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蘇州市政府召開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蘇州市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下稱《行動計劃》),《蘇州市支持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下稱《若干措施》)等事項。
《行動計劃》聚焦具身智能機器人整機產品、核心部組件、關鍵共性技術三個發展方向,明確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做優、推動產業集聚發展等8項具體任務,提出到2027年,重點培養3家以上擁有整機商業化量產能力的具身智能機器人企業,核心產業規模達100億元,支撐全市機器人產業規模達2000億元,成為全國具身智能機器人技術創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區和示范應用樣板城市。
《若干措施》提出了支持重大項目落戶、支持企業增資擴產、建設高能級創新平臺等12項具體措施。就在不久前,蘇州市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生態大會順利舉行。本次大會上,蘇州共征集84個產業項目,涵蓋產業園、研發總部、制造基地等,總投資超160億元。
作為中國制造業重鎮,蘇州依托工業體量大、產業鏈配套全和場景應用廣的獨特優勢,連續四年位居中國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協會發布的“中國機器人城市綜合實力排名TOP10”第三位。目前,蘇州已聚集機器人產業鏈相關企業600余家,覆蓋工業、服務、醫療等10余個領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73家,其中具身智能機器人制造核心企業80余家,2024年產業規模達1395億元,形成了覆蓋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本體制造、下游系統集成應用的完整產業鏈。
從區域來看,蘇州各地形成了不同特色的產業集聚態勢。家用服務機器人企業主要集中在吳中區、蘇州高新區、相城區;工業機器人本體制造企業主要集中在昆山市、吳中區、蘇州工業園區;醫用機器人企業主要集中在蘇州高新區;系統集成應用企業主要集中在昆山市、蘇州工業園區、吳中區和吳江區;核心零部件(軟硬件)企業在張家港市、常熟市、太倉市、吳中區、蘇州工業園區、蘇州高新區等地廣泛分布。
從技術創新來看,蘇州核心零部件、服務機器人等優勢環節不斷突破技術瓶頸,實現了多項國際領先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多項省級以上智能機器人攻關項目陸續啟動;一批市級機器人創新聯合體陸續建成。
從平臺建設來看,江蘇省具身智能機器人技術重點實驗室、江蘇省智能機器人技術創新中心等一批高能級平臺獲批建設;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產教聯合體入圍教育部首批國家級市域產教聯合體;江蘇省人形機器人制造業創新中心已啟動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