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華潤萬象生活(01209.HK)召開2024年全年業績發布會,公司董事會主席李欣、執行董事及總裁喻霖康等管理層出席會議。
李欣表示,2025年作為“十四五”規劃收官及“十五五”謀篇布局的關鍵之年,華潤萬象生活將堅持長期主義,保持戰略定力,搶抓“擴大國內消費需求,加速消費潛力釋放”的政策機遇,秉持“內涵式增長+外延式增長”并舉,加快科技賦能步伐,以改革促發展,以創新求突破,在攻堅中培育增長極,全力以赴保持業績可持續增長與股東價值可持續提升。
3月26日華潤萬象生活盤中大幅拉升,一度漲超12%,最高報34.95港元。
核心業績穩健增長
2024年,華潤萬象生活業績持續穩健增長,市值市盈率穩居行業第一。年內實現綜合收入170.43億元,同比增長15.4%,核心凈利潤增長20.1%至35.07億元;董事會決議宣派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幣0.643元,同比增長33.7%,同時宣派特別股息每股人民幣0.614元,保持2024年總派息率100%。公司上市以來累計派息91.89億元,占同期核心凈利潤82.3%,持續踐行回饋股東的資本市場承諾。
2024年,華潤萬象生活圍繞“有利潤的營收和有現金流的利潤”核心經營策略,成效斐然。管理層在回答證券時報記者提問時指出,去年在“有利潤的營收”方面,華潤萬象生活憑借規模效應攤薄固定成本,提升效率擴大利潤空間,經營效益穩步增長。“有現金流的利潤”方面,公司圍繞提升現金流質量,建立關聯方回款協同、支出閾值監控和供應鏈賬期優化機制,驅動內生性現金流創造。
管理層表示,未來公司將持續堅持該核心經營策略。這既是應對復雜外部環境的必然選擇,也是落實國企改革深化行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同時自由現金流是企業價值體現和回饋股東的基礎。
此外,萬象商業依托多賽道組合優勢和一體化能力,經營表現逆市上揚,零售額增速跑贏社消零增速,年內實現零售額2150億元,同比增長18.7%。2024年全年新開21座購物中心,開業數量創歷年新高。年末旗下在營購物中心規模躍升至122座,其中,50座零售額穩居當地市場榜首,86座位列當地市場前三。
同時,年內新簽約商業輕資產外拓項目12個,8個為重點城市TOD項目,中標深圳灣文化廣場空間運營特許經營權,承接廣州黃埔區雙沙項目,實現廣州輕資產業務新突破。截至年末,尚有未開業項目77個,其中母公司項目39個,第三方項目38個,有效支撐商管業務長期持續發展。
加速城市空間運營服務商轉型
萬象服務穩居行業第一梯隊,管理規模與服務品質實現量質雙提升。年末總在管面積達4.13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1.6%,合約面積達4.50億平方米,同比增長5.9%,覆蓋全國173個城市。市場拓展聚焦戰略定位持續發力,全年新增第三方合約面積3485萬平方米,超八成位于一二線城市,年內新拓展城市公共空間項目91個。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大會員業務穩步前行,會員數量與積分規模再創新高。會員總量增長32.0%至6107萬,萬象星積分發放總額同比提升15.7%至10.3億元,跨業態兌分人數同比提升92.5%至15萬人,人均頻次同比提升61.5%至4.2次。其中商業會員總量突破5700萬,消費會員及復購會員數量均同比增長超過26%,有效助力購物中心業績增長。
萬象星應用場景覆蓋核心城市十三大消費生態,進一步豐富積分使用場景及客戶權益,大會員場景外使用積分人次同比增長12%。
ESG戰略方面。圍繞“萬象生態”核心支柱,華潤萬象生活發布首份社區繁榮報告《深圳萬象城社區繁榮報告》;系統性地將健康福祉融入ESG體系,加入全球領先的“WELL規模計劃”,惠及超32萬空間使用者;在能源效益、清潔能源使用領域取得積極進展,旗下8家實體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范疇1、范疇2碳排放強度較上年下降2.89%,達成年度目標。
同時,華潤萬象生活堅持聚焦鄉村振興、低碳環保、社區關愛、公共責任四大領域,進一步做實“萬象守護”責任品牌,連續兩年入選國務院國資委“央企上市公司ESG先鋒100”榜單等榮譽獎項。
科技賦能增添發展動力
華潤萬象生活堅定落實數字化轉型,加速推進科技賦能建設。
在回答證券時報記者關于數字化和AI技術應用的提問時,華潤萬象生活管理層表示,近5年公司年均投入營業額的2%用于數字化轉型,對標同行與互聯網頭部企業,構建起數字化生態經營系統,覆蓋招商、運營、安防等多場景,有力支撐業務增長與效率提升。
AI應用方面,華潤萬象生活也緊跟技術發展的步伐,通過AI技術提升運營效率和客戶體驗,近年來引入了多項AI技術落地的實際應用。今年AI智能技術還將拓展至法律、財務、人力和營銷場景。在AI+物業管理方面,華潤萬象生活構建以AI驅動的智慧社區管理中樞,集成6大功能模塊,涵蓋智能客服、無感通行等,讓客戶需求響應更迅速、管理更精準。
談及資產收并購方面的安排,華潤萬象生活管理層表示,2024年公司堅持有質量的規模增長,以戰略引領收并購,對收并購采取持續關注、謹慎推進的原則,短期內符合要求的優質標的較少。
就未來在收并購方面的策略,管理層表示,公司將關注規模體量較大、業務質量好、財務表現佳的物業公司,以及物業相關的增值服務提供商。以及與公司戰略匹配的商管公司,和業務上下游企業等,以強化或補充公司的專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