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DII基金和股票型基金資金均呈現凈流出。
本周,A股小幅震蕩。ETF份額本周增加38.62億份,達到28096.56億份;總規模增加521.81億元,達到40672.53億元。
本周資金凈流入115.4億元。分類型來看,另類投資基金、貨幣市場型基金、債券型基金的資金分別凈流入181.25億元、13.95億元和11.87億元;國際(QDII)基金和股票型基金的資金分別凈流出11.56億元和80.11億元。
創新藥ETF霸屏漲幅榜
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場內投資類型為股票型的ETF中,有超800只ETF本周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錄得正值,6只港股創新藥相關ETF周漲幅超10%。
工銀國證港股通創新藥ETF本周上漲10.95%,漲幅居首。該基金最新流通規模達26.73億元,基金份額升至25.74億份,均創上市來新高。
今年來,醫藥板塊行情持續回暖,相關ETF紛紛錄得上漲。AI為創新藥板塊提供了較大的估值空間和走勢彈性。有機構表示,受益于AI賦能和相關概念價值外溢,疊加產業政策催化,創新藥這一細分板塊或存在盈利和估值提升的可能,值得投資者關注。
此外,從年初以來,國產創新藥企業已經完成了幾十筆對外授權的交易,恒瑞醫藥、聯邦制藥等公司均與海外MNC達成了重磅交易。國產創新藥的研發進度和臨床數據在全球范圍內越來越占優勢,創新藥BD出海受關稅影響較小,有望繼續通過授權出海的形式實現全球的商業化價值。
廣發基金投顧團隊認為,創新藥走強主要是因為估值低、市場熱、有支撐三大因素。創新藥是成長風格里的價格洼地,近10年PE分位數較低,多數公司正處于低于合理估值的階段。雖然港股指數反彈行情較強,但從中信一級行業來看,醫療板塊的反彈幅度不高。
創新藥是“真”創新。相比于當前基本面仍處于困境中且短期內行業基本面反轉難度較大的板塊,創新藥能接住近期“困境反轉”的資金量,還是因為行業基本面有支撐。從產業發展前景來看,創新藥強調的是化學結構新穎(創新)或新的治療用途(創造),創新藥企近似技術創新型企業,屬于醫藥界的“新質生產力”。
5只ETF份額增加超10億份
據數據寶統計,剔除本周內新成立的ETF,本周場內股票型ETF中,有5只ETF份額增加超10億份。
景順長城中證港股通科技ETF本周基金份額增長20.37億份,增幅10.85%。該基金一季度前十大重倉股新增小鵬汽車-W;并對小米集團-W增倉994.34萬股,為該基金第一大重倉股;吉利汽車等退出前十大重倉股。
值得關注的是,華夏中證機器人ETF本周表現突出,基金份額增長12.57億份,增幅8.57%,最新ETF份額升至159.22億份,創歷史新高。
2025年是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多數基金經理認為,機器人領域未來滲透率的天花板高且想象空間大。
永贏基金經理張璐表示,機器人板塊近期有四個維度的積極變化:1.機器人板塊在持續擴圈,從以前的機器人主機廠單一映射,到現在有了國內外多個機器人主機廠衍生的多個產業鏈共同映射;2.各主機廠機器人新視頻不斷推出、春晚機器人節目出圈、英偉達CES大會等事件使得機器人板塊維持著高關注度;3.多個省市陸續發布機器人產業支持政策;4.2025年是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全球范圍內可能會有革命性的機器人產品發布。
56只ETF的基金份額本周減少超1億份。從基金份額減少居前的ETF來看,多數為A500ETF,其中華泰柏瑞中證A500ETF的基金份額減少最多,周內下降16.14億份,降幅12.87%。本周中證A500行情表現一般,連續錄得4根陰線。
今年以來,中證A500相關指數基金在市場中備受投資者關注,多只新發基金出現提前募集結束的情況。近期不少中證A500相關產品延長了募集期。中銀基金、西藏東財基金、中海基金機構發布公告,對旗下新發行的中證A500ETF聯接基金或中證A500指數增強基金延長募集期。
一般來說,基金延長募集期的主要原因包括市場環境變化、投資者情緒降溫以及產品同質化競爭加劇等。
基金經理對消費板塊后市表示期待
隨著各地促消費政策密集出臺疊加“五一”假期臨近,線下消費市場持續升溫,A股市場掀起了一股“消費熱”,部分消費主題基金表現活躍。多位基金經理表示,消費板塊估值已處于相對低位,在市場情緒充分釋放、關注重點回歸基本面后,有望迎來持續上漲行情。
海富通消費優選混合基金經理劉海嘯表示,經過四年的調整,消費板塊整體估值已趨于合理。在過去幾年中苦練內功、成功抓住核心消費群體需求的企業,有望率先迎來業績改善。其管理的海富通消費優選混合基金主要圍繞“大內需”概念進行布局,既包含傳統的食品飲料、醫藥、家電等行業,也有潮流首飾、折扣連鎖、消費電子等新興行業。
不少基金經理將目光從傳統消費投向新消費領域,安信靈活配置基金經理張競認為,隨著國潮的興起,預計大量新型消費公司存在明顯的阿爾法收益。
西部利得基金表示,寵物食品板塊可以重點關注,一是市場空間大,在幾千億元的寵物經濟總市場空間中,寵物食品的市場空間占比接近一半,且呈現持續增長的動能;二是行業格局向好,由于前期價格戰競爭激烈,已有一批企業完成出清,目前呈現出替代外資、跳脫內卷的態勢,有品牌能力的公司或將迎來更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