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深海科技”納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海洋經濟概念在資本市場掀起強勁風口。3月以來,A股海洋經濟板塊持續走強,深海科技、海工裝備、海上風電等細分賽道全線爆發,多只個股呈現連板走勢,市場對海洋經濟的關注度達到新高度。
政策層面上,國家對海洋經濟的戰略支持力度空前。近期,廣東、上海、福建等沿海地區出臺配套規劃,重點布局海上風電、深海探測、海洋資源開發等領域。業內人士預測,2025年海洋經濟專項債發行規模有望擴大,進一步撬動社會資本投入,海洋經濟發展駛入快車道。
電氣風電(688660.SH)是國內風電行業的領軍企業之一,也是“海洋科技”概念的深度參與者。公司深耕風電行業領域18年,是國內領先的海上、陸上風機制造商。憑借其在海陸風電領域的諸多成就和創新成果,電氣風電已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關鍵力量。公司產品基本實現了全功率和海上、陸上全場景覆蓋。
今年以來,電氣風電喜報頻傳。資料顯示,公司成功中標中廣核新能源浙江嵊泗7#252MW海上風電項目風力發電機組采購項目。該項目采用風電集團海神平臺產品,集成半直驅驅動鏈技術,集風電集團十余年海上風機設計及運維經驗打造,瞄準“高收益”、聚焦“高可靠”,因地制宜,提供適合當地的最佳解決方案。
同時,“深海科技”作為海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受投資者關注。電氣風電早已在深遠海市場提前布局,多個示范項目接連落地。公司不僅參與全球首個深遠海漂浮式風電與海洋牧場養殖一體化設計項目“國能共享號”,為其提供4兆瓦海上風電機組,更在漂浮式風機研發上取得突破,16兆瓦漂浮式風機已成功中標海南萬寧項目,并在2024年底完成樣機下線,展現了在深遠海風電領域的領先實力。
除此之外,電氣風電也在積極探索海上風電與海洋經濟其他領域的融合發展。在3月25日的投資者關系活動中,電氣風電表示,“海上風電與深海科技領域如海底資源開采、能源島、海洋養殖、綠色化工等存在互補關系。海洋經濟具有很大發展潛力,未來在整體經濟體量中的占比將會有很大提升。公司在探索和開發海上風電的同時,也會考慮與海洋經濟其他行業進行關聯,通過產品耦合,形成互補發展模式,推動海洋經濟發展。”
開源證券研報指出,海上風電作為深海科技的重要應用領域,當下發展形勢頗為利好。隨著《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將深海科技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發展方向,海上風電迎來重大政策機遇。目前,其在資本市場雖板塊處于歷史低位,但二季度作為開工窗口期,疊加“十四五”收官及項目積壓等因素,2025年極有可能成為海上風電裝機大年,后續發展潛力巨大,建議關注相關產業鏈投資機會。
在政策與技術的雙輪驅動下,電氣風電正以創新為帆、以市場為舵,深度參與海洋經濟發展,為我國“深海科技”的實現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