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隨著《哪吒之魔童鬧海》持續熱映,多地借助影片熱度打造消費新場景、新模式、新業態,讓在地文旅資源煥發新活力。電影在全球票房一往無前之際,哪吒相關的各類文創遍地開花,甚至賣斷貨,“工廠干冒煙”,一“吒”難求。
面對潑天流量,各地文旅也開始花式“整活”。當網上還在討論哪座城市能夠接住這波流量時,東莞已有企業憑借電影拿下1億元周邊訂單,僅此一項便超過去年該公司全年產值。
在東莞,文旅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還在繼續。如“吃谷”的年輕人將哪吒買成“谷圈”開年大爆款,直接拉動制造商廣東衡立泰工藝品有限公司訂單爆滿。
在電影之外,春節期間,這座城市的文旅市場同樣火爆。
過去,東莞在春節期間被稱為“空城”。在騰訊地圖此前發布的《2019春節出行預測大數據報告》中,東莞空城指數排名深圳、北京之后。但這個春節,越來越多的務工人員不僅選擇留在東莞,還把家人接到東莞,一起在這里過團圓年,東莞成為他們的“第二故鄉”。反向過年的敘事在這座“世界工廠”越來越深刻。
根據東莞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公布的數據,2025年春節假期期間,東莞合計接待游客總數522.6萬人次,同比增長4%,實現旅游收入30.1億元,同比增長9.4%,均創下近年春節最好成績。
但站在全國層面來看,在東莞還在講述反向過年的故事時,多地文旅圍繞“哪吒IP”早已經展開了新一輪競爭。對于東莞這座制造業之都來說,如何發展文旅,一定程度上代表著東莞如何構建新一輪的城市文化,以及背后所傳遞的城市能級。這一次,東莞做好準備了嗎?
文旅活動撬動人流量和消費增長
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全國消費市場在今年春節期間表現強勁,尤其是文旅消費的火熱,對全國消費市場起到了示范和帶動作用。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外來人口占大多數的東莞,春節期間往往變為“空城”。而蛇年春節期間,伴隨著眾多游客來莞過年、在莞團聚,這座流動的城市悄然發生著變化。
人流量的增長,首先反映在旅游消費的數據上。今年東莞春節假期合計接待游客總數522.6萬人次,同比增長4%,實現旅游收入30.1億元,同比增長9.4%。過夜游客平均停留2.4天,比2024年春節整體延長0.5天,均創下近年春節最好成績,實現了制造城市的文旅突圍。
而2024年春節假期,東莞全市累計接待游客502.40萬人次,較2023年春節假期增長19.80%。累計實現旅游收入27.54億元,較2023年春節假期增長20.11%。連續兩年如此快速的增長,自然離不開年味記憶以及東莞提供的豐富多元、更具包容性的文化活動。
2025年春節期間,東莞結合自身產業和人口特點,策劃“新春·進莞來團聚”主題系列文旅活動,推出豐富文旅產品,促進城市建設者邀請親友來莞團聚、留莞過年,接好反向旅游、灣區周邊游流量。
以東莞迎賓館為例,春節期間,東莞迎賓館以差異化運營,全面煥新服務設施、豐富文旅業態。其住客客源覆蓋廣州、深圳、惠州、佛山等大灣區主要城市,非廣東省籍住客占比達55%。客房平均出租率近90%,同比增長超10%,酒店總營收同比增長近25%。
當前,以文旅拉動消費逐漸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以哈爾濱、天水等為代表,城市通過文旅“出圈”為當地發展帶來巨大流量和熱度。同時,文旅帶來的流量經濟能夠形成新的消費增長點,催生出一系列與旅游相關的新業態和新模式,讓“好風景”帶來“好錢景”。
隨著越來越多外來務工人員把東莞視作“第二故鄉”,留莞過年群體的壯大正重塑這座城市的消費圖景,從文旅消費市場開始,拉動東莞商圈經濟、首店經濟、夜間經濟等消費新業態走向熱潮。
2月12日元宵節,為期48天的“潮流南城?新年嘉年華”正式畫上句號。該嘉年華自去年年底開始,圍繞“消費、文娛、藝術”三大板塊,吸引諸多跨界合作項目落地,參與人次超過350萬,帶動消費總額超過17億元。
另一邊,在東莞文旅火熱的帶動下,東莞網紅經濟、首店經濟不斷增長。春節期間,山姆會員店、盒馬鮮生等大型商超客流持續火熱,阿嬤手作、費大廚等網紅品牌也進一步拉動本地消費的發展。
數據顯示,這個春節假期,盒馬鮮生東莞店日均客流量達3.2萬人,大年初一進店人數超4萬人,客流量為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的四倍,日均銷售額約140萬元。京東MALL賣場的華為、OPPO、vivo手機銷量超出2024年同期三倍。截至2月2日,東莞消費品以舊換新已核銷7884萬元,關聯消費超過5.4億元。
以“文旅+”增強城市文化認同感
一個文旅項目的“出圈”,不僅能帶動文旅產業發展,更能催生出一大批與旅游相關的新業態和新模式,盤活城市消費市場,繼而加速城市品牌建設,進一步推動區域經濟實現多元化發展。
在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系教授林江看來,當外界急于討論如何以文旅提振城市消費向新升級,推動區域經濟發展之前,首先需要回答的命題是,非旅游城市應該如何構建自己的城市文化認同?
“要推動一座城市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共同的文化記憶和文化認同至關重要。這背后的核心邏輯在于——人是城市的尺度。人口是經濟活動的主體,人口流向哪里,哪里就有活力,人口集聚在哪里,哪里就有豐富的人力資本和巨大的發展潛力。而文旅,就擔負著吸引人流和信息流、資金流的主線任務。”林江說。
如何為來到東莞的人們提供定居于此的價值,構建城市整體的文化品牌,讓越來越多的人認同東莞、選擇東莞,就成了東莞不得不思考的命題。
值得關注的是,去年以來,東莞通過“東莞記憶”“東莞東”等一批優質文旅項目,開始向外傳遞積極信號——東莞正在讓每一位打拼者在這里找到家的共同記憶,并讓這份共同記憶擴散到在這座城市生活過的2億人口中,從而在全國層面上,重塑城市與個體共生共榮的城市文化,通過東莞敘事講述中國改革開放的時代故事。
今年年初,東莞在全市文旅體產業招商大會上,再次釋放重要信息,提出東莞將按照“一圈三區三帶六線”布局,打造“中國近代史開篇地”文化旅游圈,培育“東莞記憶”文化旅游區、嶺南文化旅游區、潮玩時尚旅游區等,吸引粵港澳大灣區年輕人到東莞旅游和生活。
而透過此次《哪吒2》的持續爆紅不難發現,任何一個文化記憶和文化認同,都需要優質的內容供給和品牌價值賦能。對于一座年輕城市而言,東莞應該如何找到自己的獨特定位,在文旅內容供給上真正創造出獨具東莞特色的優質文化旅游項目?
在暨南大學深圳旅游學院教授巨鵬看來,對于東莞而言,一定要堅持做精品文化。“從去年的《黑神話:悟空》到今年的《哪吒2》,市場傳遞出來的信號非常明顯,就是中國消費者永遠都會為優質內容買單,盡管目前大家都在尋求更有性價比的產品,但是精細打磨的優質內容,永遠不會過時。”
什么是優質內容?在巨鵬看來,要觸摸到消費者心中很柔軟、細膩、人性化的需求,不管是情緒需求還是物質需求,只有需求被強烈滿足,這個產品才是好產品。“所以東莞要發展優質文旅項目,勢必要朝著如何觸動青年群體、觸動大灣區市民、觸動東莞本地年輕一代的消費需求進行。”巨鵬說。
對此,東莞今年也將積極布局。東莞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寧康表示,今年東莞將以推動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為統領,深化文旅體融合,集中資源打造高品質“展演節賽”,充分發揮旅游對經濟社會的綜合帶動作用,打造規范有序、持續繁榮的文旅體大市場,助力東莞“經濟大市挑大梁”。
受訪專家表示,隨著《哪吒2》的流量持續溢出,多地文旅已經在積極打造“哪吒IP”,催生“神話IP+文旅經濟”的跨界聯動效應。而東莞應該如何作答優質內容這道題,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