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4年,新質生產力為產業升級注入新動能。前瞻2025年,新質生產力將加快賦能千行百業,為經濟高質量發展開辟產業新天地。
2025年將是革新與求變的年份。不管是以半導體為代表的硬科技,還是以“首發經濟、冰雪經濟、銀發經濟”為代表的新消費,都離不開“新”字,科技創新將帶動產業升級與轉型,擴內需政策加碼,有望催生新需求興起與新業態壯大。
從新能源汽車加速智能化,到人工智能加速應用落地,從低空經濟加速起飛,到商業航天加速基建,我們已經感受到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浪潮的澎湃氣息,新動能、新優勢、新業態、新模式勃然興起。
半導體
進入向上周期,產業格局將重塑
最近十年,中國半導體產業成績斐然,迸發出新的活力。展望2025年,全球半導體產業進入向上周期,增長趨勢確立無疑;但在全球貿易沖突加劇、進入智能時代的背景下,全球半導體產業格局正在加快重塑,進入一個新的、再全球化過程;分化和機遇,將成為產業發展關鍵詞。
“2025年供應側晶圓廠產能逐步釋放,需求側汽車電動化滲透率提速,AI數據中心加速發展,整體來看,對未來市場仍應保持期待。”華虹宏力半導體業務發展資深總監胡湘俊引用第三方數據表示,全球半導體產業預計2025年營收達到7190億美元,增幅為12%。
產業增長確立,但增長點和投資機遇已經開始分化。AI接力互聯網,成為半導體增長的新驅動力。在AI Agent加持下,智能手機、PC、可穿戴產品(比如耳機)都將進入新一輪增長,其對云側和端側的AI芯片需求,將成為半導體成長最強勁的驅動力。
在應用爆發次序上,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電子首席分析師舒迪認為,2025年,端側AI將迎來加速落地,AI眼鏡可能是最先爆發的市場,AI耳機也將成為主流。而算力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升級,將成為推動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展望2025年,半導體先進制程依然是全球產業增長和競爭的最重要領域,歐洲、美國、日本和東南亞都在積極擴建新產能,半導體全球供應格局正在動態重塑中。
人工智能+
大模型應用“軟硬兼修”
AI驅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的浪潮席卷全球。IDC預測,全球AI市場規模將在2025年增至2218.7億美元,五年復合增長率約為26.2%。2025年,中國AI市場規模預計約占全球總規模的8.3%。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提“人工智能+”行動,行業大模型發展勢頭迅猛,AI智能體持續升溫,加速融入并賦能千行百業。
“我們即將迎來AI應用的群星閃耀時刻。”百度創始人、董事長李彥宏預測。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表示,2025年不僅是智能體的元年;未來AI手機、AI PC以及AI眼鏡將會成為新的消費熱點,2025年將成為AI終端的元年。
按照《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目標,到2025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智能醫療、智慧城市、智能農業、國防建設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5萬億元。
在大模型層面,OpenAI、谷歌、亞馬遜、字節跳動、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主流模型持續升級迭代。隨著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日趨成熟,各大科技企業的模型調用價格顯著下降,從而明顯降低了其他行業對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成本。
人工智能最值得期待的應用場景之一就是人形機器人。按照智能化程度,人形機器人可被分為L0至L5六個層級,目前人形機器人正在從L3向L4過渡。
人形機器人前景廣闊已成共識,但其要從視頻Demo走向產業落地沒有想象中那么樂觀。當下,具備資金實力且自帶場景的大廠正加速入局,高精尖人才設立的初創公司更是如同雨后春筍,行業景氣度日趨高漲。
人形機器人的量產趨勢正在逐步顯現,多家人形機器人公司宣布了其量產計劃,海外企業如特斯拉預計在2026年開始人形機器人量產;中國企業如優必選,其產品已經進入東風柳汽、吉利汽車等車廠的實訓。達閥則計劃在2025年實現量產。
新能源汽車
自動駕駛將加速行業高成長
2024年是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連續問鼎全球的第十個年頭,2025年,中國汽車新能源化浪潮依然難以阻擋,以自動駕駛為代表的智能化,將加速新能源汽車的滲透,成為汽車行業發展最大看點。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日前表示,樂觀估計,2025年的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1650萬輛(含出口)左右,增速接近30%,滲透率超過50%,內需有望達到1500萬輛,滲透率超過55%。
財政部辦公廳近日發布通知要求,新能源汽車可以滿足實際使用需要的,年度公務用車采購總量中新能源汽車占比原則上不低于30%。對于路線相對固定、主要在城區行駛的公務用車,原則上100%采購新能源汽車。
備受關注的中歐圍繞電動汽車反補貼案的對話仍未結束,商務部發言人近期表示,中方始終主張通過對話磋商解決貿易摩擦,希望歐方盡快采取實際行動,與中方共同推進磋商。多家中國車企負責人認為,企業有能力消化關稅影響,真正有效降低成本的方法是技術進步。
多家券商研究機構預測,2025年中國乘用車智能駕駛普及將提速,NOA(自動導航輔助駕駛)滲透率有望達到10%至20%,搭載NOA方案的乘用車新車銷量有望沖刺500萬輛。與此同時,理想汽車、小鵬汽車、蔚來、小米汽車、華為和賽力斯等企業對發展自動駕駛業務的態度非常積極。作為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的比亞迪在其20萬元以上車型搭載高階智駕系統的進展也引發業內關注。
展望2025年的中國自動駕駛行業,特斯拉的入場時間表已經成為焦點。特斯拉團隊近期預計2025年特斯拉FSD(完全自動駕駛)將在中國推出,不過特斯拉團隊也在后面注明“等待監管部門批準”。此外,蘿卜快跑日前拿下香港特別行政區運輸署批出的首個自動駕駛車輛先導牌照,這將成為蘿卜快跑走向全球化的重要一環。
商業航天
批量化衛星生產與發射可期
2024年,我國“千帆星座”和“國網星座”相繼成功發射首批組網衛星。兩個巨型星座計劃的衛星數量均超過1萬顆,批量組網建設序幕的拉開,意味著高頻次火箭發射、批量化生產衛星不再遙遠。目前,我國已形成了較完善的商業航天產業鏈生態,企業總數達到500余家。
大量的可重復使用火箭試驗和發射需求形成趨勢。2024年,我國航天八院、藍箭航天等單位的重復使用火箭試驗箭完成10km級飛行試驗,2025年有望實現首飛;國際上,SpaceX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星艦”在第五次試飛中成功實現了“筷子”夾火箭,2025年將繼續向實現火箭完全復用的目標邁進。
隨著批量衛星組網的啟動,我國衛星工廠將迎來投產、擴建熱潮。銀河航天、吉利衛星超級工廠的年產能目標均達500顆衛星。微納星空除了在北京昌平投入衛星智能化產線外,也在江蘇省無錫市經開區規劃了占地50畝、總投資10億元級的新一代衛星智能化制造基地,目標是年產超200顆衛星。
伴隨大型星座的建設,商業航天企業逐漸實現盈利,新的階段目標是全產業鏈實現商業閉環,即衛星互聯網得到廣泛應用。最新數據顯示,SpaceX的“星鏈”星座提供的衛星互聯網已服務超400萬家庭用戶,2024年預計實現66億美元收入。業內信心倍增,期待我國的衛星互聯網應用在各行各業落地開花。
政策層面,繼2024年商業航天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之后,頂層規劃和具體支持有望在2025年進一步完善。
生物醫藥
AI加速滲透,打開行業新空間
“AI+醫療”正在為生物醫藥行業帶來一場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展望2025年,不少醫藥人提到人工智能(AI)與生物醫藥細分行業結合所帶來的新機遇。業內人士預計,2025年,AI在新藥研發、醫療器械等細分賽道發展可期,隨著AI滲透率的進一步提升,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的質量與效能都將迎來新突破。
聯影醫療實際控制人、聯影集團董事長薛敏向記者表示,當今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醫療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變革機遇。新技術不斷涌現,從人工智能大模型到芯片技術、元宇宙技術,從區塊鏈到物聯網等,都在不斷推動醫藥行業變革。
2025年,AI制藥有望進一步助力中國藥企新藥研發效率提升。英矽智能聯合首席執行官任峰表示,AI的應用使得某些藥物分子的研發較傳統方式用時縮短了三分之二,研發費用只有行業平均研發費用的十分之一。在沒有AI支持的情況下,新藥研發管線的成功率通常低于5%,而AI的引入可以將這一數字提高3倍至5倍。
“AI+醫療”不僅局限于AI制藥相關場景,還涉及輔助檢測、診斷,以及手術機器人、智能手術系統等。在業界看來,醫療器械與AI的軟硬件結合將帶動行業向精準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低空經濟
eVTOL常態化商用場景將落地
2025年,低空行業的最大看點是大型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常態化商業應用場景和航線的落地。2024年,物流、消防、文旅、農林植保、電力巡檢等各類低空應用場景在全國遍地開花,已經為更大規模的常態化商業應用做了鋪墊。
上海峰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謝嘉認為,大型eVTOL航空器常態化商業應用場景和航線的落地,會極大促進eVTOL相關產業生態更加成熟。
業內預計,未來兩年將迎來國內多家eVTOL頭部企業適航取證的高峰。目前,小鵬匯天、億航智能都有不少訂單在手,商業化運營也在加速推進。
低空經濟的商業化運營離不開低空新型基建的支撐。中國低空經濟聯盟執行理事長兼秘書長羅軍認為,2025年,空中交通指揮網絡和地面若干飛行服務設施的建設將全面推進;一批行業標準、強制標準和相關規則將陸續發布;將有更多科研機構、創新創業企業和投資企業進入無人機產業、eVTOL產業賽道,低空產業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世界無人機大會主席楊金才表示,未來兩年,中國的eVTOL將會在多個城市甚至幾十個城市飛起來,成為城市空中的交通工具,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飛的”。
據中國民航局預測,到2025年,我國低空經濟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
文化傳媒
首發經濟加持,數字創意企業迎良機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積極發展首發經濟。開源證券認為,包含首演、首展、首賽及內容新品首發等領域的文化產業有望迎來新機遇。
檸萌影視聯合創始人、副總裁周元表示,中國是文化產品生產大國,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近年來,中國電影在海外上映數量顯著增加。中國短劇也在國際上展現了強勁的實力,2024年,來自中國的應用包攬海外微短劇下載量前三。
在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在線視頻首席執行官孫忠懷看來,文化傳媒行業要把內容作為主業。他認為,實現行業健康發展有三個關鍵因素:一是轉變增長方式,給行業提供更多確定性;二是培育行業的創作熱情;三是技術變革時刻,尋找下一時代發力點。
近年來,眾多文化消費體驗新地標打破傳統商業路徑依賴,通過跨業態、多品類組合滿足了消費者的新需求,與首發經濟的內核“新”不謀而合。
在華鑫證券朱珠看來,傳統存量線下渠道電影院線具有潛在商業價值;首發經濟及沉浸式體驗將利好數字創意企業;線上媒介也在加碼線下企業;具有可持續內容IP生產運營及數字營銷、粉絲經濟公司也迎來機遇。
展望未來,文化與科技的結合也引發了無窮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文化產業與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融合在全球范圍內正迅速發展,不論是新聞生產、影視制作,還是游戲開發,AIGC已成為提升文化產業生產力水平的有力助手。”中文在線董事長童之磊說。
冰雪經濟
政策支持更有力,行業供給漸豐富
2025年,不少人在動人心魄的雪景中與新年的第一縷陽光相遇。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積極發展冰雪經濟。展望2025全年,冰雪經濟這一新經濟業態的消費潛力值得進一步挖掘,或將煥發更強勁動能。
一方面,政策支撐更加有力。回首2024年,一系列利好冰雪經濟發展的舉措出爐,尤以2024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干意見》最受關注。《意見》明確,到2027年,我國冰雪經濟總規模達到1.2萬億元;到2030年,我國冰雪經濟總規模達到1.5萬億元。
另一方面,行業供給日漸豐富。近年來,冰雪旅游相關的項目增加,豐富了旅游供給。2024年下半年以來,人們有了更多大型室內滑雪和娛雪場所的選擇,例如:上海耀雪冰雪世界、武漢城建熱雪奇跡滑雪場等大型冰雪旅游項目相繼開業,深圳前海·華發冰雪世界將于2025年亮相。未來,長三角、華中、珠三角等地的南方冰雪旅游愛好者有望實現四季體驗冰雪項目,即時、短途的冰雪旅游產品或許逐漸成為熱門。
除了冰雪旅游,包含功能性服飾在內的運動裝備是居民參與冰雪運動的主要消費項目。隨著國家對于冰雪經濟的多項支持政策逐步落地,業內人士認為,這將釋放羽絨服、沖鋒衣等與冰雪相關的功能性服飾的消費活力,促進相關行業發展。
銀發經濟
扶持政策給力,行業進入快車道
2025年1月,國家出臺的首個支持銀發經濟發展的專門文件《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將迎來發布一周年。
展望2025年,銀發經濟將迸發出怎樣的能量?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人口發展研究室主任、研究員胡祖銓表示,我國銀發經濟處在加快發展階段,銀發經濟規模約7萬億元,占同期GDP比重約為6%。預計到2035年,我國銀發經濟規模將達到30萬億元左右,占同期GDP比重約為10%。
2024年,民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等多部門發布支持銀發經濟相關文件。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度提出積極發展銀發經濟。上海、廣東、江西等多地近期紛紛發布促進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增進老年人福祉的相關文件。
復旦大學老齡研究院院長彭希哲發文表示,目前,我國銀發經濟仍處于起步階段,呈現市場規模持續擴大、需求穩步增長、政策扶持力度不斷加大、關鍵技術和產品創新速度加快等基本態勢,同時也面臨著涉老產品和服務的供應明顯滯后于市場需求、企業介入的積極性高漲但商業模式尚不成熟、服務和產品的標準體系還不健全、專業人員稀缺等問題。
通信產業
5G-A商用提速,賦能消費電子崛起
5G-A作為承上啟下的“半代”技術,2024年被中國及中東地區等率先投入商用。受訪企業和專家預計,2025年,5G-A關鍵技術將更加成熟,商業場景將更加豐富,成為推動低空經濟、工業互聯網、遠程醫療、虛擬現實等產業發展重要力量,同時也將為通信設備制造商、消費電子產業鏈帶來新的市場機會。
2024年,電信運營商加速在全國范圍內布局5G-A網絡,目前,中國移動的5G-A商用城市已超過300個,一線城市的運營商針對商務、直播、游戲等特定場景推出5G-A套餐。同時,5G-A在旅游、智能制造、交通等多領域應用落地,終端廠商已推出55款5G-A手機。
2024年1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聯合發布的《5G規模化應用“揚帆”行動升級方案》明確了到2027年底全面實現5G規模化應用的目標。這一計劃不僅著眼于5G技術本身的升級,也特別強調了5G-A商用網絡的快速發展。中國移動提出,爭取到2026年底實現5G-A的全量商用。政策的推動和市場需求強烈,將為5G-A拓展應用廣度與深度提供良好的環境。
運營商在推動5G-A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基站、天線和射頻設備,這將為通信設備制造商帶來新的市場機會。市場研究預測,未來幾年,5G-A相關設備的市場規模將顯著增長,將推動整個通信產業鏈的升級。
受訪企業和專家還認為,5G-A與AI等技術融合,也將給消費電子行業帶來新的發展空間。5G-A上下行速率大幅提升,可支持XR Pro、全息、3D視頻等消費級交互式應用,可帶來更加沉浸的虛擬世界交互體驗。
(記者 李興彩、俞立嚴、馮心怡、溫婷、何昕怡、何治民、劉怡鶴、楊翔菲、曾慶怡、時娜、孫小程、荊淮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