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日前發布《關于保險資金未上市企業重大股權投資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重大股權投資的概念、調整可投資行業范圍、規范治理約束和內部管控、明確“新老劃斷”要求。其中,增加與保險業務相關的“科技”“大數據產業”,引導保險資金加大對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股權投資力度。業內分析認為,此舉不僅為險企優化資產配置、服務實體經濟提供制度基礎,更有望在低利率環境下助力險企增厚收益,推動行業資產端高質量發展。
“保險資金作為市場中長期資金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新經濟、新技術的股權融資支持力度有待提升。”國泰海通證券研究所非銀金融研究團隊分析師劉欣琦預計,《通知》將規范保險公司重大股權投資行為,引導保險資金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另一方面,保險公司對被投資企業管理有待加強。預計《通知》出臺將引導險資發揮長期資金和“耐心資本”優勢,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同時進一步規范重大股權投資行為,防范資金運用風險。
在長期利率下行、非標資產供給收縮的背景下,股權投資正成為險企增厚收益的重要抓手。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保險資金運用余額中長期股權投資規模達2.46萬億元,占比7.4%。機構普遍預計,《通知》優化保險公司股權投資方向,利好資產端改善。
申萬宏源證券發布的研報指出,股權投資有望幫助保險機構增厚投資收益、分享科技創新及銀發經濟等產業領域發展紅利。同時,在分級分類監管導向下,頭部優質險企步入發展機遇期,拓寬可投資行業范圍有望帶來新的業務增長及增厚投資收益機遇。
《通知》引導保險公司股權投資聚焦保險業相關的戰略產業和新興行業,將利好提升資本效率,防范投資風險。國泰海通證券研報認為,在低利率以及非標“資產荒”背景下,政策利好增厚保險公司投資收益,且采用長期股權投資計量有利于緩解直接投資二級權益對新準則下報表的影響。“從特征角度來看,重大股權投資時間周期長、項目數額相對較大、被投資企業經營信息可得性有限,投資風險高于二級市場權益資產,《通知》有助于防范利差損風險隱憂下投資資產風險的積聚。”申萬宏源證券研報指出。
有保險資管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通過引導保險資金流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險企不僅能夠分享科技創新與銀發經濟的發展紅利,長遠來看,隨著政策細則的落地與市場環境的優化,保險資金“耐心資本”的屬性也將進一步凸顯,在服務實體經濟的同時,為自身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能。在資產端改善預期與審慎經營要求的雙重驅動下,頭部險企有望率先突圍,而全行業或將迎來新一輪差異化競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