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秦燕玲
國務院辦公廳7月31日轉發了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新政不乏“各地區不得新增汽車限購措施”“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等關鍵表述。有意思的是,在20條針對性措施中,“全面落實帶薪休假制度”備受關注,引發網友熱議,話題一連登上多個平臺熱搜榜高位。這指向了促消費的基礎:有錢、有閑,只有把二者落到實處,各類促消費政策才能真正有所依憑,發揮長期效用。
今年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77.2%,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明顯提升。可以看到,為了更好發揮消費在拉動經濟增長中的基礎性作用,今年以來,各地各部門圍繞汽車、家居、住房等大宗消費,文旅等服務型消費以及數字經濟等新型消費加力提效。僅是汽車領域,中央部委層面就至少有5份文件專門部署促進汽車消費本身,或相關配套措施。
不過,還應當看到,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5.8%,略高于GDP增長率,但遠未恢復至疫情前8%的高位水平。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收入增長不牢,消費快速恢復增長的根基也就不扎實。這一點,日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工作會議已再次明確,即要“通過增加居民收入擴大消費”。而要增加居民收入,就要解決就業問題,這也是會議提出要“把穩就業提高到戰略高度通盤考慮”的原因所在,只有從根源上解決就業問題,才能疏通“就業-收入-消費”的循環。
同時,無暇消費也成為進一步擴大消費過程的難點之一,尤其是文旅、文娛、體育、會展等線下服務型消費,消費者有充足的時間與有可預期的收入同等重要。但在疫情后企業經營成本持續高企、部分崗位工作時長直接決定了工資收入等現實狀況下,帶薪休假為何難落實,并不能簡單地歸結為誰對誰錯,這也是相關舉措引發熱議的原因所在。
要全面落實帶薪休假,一方面,要按照勞動法保障員工合理合法的休假需求;另一方面,人力成本依然是企業運營的主要成本,政府應優化稅收政策、營商環境,助力企業降本增效,這也會間接有利于企業更好落實帶薪休假制度。
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仍是我國消費市場的主要特點,唯有盡可能切實減少消費者乃至企業的后顧之憂,各類促消費的利好政策才能真正更好發揮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