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和元
【和而不同】
其他國家通過加息收緊市場的流動性,來對抗通脹。土耳其則反其道而行之,它不僅不加息,反而要降息。
“所有東西都非常昂貴,在我買了必需品,付完賬單后,就沒有任何剩余?!本幼≡谕炼涞谝淮蟪鞘幸了固共紶柕哪滤顾āたǚㄟ_爾,在接受英國《衛報》采訪時大吐苦水。他說,“不能再漲了,我們真的買不起”??ǚㄟ_爾在卡辛帕薩(位于伊斯坦布爾的一個工薪階層社區)的一家面包店工作。幾年前,他就開始了自己的退休生活,但這一生活節奏,卻被持續惡化的經濟狀況而打斷。
卡法達爾的情況不是個例,在土耳其的各個城市,都能聽到人們在抱怨高昂的物價讓他們不堪重負。包括《衛報》在內的多家媒體報道指,土耳其人每天睡醒都能發現物價上漲,每個人都對自己的未來感到擔憂。數據也證實了這點,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土耳其通脹率一路飆升,2021年全年CPI上升超過21%。到2022年該數值更是一路狂飆,1月CPI同比上漲突然上竄到48.69%。到7月時,該數值進一步上漲到79.6%。到10月,該數值再度創出新高,達85.51%。為此,2022年年中,土耳其各地還爆發了多場示威活動,人們希望政府能夠提高最低工資,以應對不斷飆升的通脹。
事實上,自2021年起,深受通脹困擾的,并非土耳其一國,可以說是全球的一種大趨勢。區別在于,其他國家是遵循著正統經濟學的教義,通過央行加息,收緊市場的流動性,來對抗通脹。土耳其則反其道而行之,它不僅不加息,反而要降息,且是大刀闊斧,幾百個基點的降。對于土耳其的騷操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表示完全看不懂,跨國投行和信用評級機構也看不懂,幾乎所有的經濟學家都表示看不懂。只有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堅信,他找到了破解通脹難題的新密碼。
按照埃爾多安的說法,利率越高,通脹就會越高,經濟反而會更糟糕。為此,他認為,應對高通脹的正確做法是降息,且得大幅降息。在他看來,唯有如此才能有投資,才能刺激經濟。他為此大呼:“我們已經被西方經濟學騙了很久了”,他認為是時候拋棄這套“陳朽”的理論了。歐美的經濟學者都被埃爾多安的理論震驚了,他們得出一個重要結論:土耳其正在向經典經濟學理論發起全面挑戰。
埃爾多安的這套理論,不僅把歐美的經濟學者給整懵了,就是土耳其自己的財經官員也是一臉茫然。對于他的主張,一開始土耳其財經部門的態度是拒不執行。當然,這對于擁有土耳其國至高無上權利的埃爾多安而言,根本就不算個事。他的解決方案簡單且粗暴:不能貫徹我意志者,必須卷鋪蓋走人。反正,過去幾年里,土耳其央行行長似走馬燈一樣地換人,財政部的官員也是換了一波又一波。為此有人打趣道:埃爾多安的做法是,經濟學和土耳其經濟之間,最后只能活一個。
但從目前來看,埃爾多安顯然認慫了。雖然,他于今年再次當選土耳其總統,但在他主導土耳其經濟的這幾年里,土耳其不僅沒能成功馴服通脹,反而是令其貨幣里拉對美元貶值了67%,土耳其外匯也幾乎要花光了,這動搖了他的群眾基礎,以至于今年土耳其的大選變得如此撲朔迷離。如果再不解決土耳其的經濟問題,也許下一個大選就沒他什么事了。這于埃爾多安而言,是絕不能容忍的事。作為對策,埃爾多安低下了他高貴的頭顱,只得再次將代表正統經濟學思想的穆罕默德·希姆謝克請了回來。希姆謝克從政前是美林證券公司資深策略師,2009年開始,進入埃爾多安的內閣,曾任土耳其副總理兼財政部長,2018年離職。在他任內土耳其經濟快速發展,幫助埃爾多安成功締造了土耳其經濟奇跡。但隨著他的離職,土耳其經濟也隨之陷入了混亂。尤其是埃爾多安經濟學主導期,更是如此。
希姆謝克再次出山前,向埃爾多安提出了三個條件:1、我在工作中有權作出自己的決定;2,由我牽頭組建土耳其經濟政策團隊;3,給我足夠時間來解決經濟問題。對于這三個條件,已經無計可施的埃爾多安,也只能“爽快地”答應了。
6月4日,希姆謝克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與前任努爾丁·內巴蒂正式交接時,對記者說:“透明、連貫、可預測以及遵從國際慣例將是我們實現增進社會福祉目標的基本原則……土耳其別無選擇,必須回歸理性基礎?!毕D分x克說:“我們將優先考慮宏觀金融穩定性……主要目標將是建立財政紀律、確保價格穩定,以實現可持續高增長?!毕D分x克還將遏制通脹列為另一優先事項:“中期內把通脹水平降至個位數……同時加速結構性改革以減少經常賬戶赤字,對我們的經濟至關重要?!?/p>
作為對希姆謝克路線的呼應,由新任行長哈菲澤·蓋伊·埃爾坎領導的土耳其央行在一份聲明中說:“(貨幣政策)委員會決定開始貨幣緊縮進程,以盡快確立反通貨膨脹路線,穩定通脹預期并控制定價行為方面的惡化。”隨后,該行決定加息650個基點,直接將土耳其的政策利率上調至15%。
以撞南墻為代價的埃爾多安經濟學給我們的教訓及啟示是:權力常常催生一種幻覺,以為權力可以肆意改寫規律。但最終它又證實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論述是對的:規律是客觀的,它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它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
(作者系廣州經濟學者)
本報專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