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00指數的浪潮方興未艾,全新修訂后的上證180指數頗有接棒之勢。1月6日,鵬華上證180ETF在上交所上市交易,全天成交額為7569.66萬元,換手率達10.58%。
作為國內標桿級別的寬基指數,上證180指數發布于2002年7月,由滬市規模大、流動性好的180只證券組成,定位于反映滬市大盤藍籌公司的整體表現。去年11月份,上交所與中證指數公司宣布對上證180指數編制方案進行修訂。
新修訂后的編制方案采用了流動性篩選與市值排序相結合的選樣方法,要求單個樣本權重不超過10%,前五大樣本權重合計不超過40%,并引入了ESG可持續投資理念,降低樣本發生重大負面風險事件概率。
新修訂的上證180指數編制方案于2024年12月16日正式實施,隨后,市場迎來首批擴容的8只ETF跟蹤上證180指數。截止1月8日,共有鵬華、興業、易方達、南方四只上證180ETF成立并上市發行。華泰柏瑞上證180ETF已經于去年12月30日成立,首發規模為3.08億元,尚未上市。銀華、平安上證180ETF則在1月6日開始發行。
四只上證180ETF的《上市交易公告書》顯示,包括銳天、景弘、運舟等多家知名私募參與了首發認購。
表:銳天、景弘、運舟等多家知名私募參與了上證180ETF的首發認購 來源:基金上市公告 界面新聞整理
具體來看,上海眾壹資產旗下的眾壹資產量合兆瑞1號及2號合計認購南方上證180ETF超2000萬元,西安景弘基金旗下的景弘價值長贏二號、景弘價值長贏兩只私募合計認購1170萬元,包括盧紅萍、楊林在內的兩名牛散也分別認購該ETF 1000萬元。
此外,景弘價值長贏二號還認購了易方達上證180ETF 600萬元,運舟成長精選1號認購了興業上證180ETF 1000萬元。
興麟尚德1號私募、銳天核心109號則分別認購了鵬華上證180ETF500萬元、300萬元。
為何私募此次大手筆認購上證180ETFETF?據中國基金報報道,周應波對此回應表示,“主要是從投資角度看,由于ETF品類的豐富和場內交易的活躍,2024年開始我們把ETF作為選股配置的一部分來考慮。上證180指數方案優化后,成份股綜合了傳統大盤藍籌和科創,所以選了這只配置了很少量。”
不過,也有多位投資者和業內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了疑惑。“如果看好這個指數的配置價值,為什么不買原有的華安上證180ETF呢?從資金使用效率的角度來看,這些新發產品從發行到上市,至少將近大半個月,這段時間里資金是凍結的。”有私募投資者向記者表示,此外從成本的角度,參與新發ETF的認購需要支付一定的認購費。當認購份額大于100萬份時,需要支付1000元/筆的費用。而申購現有的產品,則沒有這筆費用。
以興業上證180ETF為例,該基金是去年12月9號至20號發售,25號成立,今年1月8日上市。從發售到上市,將近一個月的時間。
“從一般情況下來看,我們是不會參與這種首發認購的ETF。主要是從資金使用的角度來考量,現在的市場瞬息萬變,我們的倉位配置會很靈活,不會允許資金在賬戶上閑置那么久。”廣州某私募投研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如果確實需要通過配置ETF來分散風險,會優選流動性較好的上市ETF。
除了看好指數的投資配置價值,記者了解到,參與首發認購的機構資金仍難以擺脫“幫忙資金”的嫌疑。“ETF是個馬太效應特別強的行業,首發規模越大,越會在上市后占據流動性的優勢。因此,同期發行的多只ETF都在拼規模,這就要求銷售渠道有很強的資源拉到更多的資金。”某千億規模公募營銷部人士告訴記者,“相比其他機構,私募對于資金的使用更加靈活,往往成為‘拉來幫忙’的首選。”
“渠道一般會給到幫忙資金年化5%左右的收益,并且會承諾如果本金虧損會用傭金補虧。”記者了解到,在此前的ETF發行中,就有渠道“明碼標價”。
為了防止“幫忙資金”出現較大的虧損,ETF推遲建倉時間,避免行情的較大波動成為業內公認的做法。以上述某中證180ETF為例,從12月27日發布的《上市交易公告書》來看,截止當天,該ETF股票倉位僅有9.18%。按照現有的規定,ETF在上市前的股票倉位必須達到基金合同規定的倉位要求,也就是說在上市前的幾天,該ETF才會完成建倉。
在采訪中,也有公募人士對“幫忙資金”明確表示拒絕。“天量的營銷費用撒出去,發行的時候ETF只有十幾億規模,并且上市后就會撤走,屬于竹籃打水一場空”,某公募營銷部人士表示,公司更愿意耐心做持營,慢慢把產品“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