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產業鏈迎來新變化。
4月12日,廣汽發布C01、G-T01、G-T02等12款自主研發的車規級芯片,使用場景覆蓋智能汽車電源管理、制動、集成安全等多個領域。
有分析稱,在軟件定義汽車、智能化、電動化趨勢下,智能車控領域對于高性能、高可靠的車規級芯片有了更高的需求。因此,汽車芯片自主可控將是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的關鍵。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國新一輪關稅政策的影響下,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正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11日發布《關于半導體產品“原產地”認定規則的緊急通知》。有分析稱,“原產地”認定標準或將抑制美資模擬芯片的進口,從而利好國產模擬芯片的發展。受此影響,A股半導體板塊周五強勢爆發,模擬芯片板塊掀起漲停潮。而美股模擬芯片巨頭股價下挫。
重磅發布
4月12日,廣汽集團正式發布C01、G-T01、G-T02等12款車規級芯片,系分別與中興微電子、裕太微電子、仁芯科技、矽力杰、極海、奕斯偉、杰華特、國芯、美泰等公司聯合開發,使用場景覆蓋智能汽車電源管理、制動、集成安全等多個領域。
其中,與中興微電子聯合開發的C01芯片,是我國首款自主設計的新一代16核心多域融合中央計算處理芯片;與裕太微電子共同打造的G-T01芯片,是擁有國內最高容量的首款車規級千兆以太網 TSN交換芯片;與仁芯科技聯合開發的G-T02芯片,是全球首款帶寬高達16Gbps的SerDes芯片;與矽力杰開發的G-K01芯片,是全球首款符合ASIL-D功能安全等級的6核RISC-V芯片。
為了進一步促進全產業鏈協同發展,廣汽還發布了“汽車芯片應用生態共建計劃”。此計劃通過深化“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打造整車-控制器-芯片端到端聯動驗證平臺。其實施的“一芯多源”策略,通過操作系統、軟硬件接口、核心軟件算法、關鍵系統需求等方面的平臺化,實現了一類芯片多種解決方案,多個供應渠道,從而保障供應鏈的安全穩定。
長期以來,國產車規級芯片自給率低,關鍵領域市場被國際巨頭把控。但隨著國內巨頭紛紛入局,國產芯片企業獲得了更多與車企合作的機會,在供應鏈安全、成本控制等方面具有優勢,國產替代空間巨大。
納芯微創始人、董事長、CEO王升楊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目前,雖然中國芯片產業占整個汽車市場份額還不算特別高,可能只有10%—15%,但增速非常快,而且產品的品類覆蓋越來越完整。
他進一步指出,在模擬芯片領域,國產芯片公司幾乎可以覆蓋絕大部分產品品類,而且我們在某一些產品品類上已經逐漸建立起了優勢,不管是從性能、功能、發貨規模,甚至是大規模發貨之后的市場表現,國產芯片公司已經具備了不輸于國外企業的同等能力和市場表現。
半導體產業鏈的變數
在美國新一輪“對等關稅”政策的影響下,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正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進口芯片正成為業內關注焦點。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金額達到3857.9億美元,同比增長10.5%。有分析認為,在關稅的影響下,中國直接從美國進口的產品較少。
4月11日,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發布《關于半導體產品“原產地”認定規則的緊急通知》。通知指出,根據海關總署的相關規定,“集成電路”原產地按照四位稅則號改變原則認定,即流片地認定為原產地。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建議,“集成電路”無論已封裝或未封裝,進口報關時的原產地以“晶圓流片工廠”所在地為準進行申報。
這意味著,不論哪國芯片企業,只要流片的晶圓廠不在美國,基本不受關稅影響。
而在美國晶圓廠流片、制造芯片較多的企業,預計將受到關稅影響。比如英特爾、德州儀器、美光、ADI(亞德諾)、Microchip、安森美、Skyworks、Qorvo等,他們大多是IDM模式的廠商,都在美國有產能布局。
有業內人士稱,目前來看,影響比較大的還是流片在美國的模擬芯片,這塊國內能做的廠商比較多,但是數字芯片暫時還沒有太大的波動,這部分產能很多都在中國臺灣以及亞洲區域。
花旗近期在對國產模擬芯片的研報中指出,隨著對美國進口產品的關稅增加,部分公司將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德州儀器在中國的成本優勢將基本被消除。預計中國模擬芯片供應商的全球市場份額約為6%—8%(領先供應商僅約1%市場份額),這為進一步本土化提供了充足空間。”花旗稱。
另有分析稱,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的半導體產品“原產地”認定標準,將抑制美資模擬芯片的進口,從而利好國產模擬芯片的發展。
受此影響,4月11日,A股半導體板塊強勢爆發,其中模擬芯片板塊掀起漲停潮,納芯微、圣邦股份、思瑞浦、唯捷創芯等模擬芯片公司全線漲停,唯捷創芯等射頻芯片公司股價亦大幅走強。
有模擬芯片廠商人士表示,盡管短期內由于市場大環境變化激烈,企業業務端還在觀察下游反應,難以對需求端的變化輕易下定結論,但長期來看對國內芯片企業發展而言,國產自主可控加速應該是大趨勢、大機會。
集邦咨詢判斷,為適應國際形勢變化,2025年第一季度,下游品牌廠大都提前出貨,有助供應鏈中內存庫存去化,預計一般性內存價格跌幅將收窄。另外,原廠減產疊加消費電子品牌商順應國際形勢變化而提前生產,帶動需求,加上電腦、智能手機和數據中心等應用領域已開始重建庫存,預計2025年第二季度閃存價格將止跌回穩。
校對:王朝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