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排名前列的鹽湖股份和藏格礦業,一家大股東已發生變更,一家正在變更準備中,中國在海外投資的鉀肥公司,歷史上也有股權變動激烈的特點。
鹽湖股份一直是國內鉀肥龍頭公司,以一己之力,打破了鉀肥完全依賴進口的歷史,帶領國內鉀肥產業滿足國內年鉀肥消費量一半左右的鉀肥供應,具有很強的戰略價值,而且因為開采成本低,還有很好的經濟價值,即使在鉀肥最便宜的年份,也能有不錯收益。
鹽湖股份步入資本市場后,當時的上市公司母公司借殼當地一家虧損公司上市,此后又跟鹽湖股份吸收合并,動作復雜而曲折,此后鹽湖股份又通過增發的方式引入中化做股東,央企中化成為主要股東,中化善于農資銷售,當時認為兩者結合可以將生產和銷售進行捆綁,后來發現中化在鹽湖股份起的作用并不大,中化也一步步減持了股權。
鹽湖股份母公司的股權隨著增發而稀釋,稀釋最嚴重的一次,是鹽湖股份因為多元化擴張而損失數百億元,最后以債轉股的方式收場,鹽湖股份股本增倍,當地國資所持股權進一步稀釋,只剩下百分之十幾。
占有如此好的資源,沒有為資本市場輸血,反而從資本市場吸了不少血,大股東所持股權還一步步被稀釋。
趁著行情比較好,將控股權出售給央企五礦,也算是比較好的局面了。
藏格礦業和鹽湖股份都位于青海格爾木,兩家礦場相鄰,藏格礦業所占資源明顯不如鹽湖股份。藏格礦業創始人肖永明通過收購進入鉀肥行業,至2013年5月,先后整合了14家小鉀肥企業,關停了小規模的生產裝置,一步步做成國內第二大氯化鉀公司,但肖永明為開發位于西藏的巨龍銅業耗費巨資,終于難以支撐,關鍵時刻幸得紫金礦業支持。
這兩家公司控股權發生變更,公司或者母公司都大規模擴張,疊加鉀肥行業低潮期,現金流難以支撐。
鉀肥是一個周期很明顯的行業,目前2400元的噸價是較為正常的時期,2008年和2022年左右,都達到4000元,這是行業最為景氣的時間段。鉀肥公司還經常會跌入非景氣時刻,噸價在1700元徘徊。鉀肥呈現寡頭競爭格局,加拿大、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是主要玩家,他們鉀肥資源豐富,開采成本低,能在價格低廉時也做到盈利。
鹽湖股份和藏格礦業的幸運在于,兩者占有非常好的鉀肥資源。他們都迎來了一波鉀肥景氣周期。但是國內還有很多鉀肥公司,他們在土地上投入了很多,卻開采不出來鉀肥,只能交給新的冒險家,這些公司股權同樣變動劇烈。
中國海外投資公司,也有股權變動的特點,這類礦產開發需要新技術配套,研發需要時間,也有政策風險。
亞鉀國際2015年斥資36.9億元,從中農集團等股東手中收購了中農國際100%股權,計劃在老撾擴建100萬噸鉀鹽項目,原大股東東凌實業計劃配套12.29億元,但未能兌現,亞鉀國際將東凌實業還有中農集團等業績承諾方告上法院,合計追收賠償款7.42億元。
中資在老撾耕耘已久,但即使是小規模開采,也遲遲無法達產。亞鉀國際新管理層進入后,很快實現突破,成為海外鉀肥開采典范。這期間也伴隨著一系列資本運作,不斷收購募資。去年亞鉀國際一個主要股東將股權變賣。
和亞鉀國際幾乎同時進入老撾的是東方鐵塔,東方鐵塔2016年以40億元間接獲得了老撾開元100%股權。老撾開元的原股東也是多年耕耘未有結果。
去年12月,中國電建下屬子公司簽署138.72億元剛果(布)科拉鉀鹽礦基建期EPC項目合同,該項目歷史悠久,多年前就有國內上市公司參與,項目主體也幾經變更。海外采礦面臨諸多風險,一個項目可能遲滯多年才能開花結果,中資出海是前赴后繼、厚積薄發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