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美國銅鋁關稅即將來臨,美國的搶銅大戰也進入沖刺階段。
美國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正在以每噸高出全球1400美元的價格,吸引全球銅庫存轉移到美國。短短的三個月內,美國進口銅量由過去的每月7萬噸左右,激增至每月50萬噸,是過去正常月份進口量的7倍。
這場"搶銅大戰"正在抽空其他市場的庫存,吸引大批銅流入美國市場,導致除美國外其他地區精銅將轉為緊缺。與此同時,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廢銅出口國,已經接近停止對外出口。
美國銅庫存激增,導致除美國外其他地區供應緊張。作為全球最大的銅加工國和需求國,中國銅進口量出現大幅下滑,出口量則在大幅上升,市場庫存或進一步短缺。
美國正在全力吸收全球銅庫存
美國銅鋁市場套利貿易正在進入高潮。當地時間26日,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Comex)的銅期貨,5月合約價格盤中一度觸及每磅5.374美元,創去年5月以來新高。相比而言,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還遠沒有到去年5月份的價格高點。
關稅的時間安排一直是銅套利貿易的主要催化劑。美國高盛集團和花旗集團預測,針對美國銅進口征收25%的232條款關稅可能最早于4月宣布,并于5月實施。不少交易員和廠商忙于在關稅落地前在美國儲備更多的銅,都在以沖刺的速度加快運往美國。
今年年初至今,紐約銅價漲幅超30%。而倫敦金屬交易所銅價年初至今漲幅僅約13%。COMEX銅與LME銅之間出現前所未有的巨大價差,進一步促使交易員和廠商把銅從倫敦運往美國。
這種價格脫節現象自1月份以來一直在加劇,這意味著期貨貿易商可以通過購買更便宜的國際貨物,并在加征關稅前將其運往美國,從而賺得盆滿缽滿。但是,如果貿易商的銅貨在關稅落地后運抵美國海岸,他們將面臨巨大損失。
最近幾周,美國市場對銅的爭奪非常激烈,交易商愿意以更高價購買銅,交易商在LME價格的基礎上,每噸出價曾一度超過1400美元,以獲得可以在Comex交割的銅。按照美國將銅進口稅定為25%計算,則LME銅價可能著每噸稅收約為2500美元。
由于貿易商們在大西洋與太平洋之間掀起"搶銅潮",數以十萬噸銅錠如洪流般涌入美國港口,已經導致大西洋沿岸港口的倉儲費暴漲300%。與此同時,美國廢銅出口幾乎降低到零。國際銅研究小組(ICSG)的一份報告顯示,美國是2024年廢銅進出口量最大的國家,出口了95.9萬公噸含銅廢料,其中41%的廢銅是出口到中國。
國內銅短缺或進一步加劇
這一波巨大的價格套利貿易,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機構投資者參與進來。市場傳言,已有多家國際能源和礦業巨頭轉身進入銅鋁市場,其中一家跨國能源交易商摩科瑞近期也成為LME的銅合約大買家,似乎是準備將大量的銅運往美國,押注這波套利貿易。摩科瑞測算,50萬噸"搶跑銅"正以每月7倍于常態的速度涌入美國,形成罕見的"價格洼地"——紐約銅價一度比倫敦高1400美元/噸,創造了大宗商品史上最大套利空間。
自進入2025年后,短短的三個月內,美國進口銅量由過去的每月7萬噸左右,激增至每月50萬噸,是過去正常月份進口量的7倍。這場“搶銅大戰”正在抽空其他市場的血液,吸引大批銅流入美國市場,導致除美國外其他地區精銅將轉為緊缺。
目前,LME亞洲倉庫庫存銳減,歐洲庫存同步下降,LME銅注銷倉單占比接近50%,大量銅庫存面臨注銷并流向美國。而東南亞進口銅溢價已觸及11個月峰值,并仍在繼續推高短期價格。全球最大的銅貿易公司托克集團(Trafigura)表示,銅價可能從目前的約10000美元/噸升至12000美元/噸。
盡管有高價銅的吸引,但市場新增產能仍然不足。一德期貨分析師王偉偉認為,2025年在高銅價的刺激下,銅精礦供應小幅增長。不過依據目前已公布的主要銅礦企業2025年產量指引,新增供應恐低于市場之前的預估,預計2025年全球精煉銅產量增長45萬噸左右。尤其是巴拿馬科布雷銅礦不復產的情況下,缺口影響將長期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大量現貨銅運往美國,導致中國進口量出現大幅下滑,出口量則在大幅上升。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5年1-2月中國進口精煉銅共53.37萬噸,累計同比減少12.66%。而出口精煉銅共4.94萬噸,累計同比增加119.35%。市場人士以智利2月份至中國出口量進行估算,3—4月智利至中國提單到港量預計僅2.4萬噸左右,較往年明顯下滑。
校對:彭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