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知情人士14日披露,歐洲聯盟委員會向一些即將赴美的官員發放一次性手機和基礎款手提電腦,以防范美方情報人員竊密。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這一措施表明歐盟將美國視作潛在安全風險,凸顯美國共和黨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今年1月就任以來歐美關系惡化程度。一名未具名歐盟官員說:“跨大西洋聯盟終結了。”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4月21日至26日將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春季年會,歐盟委員會三名高官將參會,分別是分管經濟等事務的委員瓦爾季斯·東布羅夫斯基斯、分管金融服務等事務的委員瑪麗亞·路易斯·阿爾布開克、分管國際伙伴關系事務的委員約瑟夫·西克拉。這些人已收到歐盟委員會關于防范美方竊取機密的最新指導意見。
一名知情官員說,歐盟擔憂“美國潛入歐盟委員會(信息)系統”。據報道,歐盟與美國正就多領域敏感議題進行談判。分管貿易和經濟安全事務的歐盟委員馬羅什·謝夫喬維奇14日在華盛頓與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會談,以期緩解歐美間正在升級的貿易戰。
據報道,歐盟在向赴美官員發送的書面文件中建議他們在美國邊檢處關閉手機,并將其放置在特制手機套中,防止手機的信息遭竊取。歐盟委員會向《金融時報》證實,近期確實更新了赴美安全建議,但否認在書面文件中就一次性手機使用注意事項作出具體提示。
歐洲智庫布魯塞爾地緣政治研究所所長盧克·范米德拉爾認為,歐盟委員會的建議并不讓人意外,因為華盛頓是“傾向于動用法外手段推進自身利益和權力的對手”。
范米德拉爾提及2013年曝光的“竊聽門”事件,即由民主黨人貝拉克·奧巴馬領導的美國政府被指竊聽時任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的手機。范米德拉爾表示,美國的共和黨或民主黨政府都使用“同類招數”,歐盟委員會已“接受現實”。
《金融時報》報道指出,當下赴美存在“額外風險”,美國邊檢官員可能沒收入境人員手機和手提電腦并審查其所含內容。已有一些歐洲赴美游客和學者因被查出曾在社交媒體或文件中發表“批美”言論而被拒絕入境。法國政府今年3月說,一名法國學者入境美國時遭拒并被遣返,理由是他就美國政府針對學術研究領域的政策表達“個人觀點”。
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