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湖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牢記囑托 建成支點——‘七大戰略’行動方案”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四場)。證券時報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湖北正式出臺《關于實施樞紐提能戰略 整體提升支點開放輻射力的行動方案》,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加快推進開放支點建設。
《行動方案》明確湖北整體提升開放輻射力的工作目標,力爭到2027年開放型經濟中部領先,到2030年開放型經濟走在全國前列,到2035年對內對外開放新格局整體重塑,全面建成內陸開放高地。
數據顯示,2024年湖北全省進出口總額突破7000億元,增長9.6%,增速中部領先;今年一季度進出口同比增長16.6%,增速高于全國15.3個百分點,規模排名較去年再進一位。目前,湖北省已形成3大自貿片區、5個跨境電商綜試區、7個開放口岸、6個綜合保稅區、9個國家級經開區等類型齊全、功能完備、布局合理的開放平臺體系。
根據《行動方案》,湖北將實施市場主體培育、平臺能級躍升、國際物流通道提升、惠企便利化和“開放湖北”全球影響力五大行動。
湖北省商務廳介紹,將實施經營主體培育行動,打造開放型經濟高地。實施外貿龍頭企業育強、外貿平臺倍增、專精特新外貿“小巨人”、中小外貿企業“繁星成長”四大計劃。同時,提升“51020”現代產業集群外向度,打響投資中國·優選湖北品牌,打造外商投資中國優選地,支持企業優化海外投資布局。特別是發揮武漢開放牽引作用,做強襄陽、宜昌、黃石、鄂州等開放型經濟重要增長極,加強三大都市圈開放功能協同,推動開放型經濟全域協同發展。
實施平臺能級躍升行動,打造制度創新高地。湖北將加快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建設全國領先的綜合保稅區,支持武漢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更好打造高質量開放型經濟集聚區。實施國際物流通道提升行動,打造開放樞紐輻射高地。建設天河機場、花湖機場航空客貨運“雙樞紐”,提升中歐班列武漢集結中心樞紐集結能力,打造長江中游航運中心,構建多式聯運網絡體系,系統提升開放樞紐功能,形成國內成本最低、效率最高、輻射最廣的現代物流體系。
實施“開放湖北”全球影響力提升行動,打造開放要素集聚高地。深化科技、文化、教育、旅游、外事等全方位開放合作,建設國際交往中心。特別是打造高能級國際交流合作平臺,建好高水平開放創新研究院,辦好相約春天賞櫻花、中國—北歐經貿論壇、世界500強對話湖北等品牌活動,講好湖北“開放故事”,全面提升“開放湖北”全球影響力。
中歐班列作為新型國際運輸組織方式,開行十余年來,已成為湖北省打造新時代“九州通衢”、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的重要支撐。湖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表示,將編制實施中歐班列武漢集結中心建設實施方案,加快陽邏港鐵水聯運二期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推動吳家山國際陸港主樞紐、陽邏港鐵水聯運特色樞紐及省內節點優化布局,拓展中歐、中亞、鐵水聯運特色線路。積極培育“班列+口岸”“班列+貿易”“班列+電商”“班列+園區”“班列+金融”等新業態,大力發展臨港、適鐵產業,推動班列與區域經濟聯動發展,打造內陸地區高水平對外開放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