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至,隨著年終獎發放日益臨近,銀行陸續開啟理財“春節檔”。
《國際金融報》記者注意到,自2024年12月中旬以來,已有工商銀行、交通銀行、中信銀行、招商銀行在內的多家機構瞄準了投資者的年終獎。在推薦的理財產品列表中,中低風險的現金管理類和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依舊是主流,含權的“固收+”產品也出現在列表中。
受訪專家指出,年終獎是居民財富配置的重要節點,機構提前布局既是滿足客戶需求,也有助于搶占市場先機。展望2025年,含權類和“固收+”產品可能成為理財市場的重要增長點,理財市場規模將“在波動中擴容”。
提前布局年終獎投資
“年終獎投資好去處!”點開郵儲銀行手機銀行APP,首頁的滾動宣傳欄中,一條紅金相間的錦鯉點綴著醒目的活動標題,下方還標注著“優選資產,一站配置,省心省力”的字樣。
2025年伊始,農歷新年的腳步近了,許多努力一年的“打工人”即將收獲豐厚的“年終紅包”。年終獎到手怎么花?《國際金融報》記者梳理發現,自去年12月中旬以來,多家銀行及時推出了年終獎理財專題,產品種類和活動形式較往年更為豐富。
今年,多家銀行就年終獎投資給出了“保姆級”的投資建議,主打“一站式購齊”。從活動類型看,招商銀行針對年終獎推出了抽獎活動,活動期內入賬或使用年終獎投資增持達到一定數額便可參與抽獎。
記者注意到,賬戶升級、消費貸利息券也是不少機構的發力點。從產品種類來看,不少銀行上架了理財、基金、保險、存款、黃金等多種渠道。其中,銀行理財產品的推送依舊是重頭戲。
整體看來,中低風險的現金管理類和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依舊是機構營銷的主流。記者梳理了交通銀行、工商銀行、招商銀行等機構的年終獎理財產品發現,這些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大多在2%至4%之間,風險等級則以中低風險(PR1、PR2)為主,包括少量中風險(PR3)產品,投資期限大多較短。
在推薦的理財思路上,銀行間各有不同。例如,交通銀行在推出6只“薪”選理財產品外,還推送了理財快贖專區的鏈接;中信銀行在“加薪計劃”中推出新年專享理財,以投資目標分類,對工資、年終獎等大額收入強調用“復利效應實現財富增值”;郵儲銀行則依據投資期限推出“日日紅”“天天盈”“月月紅”“季季紅”等多類產品。記者注意到,郵儲銀行、平安銀行等不少機構還推出了針對工資客戶的專屬產品。
“年終獎是居民財富配置的重要節點。”排排網財富理財師夏盛尹分析指出,“一方面,銀行等機構通過精準營銷吸引資金,可以提升客戶黏性。另一方面,這也是理財子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先機的必然選擇。”
“年終獎對于許多客戶來說是一筆重要的資金,他們通常希望在保證資金安全的前提下實現資金的增值。”在安爵資產董事長劉巖看來,理財子公司推出的專屬理財產品,往往在設計上更加貼合客戶的需求,無論是從投資期限、風險等級還是收益預期上,都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多樣化的選擇。
理財產品“含權量”上升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年終獎理財產品的推薦列表中含權量有所上升。
例如,中信銀行的推薦列表中,便出現了“適當配置優先股等權益類資產和金融衍生品資產”的固定收益類產品。詳情頁中顯示,該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準為2.25%至3.25%,近3個月年化收益率為3.51%,在推薦產品中偏高。
記者注意到,在監管的鼓勵引導下,銀行理財也在積極發力權益市場投資,權益類產品以及部分投向權益市場的“固收+”產品發行量增長。普益標準監測數據顯示,“固收+”產品發行量持續增長,2024年前三季度新發產品數量分別為8486款、9514款、10333款,同比增速分別為36.98%、34.78%和29.07%。
在夏盛尹看來,理財子公司增加含權類產品的布局,豐富了理財市場的產品線,反映了其在低利率環境下尋求更高收益的策略轉變。
“傳統固收類產品的收益率逐漸下降,為應對這一挑戰,理財子公司開始加大對權益類資產的配置,含權類產品通過配置股票、可轉債等資產,把握權益市場的回暖機會,能夠提供較高的收益潛力,同時也對理財子公司投研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夏盛尹指出。
劉巖認為,追求產品的不斷創新有助于理財子公司優化業務結構,降低對傳統業務的依賴,從而實現業務的不斷創新轉型。
“不過,這一策略也面臨一定程度的挑戰。”劉巖進一步分析道,“需要明確看到的是權益市場波動大,含權類理財產品凈值不穩定,理財子公司需強化風險控制,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合理配置資產,運用對沖工具,提升投資團隊風險意識。在渠道建設方面,含權類理財產品較復雜,需要理財子公司加強與各類銷售渠道合作,培訓銷售人員,利用技術實現精準營銷,提高客戶對產品的認知和購買意愿。”
夏盛尹建議投資者,對于短期資金,可以選擇流動性較高的現金管理類產品;對于中期資金,可以考慮配置中低風險的固收類產品或“固收+”產品;而對于長期資金,則可投資于含權類理財產品。“預計到2025年,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將持續存在,理財市場波動性不容忽視。在此背景下,含權類產品和主題‘固收+’產品可能成為市場的重要增長點”。
展望2025年銀行理財市場,普益標準研究員張璟晗預計,理財市場規模將“在波動中擴容”。
“2024年12月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為2025年‘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定調,預計債市仍有望維持穩中向好的趨勢,利好固收類產品理財規模繼續擴容。”張璟晗在采訪中指出,“但伴隨化債政策的進一步落實與權益市場回暖的影響,理財市場或會面臨一定波動。結合當前‘量質齊升’趨勢看,理財市場監管趨嚴,引導理財業務邁向高質量發展,各機構也積極通過拓寬代銷渠道、推動銷售模式創新等方式吸引增量資金流入,以應對‘穩規模’和‘穩凈值’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