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咨詢機構Omdia的最新研究顯示,搭載有MiniLED背光的LCD TV面板出貨將在2025年超越OLED TV面板的出貨。該機構判斷,這一趨勢將使LCD TV面板在高階電視面板市場對OLED TV面板造成長久性的威脅跟影響, 而LCD TV面板廠也針對這一趨勢持續擴大面板產能。
具體來看,自2020年起, OLED TV面板出貨超越了年度500萬片, 自此不管是三星的QD OLED TV 或是LG的WOLED TV 面板技術便以超薄、高動態對比以及高色彩表現引領高階平板電視市場。 然而OLED TV面板的相對高制造成本以及MiniLED背光的快速發展, 給了搭載MiniLED背光的LCD TV 更多機會在畫質跟成本上挑戰OLED TV。
Omdia指出,隨著中國大陸LCD TV面板廠的快速發展, 消費者的電視購買傾向的大型化與超大型化,以及中國大陸在MiniLED背光供應鏈從MiniLED芯片, 外延, 背光板以及控制芯片的快速發展, 加上來自中國的電視品牌如TCL以及海信的強力推廣,MiniLED背光LCD TV面板的出貨自2023年起快速增長。
數據顯示,2023年MiniLED背光LCD TV面板出貨為350萬片,而OLED TV面板出貨卻從2022年的750萬片衰退到2023年的530萬片。2024年OLED TV面板出貨為680萬片, 而MiniLED背光LCD TV 面板成長超乎預期, 達到了600萬片。
Omdia預測,在MiniLED背光LCD TV 不斷在高階電視市場威脅OLED TV的影響之下, 2025年OLED TV面板出貨為710萬片, 而MiniLED背光LCD TV面板將一舉突破1000萬片門檻達到1350萬片,換言之, 在高階平板電視, 新型Micro LED TV 數量尚十分稀少且因高成本而成長有限, 而MiniLED背光LCD TV將超越OLED TV。該機構認為,這也代表了自2025年起長期的趨勢。
上述變化意味著MiniLED背光的搭載給LCD TV電視面板在高階電視市場的持續發展機會, 甚至取代部分的原本會購買OLED TV面板的市場, 其直接影響是LCD TV面板廠商將持續擴大其在高階LCD TV電視面板的產能。
其中,針對其10.5代工廠,京東方將開始通過產能優化以及增加設備的方式進行擴充, 華星光電將自2025年4月起購并原LG廣州擁有IPS廣視角技術的8.5代TFT LCD工廠。
數據顯示,2024年的LCD TV面板出貨達到了2.43億片, 相較于2023年有所成長,而在2025年隨著部分舊10代線的關停、LG的退出以及面板廠商更重視大尺寸LCD TV面板出貨的因素之下, 2025年LCD TV面板出貨預計為2.39億片,數量上雖然較2024年微幅衰退,但整體出貨面積卻預計有5%以上的年度增長。
Omdia指出,這意味著LCD TV電視面板重視大尺寸與配合MiniLED背光的高階需求是當前市場成長的動能。面板廠商方面,京東方以年度出貨6000萬片以上保持領先,而華星光電將隨著并購新增的廣州8.5代的IPS廣視角技術TFT LCD的產能而可望超越年出貨5000萬片的門檻,持續保持第二且拉大與出貨數量第三名之間的差距。
Omdia顯示研究總經理謝勤益表示,LCD TV的大尺寸化與超大尺寸化以及搭載MiniLED背光, 對于OLED TV在高階平面電視市場的威脅將是長期的,在目前其他的新型顯示技術如Micro LED或近眼顯示或光場顯示等在電視應用的領域無法有機會取代LCD的現狀之下,長期性LCD TV 面板在面積跟大尺寸上將有望呈現持續性的供給緊張。
因此,謝勤益判斷,面板廠針對產能進行擴張, 不管是透過既有工廠進行制程優化增加產能, 或者是透過購并的方式新增LCD產能的方式。特別是中國大陸的TFT LCD面板廠商在擴充產能方面更為積極,這也代表了其長期的電視面板市場的領先地位。
他還指出,中國大陸的TFT LCD面板廠商在擴充產能方面更為積極,這也代表了其長期的電視面板市場的領先地位。此外,OLED在許多顯示應用的確逐漸快速增加滲透率,但目前中國大陸面板廠所主導的LCD技術在包括電視、顯示屏、筆記本、車載等中大尺寸應用上,以其經濟規模跟成本效益的優勢將在相當時間內都占據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