到家鄉寧德市當公務員,此后跟隨曾毓群辭職創業,成為其黃金搭檔和最佳助手。目前,黃世霖仍為寧德時代第二大股東,直接持有10.58%股權,最新身家為1087億元。
不過,曾擔任副董事長、副總經理職位的黃世霖,目前已退出寧德時代管理層。千億身家的他,應該是合肥工業大學身家最高的校友。
陽光電源的創始人曹仁賢同樣也畢業于合肥工業大學,最新身家約為360億元。
裴振華通過在寧波創新新能源中持股80%,從而間接持股寧德時代5.16%股權。此外,裴振華還是上市公司天花新能的實控人,其直接持有23.69%股權,其妻子容建芬直接持股8.12%,二人合計持有31.81%股權,夫妻倆最新持股市值高達582億元,身家超過劉強東和章澤天。
裴振華獲得中歐商學院EMBA學位,但本科學校未披露。
在寧波創新新能源中持股19.98%的陳瓊香,也憑借這一天使投資,成功霸榜新財富,其最新身家為132億元,但其人年齡、學校均是未知數。
目前仍擔任寧德時代監事會主席的吳映明,最新身家66億元,其畢業于東北工學院。東北工學院1993年3月復名為東北大學。
4月21日,寧德時代在上海國際車展前夕一口氣發布了多項黑科技,其新款鈉離子電池能在零下40度續航,解決了北方低溫天氣的電車難題;此外,比起鋰資源的稀缺,鈉元素廣泛存在于地殼和海水中,全球分布廣、開采易、成本低,不受地緣風險影響,是天然具備戰略安全屬性的能源。按照規劃,寧德時代鈉新動力電池將于2025年12月正式量產出貨,六位創始人的身家會否得到進一步加持?
02、高校企業家校友,集體進入回饋母校黃金期
近年,越來越多的企業家,選擇以大額股權或現金捐贈回饋母校。
一方面,是改革開放40多年,從高校里走出的企業家坐擁時代紅利,科技富豪比比皆是,已經擁有相當的經濟實力回報社會,而母校和故鄉最容易成為受益者。另一方面,復雜的國際政經格局中,唯有高科技才能守護產業與國防安全、自主、可控。高校與企業聯手,攻克“卡脖子”難題,是推動中國產業和科研奮力向上的最佳模式。
在李平之前,2021年12月,曾毓群通過寧波瑞庭,向上海交通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捐贈200萬股寧德時代股票,占公司總股本的0.09%。按當時股價(每股687元)計算,該筆股權市值達到14億元。
2023年武漢大學130年校慶時,校友雷軍捐出13億元現金,刷新該校單人捐贈紀錄。
2018年,碧桂園創始人楊國強攜女兒楊惠妍、女婿陳翀宣布,廣東省國強公益基金會未來10年內將向清華大學捐資22億元,加快“雙一流”建設,共同關注人工智能、機器人等領域的技術研究。近年,碧桂園經營業績下滑嚴重,該項捐贈是否可持續,或成懸念。
2024年12月,比亞迪在成立30周年之際,宣布捐出30億元,設立教育慈善基金,將在全國35所高校設立獎學金。
企業家身處市場一線,高校則具備天然的人才和科研實力,如何更充分利用企業家的市場認知賦能科研方向,在單純的捐贈之外,校企共建,企業家參與建高校、建學院成為流行選擇。
如本次李平夫妻捐贈設立的學敏高等研究院,面向全球招募博士畢業5年以內、國際最頂尖的青年科學家,支持其開展原創突破性、技術革命性和具有深遠影響力的研究工作,努力作出顛覆傳統認知、解決重大難題或創建新學科范式的研究成果,推動社會跨越式發展。
武漢大學設立雷軍班,該班采用“三師共育”模式,即教學名師、科研大師和企業導師共同培養,“入學即入職”的模式創新教育邊界,2024年在湖北、湖南等地招生分數線已逼近清北。
而曾毓群擔任上海交大未來技術學院名譽院長,后者聚焦新能源技術研究。
還有些企業家,選擇了難度系數更高的——捐贈出一所大學。
2025年1月,農夫山泉創始人鐘睒睒宣布,計劃未來10年內,捐贈400億元,用于籌辦杭州“錢塘大學”,定位為以基礎科學和高端技術為核心的新型研究型大學,計劃培養頂尖科研人才,并推動科學成果轉化。
而福耀玻璃曹德旺捐贈100億元發起建立的福耀科技大學,定位為理工類公立研究型大學,以培養新興產業急需的復合型人才,2025年2月已正式獲得教育部批準,并計劃招生。原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已正式出任福耀科技大學的首任校長。
韋爾股份虞仁榮,也宣布捐贈300億元,在家鄉建立寧波東方理工大學,目前該校仍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項目“一期-1”計劃于2025年6月竣工,9月正式開學;后期項目預計將持續到2030年建成。
目前,該校已簽約的60余名教授中,光院士就有10位,登上“全球前2%科學家”榜單的有23位,還請來北京大學前副校長陳十一擔任校長。
03、夢想與俠義,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1984年,“華人世界船王”包玉剛回鄉省親,捐巨資2000萬美元創辦寧波大學,受到了鄉鄰們的夾道歡迎。
有個十幾歲的孩子站在人群中間,被深深感染。他激動地想,自己以后一定也要賺大錢,造福家鄉。
40年后,這位包玉剛的同鄉,同為寧波市鎮海區鐘包村人的虞仁榮,不忘初心,捐出300億,打造寧波東方理工大學。
2025年3月,雷軍回到武漢大學,為“雷軍獎學金”獲得者頒獎。他在演講時說,上大學時,自己幾乎所有的錢都來自獎學金、實驗室給的補貼和發文章的稿酬。于是,他下定決心,如果有一天掙了錢,一定千倍萬倍地還回來?!霸洷粍e人撐過傘,有能力時更想去接力傳承?!?/p>
一個國家的興旺,教育是根本,人才最可貴?!芭d天下之利,莫大于興學”,一代又一代矢志報國的企業家,將夢想與俠義傳承,被人照亮的人生旅程,又將溫暖與光亮散播開,照亮下一代的前程,當是這個世界最為珍貴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