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公募基金2024年四季報已基本披露完畢,2024年四季度A股大行情中的“主力資金”動向得以曝光。根據Wind統計,四季度整體非貨基金總申購4.85萬億份,總贖回4.94萬億份,兩者合計近10萬億份,實現914.75億份凈贖回。
和以往不同,在2024年四季度大行情中,無論申購還是贖回,排名居前的清一色為ETF。即說,在去年四季度里,ETF承接了主要的市場申贖資金,而不是主動權益基金,也不是債券基金。進一步看,ETF資金“越跌越買”特性在四季報里再次得以呈現。
一方面,四季度凈申購居前的大多是中證A500ETF,這些產品大多成立在2024年10月之后,雖然不少產品凈值仍在1元以下,但仍獲得了顯著的資金凈申購。此外,總申購量排名前十的產品中,易方達創業板ETF、華安創業板50ETF、易方達滬深300醫藥衛生ETF等產品在四季度業績同樣乏善可陳,但依然獲得了資金介入。另一方面,隨著資金介入推高規模,基金公司的ETF格局在2024年出現大變化,除了華夏和易方達位居前二外,嘉實和南方等公募也在跟隨逼近。
9只ETF凈申購破100億
先來看總申購量。根據Wind統計,四季度一共有54只基金申購量超過100億份,排名前十的分別為華夏上證科創板50ETF(774.95億份)、嘉實上證科創板芯片ETF(650.76億份)、易方達創業板ETF(599.7億份)、華安創業板50ETF(545.96億份)、易方達上證科創板50ETF(355.83億份)、國泰中證A500ETF(319.32億份)、易方達滬深300醫藥衛生ETF(275.61億份)、國聯安中證全指半導體ETF(267.70億份)、國泰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252.55億份)、南方中證A500ETF(224.25億份)。
從總贖回維度看,排名前十的產品分別為華夏上證科創板50ETF(893.66億份)、易方達創業板ETF(589.71億份)、嘉實上證科創板芯片ETF(573.75億份)、華安創業板50ETF(467.63億份)、易方達上證科創板50ETF(407.7億份)、國聯安中證全指半導體ETF(350.26億份)、國泰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324.09億份)、南方中證1000ETF(272.5億份)、華泰柏瑞滬深300ETF(203.84億份)、華夏國證半導體芯片ETF(184.30億份)。
綜合申購贖回數據來看,2024年四季度有9只基金的凈申購突破100億份,其中大部分為當時最為熱門的中證A500ETF。9只產品分別為國泰中證A500ETF(275.16億份)、南方中證A500ETF(205.81億份)、華夏中證A500ETF(173.97億份)、華泰柏瑞中證A500ETF(152.85億份)、富國中證A500ETF(146.28億份)、景順長城中證A500ETF(130.38億份)、招商中證A500ETF(124.77億份)、嘉實中證A500ETF(111.39億份)、易方達滬深300醫藥衛生ETF(101.74億份)。
另一方面,四季度凈贖回居前的產品同樣多為ETF。其中,華夏恒生互聯網科技業ETF和華夏上證科創板50ETF的凈贖回均超過10億份,國聯安中證全指半導體ETF、南方中證1000ETF、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國泰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等產品的四季度凈贖回份額均在70億份以上。
“越跌越買”特性再次呈現
透過上述申贖來看,不難發現在去年四季度的大波動行情里,ETF承接了主要的基金申贖資金。進一步看,ETF資金“越跌越買”特性在四季報里再次得以呈現。
從總申購量看,排名前十的產品有5只凈值在四季度實現負增長,包括易方達創業板ETF、華安創業板50ETF、易方達滬深300醫藥衛生ETF。從凈申購量來看,這一情況更為明顯。由于2024年四季度凈申購居前的大多是中證A500ETF,這些產品四季度普遍成立在市場最大漲幅之后,使得成立后凈值跌破1元,但仍獲得了顯著的資金凈申購。
由于資金偏向ETF,此前備受資金青睞的債券基金產品,在資金申購贖回上排名稍后。具體看,四季度一共有17只(不同份額分開統計,下同)債券基金的總申購突破100億份,但最高的華泰保興安悅C份額總申購也只有156.42億份,其次是永贏騰利A、天弘優選A、華泰柏瑞同業存單指數基金等。總贖回方面,四季度有6只債券基金贖回超過100億份,最大的同樣是華泰保興安悅C份額(156.04億份),其次是廣發7~10年國開行E(152.70億份),以及嘉實匯鑫中短債A、申萬菱信安泰瑞利中短債A等產品。
主動權益基金方面,去年四季度申購贖回情況依然低迷。數據顯示,四季度總申購量最大的是楊鑫鑫管理的工銀創新動力,獲得了20.89億份總申購,加上20.11億份總贖回后,凈申購不足1億份。此外,景順長城研究精選A、富國新興產業A、楊銳文管理的景順長城電子信息產業A、鄭澄然管理的廣發高端制造A、富國新興產業C、易方達醫藥生物C均實現了逾10億份的總申購。但由于總贖回大于總申購,富國新興產業C、易方達醫藥生物C和景順長城電子信息產業A,均錄得上億級別的凈贖回。
基金公司ETF格局變化
對基金業而言,剛過去的2024年可謂是“指數基金”大年。基金規模和業績變化,乃至基金公司產品布局得失,均可從以ETF為主的指數產品發展情況中得以窺探。
根據基金業協會最新數據,截至2024年12月底,我國境內公募基金管理機構共163家,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凈值合計32.83萬億元,較同年11月底31.99萬億元增長0.84萬億元。根據Wind數據,2024年12月全市場股票型ETF的份額增長了769.5億份。這意味著,在權益市場波動的環境下,投資者更多通過ETF等指數基金來低位布局。
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市場有54家機構布局了ETF產品,非貨ETF總規模達到了3.57萬億元,其中有10家基金公司的非貨ETF規模突破在1000億元以上,但彼此之間的體量分化明顯。具體看,華夏基金和易方達基金是僅有的體量突破6000億元的ETF大廠,規模分別為6584.81億元和6006.50億元。其次,華泰柏瑞基金的非貨ETF規模為4704.04億元,排名第三。南方基金和嘉實基金的規模均在2000億元以上,排名第四和第五。除此之外,廣發基金、國泰基金、博時基金、富國基金、華安基金五家“前十”公司,規模均在2000億元之下。
從2024年當年增長規模來看,易方達基金在2024年初時非貨ETF只有2500億元,一年之內增量規模達到了3500億元。華泰柏瑞基金在2024年初的非貨ETF規模則不足2000億元。此外,嘉實在2024年里從不到800億元增到2350億左右,增速超過200%。其中,嘉實基金旗下的科創芯片ETF在2024年的10月9日,產品份額單日漲近97.14億份,在當年ETF單日份額增長的非貨ETF中排名第二。
當然,2024年實現規模新增長的基金公司,并不總是以ETF為突破口。券商中國記者觀察到,個別中小公募通過發力公募REITs和固收業務,同樣在2024年實現規模突破。其中,截至2024年末中信建投基金公募基金管理總規模為937億元,較上一年度增加了38%,較2020年同期增長670億元,為2020年同期的350%。其中非貨規模628億元,同比增幅達30%,非貨管理規模增長474億元,為2020年同期的400%。
校對: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