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2日,中央金融辦、中國證監會、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進一步加大中長期資金入市力度。1月23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
多家公募基金公司認為,《實施方案》是落實2024年4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壯大長期資本、耐心資本”的又一頂層設計,壯大長期資本、耐心資本,離不開“耐心”政策。《實施方案》通過一系列“耐心”政策,通過頂層設計構建支持“長錢長投”的管理制度和政策環境,讓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沉下心,為資本市場注入活水,有利于A股市場長期健康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實施方案》明確要提升商業保險資金A股投資比例與穩定性,而商業保險資金來源穩定、償付周期長,是典型的長錢。有機構測算,這意味著將每年至少為A股新增幾千億元的長期資金。而險資入市有助于改善資本市場的投資者結構,增加長期價值投資者的比重,減少市場的短期波動,提升市場穩定性和韌性。
打好長期資本政策“組合拳”
要實現以科技創新為主的高質量增長轉型,需要將企業的主要融資方式逐步由過去間接融資為主轉向更適配創新性企業屬性的直接融資,尤其是需要更多中長期資本和戰略性資金的參與和培育。
為此,早在2023年10月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便提出要“穩住股市、打通中長期資金入市卡點堵點”;2024年4月發布的資本市場新“國九條”中進一步明確了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政策方向;2024年9月26日中央金融辦、中國證監會聯合印發了《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此次《實施方案》延續之前指導意見內容,標志著相關政策方面將正式由紙面落到實踐階段。
國泰基金認為,《實施方案》為公募基金提高中長期資金入市制定了明確的目標。中長期資金持續入市,有助于提高資本市場穩定性,推動市場長期穩健向上。公募基金在這個過程中,更應積極發揮專業機構投資者價值發現作用、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創新發展的功能,及時抓住市場和投資者需求,持續推出創新產品引導資金流入國家戰略產業,服務國家科技自強戰略,為推動我國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貢獻力量,也為資本市場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奠定產品和業務基礎,做好“穩定器”和“壓艙石”。
華夏基金認為,公募基金不僅為中小投資者管理資產,也是商業保險資金、全國社保基金、企(職)業年金基金等中長期資金的投資管理人。“考核周期拉長后,我們就可以更長的視角來進行資產配置,為投資人創造更好的收益。”
在華夏基金看來,各類中長期資金的入市還將改變當前投資者結構,隨著中長期資金占比的提高,有助于增強市場的穩定性,助力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而市場波動性的降低,對于個人投資者來說,投資體驗也會更好。
銀華基金表示從此次主要政策內容來看,存在以下重要影響:首先是全渠道、多維度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據銀華基金測算,2025年增量或超萬億。此次政策主要通過“三支箭”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第一,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來三年每年至少增長10%,根據四季報持倉數據測算,這意味著近6000億元的增量資金。第二,力爭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從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費的30%用于投資A股。根據保險公司的保費收入數據測算,對應每年約5000億元增量資金。第三,提出第二批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試點規模不低于1000億元。綜合測算結果表明,2025年上述增量資金規模有望達萬億以上。
其次,中長期資金入市或對紅利、央國企板塊利好較多。此次政策中對資金拉長久期、鼓勵分紅、收益目標考核等要求,使資金更加偏好中長期確定性收益,提升市場穩定性。社保、養老金、年金等資金屬性與紅利股“高股息、低波動”特征契合。結合前期國資委將市值管理納入企業績考核標準,央國企亦有動力促進估值提升,中長期資金入市和央國企市值管理有望相互促進,為市場注入更多確定性。
險資或成A股“穩定器”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實施方案》明確要提升商業保險資金A股投資比例與穩定性,而商業保險資金來源穩定、償付周期長,是典型的長錢。
截至2024年11月底,我國商業保險資金運用余額約32萬億元,并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穩步增長,權益投資比例政策上限平均約為25%,目前持有A股流通市值(含權益類基金)約3.2萬億元,占保險資金運用余額的10%,距離政策比例上限還有較大空間。其中,五家大型國有保險公司14萬億元的保險資金運用余額中,權益投資比例政策上限平均為30%,但目前實際投資A股比例僅約為11%。
在華夏基金看來,此次設立硬指標,不僅僅是打通了保險資金的入市障礙,還能取得三贏的效果。首先對于保險行業,在目前債券市場利率整體下行大背景下,通過提高A股投資比例,并配套實施長周期業績考核有利于保險資金逐步增厚長期收益。
其次,對于資本市場,保險資金規模大、來源穩、久期長,是資本市場稀缺的長期資金,力爭大型國有保險公司每年新增保費的30%用于投資A股等硬指標后,意味著將每年至少為A股新增幾千億元的長期資金。險資入市有助于改善資本市場的投資者結構,增加長期價值投資者的比重,減少市場的短期波動,提升市場穩定性和韌性。
“最后,對于實體經濟來說,保險資金入市后,可以通過股權投資等方式支持實體經濟和民生保障,特別是國家最需要的重大發展戰略、重大改革舉措、重大工程建設等領域,以保險高質量發展推進金融強國建設。”華夏基金表示。
對公募基金提出更高要求
國泰基金認為,公募基金應當不斷創新產品服務,滿足不同投資者的差異化需求。證監會主席吳清提到,推出更多適配投資者需求的產品:加大中低波動型產品的創新力度,實現浮動費率產品試點轉常規,以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和收益需求。
因此,在國泰基金看來,公募基金應加速指數產品的開發和落地。吳清提到,加快推進指數化投資發展,制定促進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方案,實施股票ETF產品的快速注冊機制,原則上從受理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完成注冊。
“以ETF為代表的指數產品獲批速度加快,展現了監管機構在活躍資本市場,加快投資端改革,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的舉措正在加快推進和落地。”國泰基金表示,震蕩市中ETF加速獲批,對于基金公司來說,鼓勵基金公司加大產品創新力度,督促提高ETF產品的開發效率。對于資本市場來說,有助于在震蕩市中帶來長錢活水,進一步提高資金流動性,為中長線資金提供配置工具,為資本市場引入中長期資金,有效提高市場的活躍度和穩定性。
國泰基金認為,公募基金應以實際行動提高權益類基金的占比。吳清提到,強化監管分類評價引導:提高權益類基金規模、占比和長期業績等指標在監管分類評價中的權重,引導基金公司將每年利潤的一定比例用于自購旗下權益類基金,以此增強市場信心并推動權益類基金的發展。
公募基金應提高投研風控能力,為投資者分享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成果。吳清提到,督促提升核心投研能力:建立基金公司投研能力的評價制度,引導基金公司強化投研核心能力建設,切實提高大類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能力。
國泰基金認為,投研能力是公募基金公司的核心競爭力。隨著資本市場顯著擴容,上市企業數量增多,需要基本面研究的企業數量增加,且發展階段各異。“如何在更廣闊、更活躍的市場中高效篩選出有價值的投資標的,為投資者分享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成果,這需要我們保持敬畏、謙虛的態度,認認真真地做研究,實實在在地持續打造投資能力,以回報投資者的信任。同時,建立科學有效、職責清晰的風險管理體系,確保資產管理業務風險管理的全面性、獨立性和有效性。”國泰基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