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華為舉辦2025智能光伏十大趨勢發布會。華為將十大趨勢分為1個核心、3個關鍵支撐與6個技術應用趨勢。1個核心是“光風儲發電機”,該技術將加速光伏成為主力能源。3個關鍵支撐包括全場景構網、從芯到網儲能安全、全生命周期智能化。
總體來看,十大趨勢中的技術類趨勢體現出多種能源交叉融合的態勢,并且AI在新型電力系統中的應用將大幅增加。商業模式類趨勢則側重于“新能源微網”“能源社區共享”這類區域性新能源電網的崛起。
技術類趨勢:
融合發展,善用AI
“光風儲發電機”為何是十大趨勢中的核心?
華為數字能源智能光伏產品線總裁周濤分析,隨著風光新能源占比不斷提高,電力系統平衡和安全問題更加突出。這給電網穩定運行帶來挑戰,是全球新能源發展面臨的重要難題。
為應對這一挑戰,“光風儲發電機”應運而生。它通過模擬同步機的電壓源、主動慣量與頻率支撐特性,有效改善傳統新能源系統低慣量和弱支撐的問題,提升電網的韌性。“光風儲發電機”目前已完成從理論研究、產品開發示范測試到規模應用的實踐。
周濤介紹,在位于沙特紅海的全球最大新能源微網項目中,光風儲發電機為紅海新城提供100%新能源供電,至今已穩定運行超過一年,提供綠電超過10億度。“實踐證明,光風儲發電機正加速光伏從‘補充電’走向‘主力電’。”
將“光風儲發電機”列為第一大趨勢,體現出華為對這一技術路線的“押寶”。與之對應的“3個關鍵支撐”中,“全場景構網”指儲能將“無處不在”,在新型電力系統發輸配用各個環節都起到關鍵作用;構網也將“無處不在”,以支撐新型電力系統長久穩定。
“從芯到網儲能安全”強調從電芯級到電網級的儲能安全保障,實現儲能設備從起火不擴散到冒煙不燃爆,儲能系統從電網故障自隔離到系統故障自恢復,保證全生命周期的安全可靠。
“全生命周期智能化”則意在推動新能源電站走向“自動駕駛”。未來超過GW級別的大電站將持續涌現,規模龐大、環境惡劣、運營復雜是大電站管理的突出挑戰,可通過發揮5G、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實現數字化和智能化的管理。
此外,技術類趨勢的“高頻高密化”,指第三代半導體疊加數字化技術,持續提升電力電子變換器功率密度,推動光儲系統提質增效。“高壓高可靠”指通過高電壓持續降低光儲系統度電成本,并持續提升系統的可用度。
AI成為技術類趨勢中頻頻被提及的“關鍵詞”。比如,在電站規劃建設階段,以往工程質量管理主要靠人工抽檢,無法精細化核查工程指標。而借助高精度實景建模,構建1:1的數字孿生電站,可以進行現場及時糾偏。電站并網進入運行階段后,海量組件和設備的巡檢工作量巨大,由機器人巡檢、清洗組件已成為運維效率提升的首選。此外,AI還有助于提升電力市場交易的收益率。
商業模式趨勢:
區域性新能源電網有望崛起
十大趨勢中,有四項趨勢描繪了智能光伏的商業圖景,包括100%新能源微網、光儲充用協同、能源社區共享以及全商業模式靈活適配。
周濤分析,新能源微網經濟性與穩定性兼備,成為全球無電、缺電區首選。在經濟性上,光儲結合已實現度電成本0.4元至0.8元,大幅低于油機的2.5元至3元。在穩定性方面,新能源微網已從過去的間歇性斷網迭代到24小時不間斷運行。“100%的新能源微網已成為現實。”周濤說。
“光儲充用協同”將提升配電網靈活性,加速行業綠電部署。目前,分布式光伏與電動汽車的充電行為都對電網構成沖擊。未來通過光儲充用協同管理,可提升發電與負荷預測的確定性,發揮分布式光伏和可調充電負荷的互補效應,同時提升配網的平衡力,實現電網電力電量就地平衡、就近平衡、跨區域平衡。
“能源社區共享”則描繪了社區之間共享綠電的未來。家庭內安裝的光儲系統將實現“產銷一體化”。隨著家庭能源智能管理的普及,發電側與用電側智能化的協同,用戶的自發自用率與用電體驗將得到提升。未來在家庭用電之余,能源將從單個家庭走向社區化聚合,在社區內實現電力共享,實現區域能源的獨立管理。社區間的電力也可以參與虛擬電廠的電力交易,實現能量循環,互惠互利。
“全商業模式靈活適配”則為新能源的未來商業模式“留白”。新型儲能的商業模式還在不斷演化之中,這要求儲能系統要有更高的靈活性。周濤表示,未來儲能系統應具備靈活的架構設計,在一套硬件配置之上,通過軟硬件高度融合,支撐靈活擴容,最終打造一個全商業模式靈活適配的儲能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