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2024年報顯示,多只銀行理財產品躋身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2024年末前十大持有人之列。其中,寬基指數、紅利低波動及央企主題ETF成為理財產品重點配置方向。
業內人士表示,相較于股票、主動權益類基金,ETF具有分散性、透明性、低成本和工具化特征,更契合理財公司服務穩健客群、交易便捷的訴求,在政策引導與低利率環境的雙重驅動下,理財公司通過持有ETF積極參與權益市場,推動“固收+”產品線建設。
理財產品成為ETF大買家
招銀理財和興銀理財旗下產品在多只ETF2024年末前十大持有人名單中亮相。
招銀理財旗下產品現身招商中證國新央企股東回報ETF、易方達中證紅利低波動ETF等產品前十大持有人名單。其中,“招銀理財招智睿和穩健(安盈優選)360天持有1號混合類理財計劃”以7.92%的持有比例成為招商中證國新央企股東回報ETF的第一大持有人,共持有806.23萬份。在易方達中證紅利低波動ETF前十大持有人名單中,“招銀理財招睿豐潤(尊享)180天持有期1號固收增強理財計劃”“招銀理財招睿頤養睿遠穩健一期(五年封閉)固定收益類理財計劃”“招銀理財招睿嘉利日開14個月持有1號固收增強理財計劃”分別是第1、4、7大持有人,合計持倉占比9.23%。此外,招銀理財還配置了A50ETF、大數據ETF、化工ETF、機器人ETF等產品。
“興銀理財豐利興動睿享7天最短持有期日開2號增強型固收類理財產品”“興銀理財安愉五年封閉1號固收類養老理財產品”分別以1.66%、3.18%的持倉比例成為建信滬深300紅利ETF、房地產ETF的第二大持有人。此外,興銀理財旗下產品還出現在鵬揚中證500質量成長ETF、國泰中證全指家用電器ETF等產品前十大持有人之列。
此外,中郵理財、光大理財、華夏理財、廣銀理財等理財公司,吉林銀行、大連銀行、哈爾濱銀行、江陰農商銀行、張家港農商銀行等銀行旗下理財產品也出現在部分ETF前十大持有人名單中,且多為固收類理財產品。
契合理財公司需求
當前,理財公司通過持有ETF積極參與權益市場,推動“固收+”產品線建設。在低利率環境下,此舉既能增厚理財產品收益,又符合政策鼓勵理財等中長期資金入市的導向。
“客戶對理財產品收益的期待值較高,但當前僅靠固收類資產難以實現,因此在政策鼓勵理財資金入市的背景下,理財公司通過持有ETF積極參與權益市場,從而滿足客戶對投資回報的需求。”招銀理財相關人士說。
政策層面為理財資金配置ETF提供了支持。新“國九條”提出,建立ETF快速審批通道,推動指數化投資發展。去年9月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要努力提振資本市場,大力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險、理財等資金入市堵點。記者了解到,多家理財公司將ETF作為理財資金入市的重要抓手。
相較于股票、主動權益類基金,ETF具有分散性、透明性、低成本和工具化特征,更契合理財公司服務穩健客群、交易便捷的訴求。“ETF具備三方面優勢:一是ETF通過一籃子股票分散投資,能有效規避個股風險,更適合主打穩健的理財產品進行投資;二是ETF為場內交易,支持‘T+0’或‘T+1’,交易靈活,且ETF每日公開持倉組合,投資者可實時穿透底層資產;三是ETF嚴格跟蹤指數,2020年以來股票型ETF的日均跟蹤偏離度中位數僅約0.03%,年化跟蹤誤差約0.7%,整體跟蹤效率較高,便于投資者控制整體組合的風格暴露。”上述招銀理財人士表示。
理財資金加速布局
ETF市場擴容與產品創新為理財公司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ETF行業發展報告(2025)》顯示,截至2024年底,境內交易所掛牌上市的ETF總規模達到3.7萬億元,較2023年底增長81%。其中,股票ETF規模達到2.89萬億元,創歷史新高,約占A股總市值的3%。
在市場擴容的同時,ETF創新也在持續深化。“ETF產品線豐富,可支持多元化、多主題的權益投資策略。當前,ETF已形成寬基、行業、主題、跨境等多元矩陣,且近年來產品的創新探索和多元化發展較為積極,指增、Smart Beta、QDII等創新產品不斷涌現,可靈活對接理財客群需求。”招銀理財表示。
去年12月興銀理財通過旗下理財產品成功落地理財公司首筆場內ETF期權直投業務。“ETF期權兼具風險對沖與收益增強雙重功能,還能幫助優化單一策略、構建多元組合,大幅拓寬了投資策略的運用空間。”興銀理財表示。
理財公司正積極把握市場機遇。4月8日,蘇銀理財稱,當前,A股估值仍處于歷史低位,公司已增持ETF,后續將充分發揮耐心資本、長期資本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