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4月28日,4月份新發行基金合計達127只,其中指數基金發行數量近半,發行份額達363億份。
嘉合基金權益研究部相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政策效果顯現、市場信心修復,公募基金發行市場有望逐步回暖,但產品同質化、投資者風險偏好波動等問題仍需持續關注。
指數基金密集發行
以認購起始日統計,4月份以來基金發行數量達127只,保持平穩態勢,今年前3個月分別發行基金82只、95只、133只。
“今年以來,國內經濟逐步企穩回升,市場信心隨之逐漸恢復,為新基金發行營造了較為有利的環境,基金發行市場明顯回暖。”晨星(中國)基金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吳粵寧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分類別來看,股票型基金數量居首,達84只,占比66.14%。由此可見,權益基金依舊是基金公司在產品發行上重點布局的領域。
指數基金是各公募機構布局的重中之重。月內新發行的股票型基金中,尤其以被動指數型基金居多,達58只,在股票型基金發行數量中占比69%,在所有類型基金發行數量中占比45.67%。從主題策略來看,包括19只自由現金流ETF,12只寬基產品(含聯接基金),4只航天主題ETF。
吳粵寧表示,這些被動投資產品因分散投資可降低非系統性風險,契合投資者多元資產配置需求;其成本低,能幫投資者長期節省交易成本、提高收益;透明度高,投資標的與策略清晰,增強投資者信任,備受市場青睞。
深圳市前海排排網基金銷售有限責任公司理財師姚旭升向記者表示,隨著A股市場有效性的持續提升,主動權益基金獲取超額收益的難度將越來越大,而被動指數型基金憑借較為穩定的風格、持倉透明及費用低廉等優勢,有望獲得更多資金的青睞。
債券型基金發行份額最多
公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4月28日,4月份發行的127只基金,發行份額共計363億份。而前三月基金發行份額分別為694億份、882億份、973億份。
具體來看,月內股票型、債券型、FOF、混合型、公募REITs基金發行份額分別為119億份、205億份、30億份、4億份、5億份。債券型基金發行份額最多。
不同基金發行規模有所分化。公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浦銀安盛普航3個月定開債券、中歐穩航90天持有債券A、招商穩健策略優選3個月持有期混合發起式(FOF)等11只產品發行份額均超過10億份,共計發行263億份,占據月內新基金發行規模總量的72%。
在58只新發行的被動指數基金中,南方中證全指自由現金流ETF、富國中證800自由現金流ETF、華泰柏瑞上證科創板綜合聯接A、華寶國證通用航空產業ETF等14只被動指數基金發行份額均超過1億份,共計發行81億份。
3月份,47只被動指數型基金發行份額超過1億份。
目前來看,4月份公募基金發行數量保持平穩,但發行份額明顯下滑。對此,華林證券資管部董事總經理賈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一現象本質是公募機構在政策推動下加速布局,與投資者風險偏好未完全修復之間的矛盾。一是市場仍處修復期,資金更傾向頭部穩健產品;二是公募機構需優化策略,通過布局差異化產品(如主題ETF、固收+)、降低費率等方式提升產品質量;三是引導投資者樹立長期投資理念,減少短期博弈行為,促進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的良性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