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多P交换刺激视频,精品H动漫无遮挡在线看,五月天亚洲图片婷婷,国产最变态调教视频

民生證券胡又文:未來5-10年進軍AGI,AI應用有望驅動新一輪行情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許盈2025-02-18 23:38

“中國會孕育自己的‘英偉達’。”民生證券副總裁、研究院院長胡又文接受券商中國記者采訪時表示。

胡又文自2010年開始從事計算機行業研究,并在2020年以7年蟬聯行業第一的成績,獲得新財富“白金分析師”稱號。胡又文所帶領的民生證券研究院也是最早進行人工智能研究的機構之一,在2023年3月份成立了人工智能產業顧問委員會,值得一提的是,民生證券研究院在2024年上半年分倉傭金排名躋身前十強。

回顧近兩年A股市場的AI投資浪潮,胡又文稱,市場經歷了技術驅動的認知啟蒙階段、聚焦訓練算力業績確定階段,如今開始聚焦AI應用,市場共識一步步加強。他認為,未來5~10年,大模型大概率會達到AGI(通用人工智能)的水平,AI將在各行業深度滲透無處不在,重塑產業格局。

今年年初,胡又文曾赴硅谷調研,他談到,DeepSeek讓全球重新評估中國AI。“他們把DeepSeek看作中國AI產業崛起的標志,重新審視中國AI技術發展水平和創新能力,也意識到中國在AI領域追趕速度加快,未來將在全球AI競爭與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p>

▲民生證券副總裁、研究院院長 胡又文

算力需求依舊看不到天花板

券商中國記者:這兩年國內包括豆包、通義千問、Kimi、文心一言等模型不斷推出,為什么這次DeepSeek給海外那么大震撼?

胡又文:第一,技術創新沖擊:由中國企業做出了比肩世界最先進大模型性能的產品,同時貢獻了基礎架構的創意;

第二,開源策略沖擊:完全開源推理模型架構,分享低成本優化技術細節,吸引微軟、亞馬遜等巨頭部署,GitHub項目星數超過巨頭,快速構建全球開發者生態,推動全球AI供應鏈重構;

第三,市場表現沖擊:DeepSeek-R1模型上線7天用戶破億,覆蓋一百多個國家/地區應用商店榜首,超越ChatGPT同期成績,改變市場競爭格局;

第四,低成本沖擊傳統算力格局與資本市場:其低成本模式沖擊依賴高價硬件銷售的產業鏈,發布后英偉達股價單日下跌17%。

券商中國記者:從股價來看,今年春節以后以DeepSeek概念為主的一些板塊漲幅較大,您的團隊跟蹤人工智能產業已經有十年時間,被市場譽為“人工智能第一團隊”,經歷過多輪AI行情,站在目前位置,DeepSeek、AI相關的個股估值水平如何?

胡又文:國產算力與云產業鏈因為對未來確定性空間的預期,相對估值較高。AI應用整體來看因為從歷史底部修復,估值處于歷史中位數水平。

券商中國記者:DeepSeek曾經一度沖擊英偉達等科技巨頭的股價,究竟怎么看待DeepSeek對算力、芯片等板塊的影響?

胡又文:DeepSeek所有模型均為開源模型,即所有應用廠商一夜之間都擁有了可以比肩頂級AI的大模型,而且還可自行二次開發、靈活部署,這將加速AI應用的發展進程。模型算力效率突破,看起來影響單位計算的價格,進而壓縮高性能芯片供應商的利潤空間。但從更長的周期來看,恰恰會加速AI的普及和創新,帶來算力需求更大量級提升。

只要想清楚三個問題,就明白算力需求依舊看不到天花板:

1、大模型架構演進是否到了盡頭?DeepSeek-R1反而說明架構演進創新正在持續,尤其在多模態、世界模型等領域,更多架構演進與創新正在進行;

2、大模型的性能目標是否已經達到?目前大模型距離AGI(通用人工智能)甚至ASI(超級人工智能)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強化學習本質上就是用算力完成數據自循環,需要更多更強的算力;

3、大模型的算力需求是否已經飽和?DeepSeek的目標是做開源的AGI,實現這一目標,降低大眾獲得AGI的門檻,無處不在訓練與部署AGI的算力需求是我們今天所不可想象的,那是真正的“星辰大?!薄?/p>

另外DeepSeek降低算力門檻與穿透CUDA底層器件編程都極其有利于國產AI芯片的普及。

中國會孕育自己的“英偉達”

券商中國記者:看到你們團隊在今年年初訪問了硅谷,此行最大的收獲和感受是什么?

胡又文:我們從芯片、大模型,再到各類AI應用的發展趨勢三個方面來介紹硅谷AI考察之行的收獲:

首先,芯片方面,算力依舊沒有天花板,但以ASIC(專用集成電路)為代表的推理算力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其次,模型發展更務實:推理模型與ROI(投資回報率)成為重點方向;

最后,2025年或迎來視頻生成模型的“ChatGPT”時刻,B端應用來看AI Agent打開“數字勞動力”萬億美元藍海市場,C端應用方面生態和新型AI終端或成為破局關鍵。

券商中國記者:DeepSeek這次在全球徹底出圈,在硅谷你們交流下來他們對DeepSeek的看法是什么?

胡又文:第一,認可技術創新。硅谷業內人士認可DeepSeek在技術上的創新和突破,如對其混合專家架構、低秩注意力機制等技術成果表示贊賞,承認其在降低成本、提升推理能力等方面的優勢,視其為強勁競爭爭對手;

第二,關注市場影響。關注DeepSeek對全球AI市場格局的改變,擔心其開源策略會加速全球AI技術擴散,沖擊現有市場競爭格局,同時也看到與DeepSeek合作拓展業務和市場的機會;

第三,重新評估中國AI。把DeepSeek看作中國AI產業崛起的標志,重新審視中國AI技術發展水平和創新能力,意識到中國在AI領域追趕速度加快,未來將在全球AI競爭與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

券商中國記者:對照美國的發展歷程來看,國內在AI方面哪些領域有發展潛力?

胡又文:首先是國產AI算力芯片,中國會孕育自己的“英偉達”,其次是云產業鏈,公有云廠商會非常受益于DeepSeek開源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如同ChatGPT對于微軟云業務的助力,最后應用場景拓展:在電商、社交等領域,中國擁有龐大用戶群體和豐富的應用場景。

AI行情進入3.0應用推理階段

券商中國記者:您是國內最早的計算機分析師之一,早在2020年就獲得了新財富“白金分析師”的榮譽,近幾年民生證券也搭建了人工智能研究院,對于AI產業鏈,您是怎么分類的?

胡又文:分為基礎層、平臺層、應用層。

基礎層:包括數據服務,為AI模型訓練提供海量、高質量數據;硬件設備,像AI芯片(GPU、NPU、ASIC、FPGA等)、光模塊、AI服務器等,是AI運行的硬件基礎。

平臺層:以大模型為核心的軟件平臺,包括向量數據庫等基礎軟件系統等,支撐AI開發和運行環境。

應用層:涉及SaaS+Agent、智能機器人、自動駕駛、虛擬數字人等產品;以及在智能制造、智能家居、智慧醫療、智慧城市、智慧金融等行業的應用,將AI技術轉化為實際生產力和服務,滿足不同場景需求。

券商中國記者:A股市場,從2023年至今也有幾波AI的升浪,能否回顧下,市場對AI的共識是怎么一步步加強的?在每個階段的側重有何不同?

胡又文:第一階段:技術驅動認知啟蒙(2023年初—2023年中)。ChatGPT爆火引發市場關注,投資者開始認識到AI大模型的潛力,側重關注大模型研發企業和擁有相關技術的公司,對AI技術的創新性和顛覆性形成初步共識。

第二階段:聚焦訓練算力業績確定階段(2023年中—2025年初)。市場聚焦AI業績確定性兌現的算力產業鏈包括光模塊等硬件。

第三階段:轉向AI應用推理階段(2025年初至今)。大模型普及與成本下降,市場開始聚焦AI應用,DeepSeek進一步加速這一趨勢同時激發國產大模型信心。

券商中國記者:從基本面情況來看,A股AI相關公司的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業績整體情況是怎樣的?哪些子行業會有較大增長?

胡又文:整體受宏觀影響增速一般。根據2024年度業績預告,算力硬件子行業增速最為突出,如AI芯片、服務器制造等,隨著AI應用需求增長,對算力需求大增,有望實現較大增長。

券商中國記者:AI在國內火了兩年,當下來看,預期差可能在哪里?

胡又文:一是算力需求的持續性與國產AI算力崛起進度。二是目前應用早期遠遠沒有充分挖掘大模型的潛力。三是多模態大模型的應用場景可能超出市場想象的豐富。

大模型或將在數年內達到AGI水平

券商中國記者:在您看來,這一輪AI行情的可持續性如何?您覺得未來在AI消費端、應用端是否可能誕生龍頭企業?

胡又文:從長期看,AI在多領域應用前景廣闊而持續,毋庸置疑,能提高生產效率、創造新需求,短期可能因預期與落地進度錯配而波動調整。在以機器人為代表的具備龐大市場規模的消費應用領域,一定會誕生龍頭企業。

券商中國記者:今年人形機器人討論度相比去年更上一層樓,對此您怎么看?

胡又文:人形機器人凝聚了人工智能、自動駕駛、半導體、新能源電池、精密機械控制等過去60多年來諸多尖端領域的技術結晶,正如一座橋梁將席卷世界的AI浪潮與物理世界相連,在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中,將成為科技競爭的新高地和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近年來,特斯拉 Optimus 驚艷亮相、英偉達發布人形機器人通用模型、Figure 01接入 ChatGPT ,海外科技巨頭紛紛入局,新品發布不斷,人形機器人發展的浪潮已勢不可擋,“奇點”時刻正在到來。

券商中國記者:最近市場對于端側AI、智能體(Agent)的關注度也很高,您怎么看AI眼鏡等技術?

胡又文:端側AI和智能體讓設備具備本地智能處理能力,減少數據傳輸,提高響應速度和隱私安全性。智能眼鏡將是新一代計算平臺的“移動版”,有望顛覆我們與世界的互動方式。DeepSeek-R1 高性能推理小模型將加速端側 AI 落地,驅動 AI 眼鏡等硬件出貨量上行。2025年AI智能眼鏡將進入新品密集發布期,可能是啟動元年。

但同時也存在一些挑戰:續航難題,持續運行耗電快,影響使用時長;佩戴舒適度欠佳,重量、尺寸和佩戴方式需改進;視覺顯示效果和交互體驗有待提升,如顯示清晰度、操作便捷性等;還有隱私和安全問題,如數據采集和使用的合規性。

券商中國記者:您對AI與大模型的未來發展趨勢有何展望?對未來5~10年的行業發展有何預測?

胡又文:未來5~10年,大模型大概率會達到AGI的水平,AI將在各行業深度滲透無處不在,重塑產業格局,甚至改變國家競爭格局與文明層級。部署大模型的云基礎設施+Agent將定義一切,我們可能每個人日常工作生活都擁有若干個Agent。

券商中國記者: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您有哪些建議可以分享?如何把握AI與大模型浪潮下的投資機遇?

胡又文:了解AI與大模型的基本概念、技術原理和應用場景,關注行業動態和技術發展趨勢。AI行業不確定性高,可兼顧硬件、軟件、應用等產業鏈不同環節企業,最好交給專業的機構投資者來做。

責編:楊喻程

校對:楊舒欣

責任編輯: 劉少敘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