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美經貿會談取得實質性進展,宏觀消息大幅提振市場情緒。國內期貨市場多數商品價格開啟反彈通道,其中,前期跌幅較大的石油化工板塊表現尤為亮眼,迎來強勁復蘇。
昨日午后,苯乙烯期貨再度發力,多個合約沖擊漲停,領漲化工板塊。其他化工品種也紛紛跟漲:合成橡膠漲幅接近6%;PX、瓶片、PTA、塑料、短纖、甲醇等漲幅均達2%,共同掀起化工板塊的上漲熱潮。
“此次化工板塊上漲的核心動力是中美經貿會談取得的實質性進展超出市場預期。”廣發期貨能化首席分析師張曉珍表示,5月12日,中美達成暫緩加征懲罰性關稅的協議,這一重磅消息發布后,市場信心得到顯著修復,宏觀預期改善疊加各品種基本面差異,使得化工板塊全線大漲。
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到,苯乙烯期貨漲停,是多重利多因素共振的結果。
方正中期期貨分析師封曉芬表示,自4月以來,苯乙烯裝置進入集中檢修期,港口庫存持續下降,市場供需偏緊。但前期受原材料純苯價格低迷影響,苯乙烯走勢一度疲軟。隨著宏觀情緒轉暖,部分企業出現惜售現象,進一步減少了現貨市場的流通貨源。
數據顯示,截至5月12日,江蘇港口苯乙烯庫存為5.67萬噸,較2024年同期大幅下降11.82%。此外,據華瑞資訊了解,東北一工廠乙烯裂解裝置壓縮機設備故障停車,該消息也為市場注入強心劑,多重利多因素疊加,推動苯乙烯期貨價格飆升。
不過,封曉芬也表示,苯乙烯期貨此輪大漲既得益于基本面支撐,也受到市場情緒的助推。雖然當前裝置檢修集中、供需處于去庫狀態,但僅靠現有基本面,尚不足以支撐價格持續大幅上漲。若乙烯裝置停車影響苯乙烯供應的消息屬實,將進一步利多價格;但從長期來看,仍需新的利多因素支撐。
對于化工板塊的后續走勢,業內人士看法不一。國投期貨化工首席分析師龐春艷認為,化工品價格能否持續上漲,關鍵要看兩大因素:一是油價的穩定性,二是國內后續訂單的情況,以及產業鏈各環節需求改善能否帶動利潤與開工率同步回升。
“就苯乙烯產業鏈而言,當前苯乙烯因檢修導致現貨流動性偏緊,價格存在一定支撐,但整體仍受純苯價格低迷的制約。”南華期貨能化負責人戴一帆表示,后續市場需重點關注兩方面變化:一是關稅下調后,純苯及苯乙烯下游需求是否會出現實質性改善,尤其是己內酰胺終端的紡織服裝、苯乙烯終端的白色家電等產品出口訂單是否增加;二是關注美國調油需求變化,以及其歧化裝置停車減產是否會影響我國純苯進口,進而改變國內市場供應格局。
談及聚酯鏈走勢,張曉珍認為,目前PX效益壓縮、計劃外減產增加,下游PTA在加工費修復后,部分裝置檢修計劃推遲;再加上宏觀消息刺激滌絲產銷放量,聚酯減產壓力延后,PX供需驅動強勁。同時,PTA持續大幅去庫,帶動整個聚酯板塊走強。
不過,她也表示,中美貿易博弈短期緩和雖能引發補庫行情,但內需處于季節性淡季、聚酯鏈企業高開工率和低加工費帶來減產壓力、PX效益修復后短流程裝置提負等因素都可能限制PX和PTA價格上漲的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