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成品油調價窗口將在4月17日24時開啟。記者注意到,由于國際油價在近期出現斷崖式下跌,國內成品油價或出現年內最大的下調幅度。
據卓創資訊監測,本周期(4月2日24時至4月17日24時)內,國際油價整體呈現先跌后漲的走勢。其中,前期原油市場出現了近三年來的單日最大跌幅,國內參考的原油變化率由正轉負并在負值內不斷加深。預計4月17日24時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或下調,此次下調幅度或為年內最大。
隆眾資訊成品油分析師褚英斌表示,當天國內汽柴油下調幅度約為470元/噸。若本次價格下調落地,以70升的汽車油箱來計算,私家車主加滿一箱油將少花23元左右。
展望后市,隆眾資訊認為,美國關稅新政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地緣局勢的不穩定性仍在延續,多空博弈跡象再度增強,預計下一輪成品油調價擱淺的概率較大。
油價或出現年內最大下調幅度
今年以來,國內油價已經歷了七輪調整,分別為“三漲三跌一擱淺”。多家機構預計,4月17日24時成品油零售限價將出現年內最大的下調幅度。
金聯創成品油分析師畢明欣表示,本輪計價周期內,利空消息占據市場主導位置,國際油價走勢震蕩下行。具體來看,美國所謂的“對等關稅”增加了全球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投資者擔心美國關稅政策可能導致企業價格上漲,從而使美國經濟活動放緩,最終損害石油需求。
此外,4月3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發表聲明說,8個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歐佩克+”)決定自今年5月起日均增產41.1萬桶——這一增產量遠高于市場預期。此次增產包含原定于5月增加的產量以及額外兩個月的增產量。同時,“歐佩克+”將根據市場情況靈活調整增產節奏,以維護石油市場穩定。
“歐佩克+”2023年11月宣布日均220萬桶的自愿減產措施,此后減產措施多次延期,于2024年12月延長至2025年3月底。
“后期,盡管美國暫緩實施對部分貿易伙伴的關稅,支撐油價有所反彈,但市場對貿易沖突的擔憂限制了油價漲幅。”畢明欣表示。
據隆眾資訊統計,本輪調價周期內,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下跌,導致測算下調幅度不斷擴大。截至4月15日,周期內參考原油均價為64.91美元/桶,較上一周期下跌9.91%。預計調價窗口開啟時,對應成品油下調幅度約為470元/噸,本輪下調已成定局。以70升的汽車油箱來計算,私家車主加滿一箱油將少花23元左右。
多個機構下調全球石油需求預期數據
近期,特朗普推行的關稅政策,強化了美國經濟衰退預期,導致投資者對原油需求預期大幅降溫。與此同時,“歐佩克+”宣稱5月增產幅度超出預期。在供給與需求的雙重不利因素下,原油價格急劇下跌,一度創下了2021年2以來的最低水平。
結合國際經濟局勢、地緣事件等因素,近期,國際能源署等機構下調了全球石油需求增長預期。
國際能源署4月15日發布的4月石油市場報告稱,鑒于貿易緊張局勢升級已經對經濟前景帶來負面沖擊,將2025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增幅預測下調30萬桶/日至73萬桶/日。
國際能源署預計,2026年全球石油需求增幅將進一步放緩至69萬桶/日,這一預測本身仍因宏觀環境快速變化而有調整的可能。
瑞銀集團把今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增幅預測下調40萬桶/日至80萬桶/日,該機構認為,今年全球石油供應過剩情況將加劇。同時,瑞銀集團將今年布倫特原油期貨均價從此前預期的80美元/桶下調至68美元/桶。
歐佩克(石油輸出國組織)4月14日發布的月度石油市場報告,也下調了對2025年和2026年全球石油需求預期。報告顯示,歐佩克將2025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較上年增長量預期從145萬桶下調至130萬桶,調整后的全年日均石油需求預計約為1.051億桶。報告稱,下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美國近期關稅政策對石油需求的預期影響。
此外,報告還將2026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較2025年增長量預期從143萬桶下調至128萬桶。報告說,支撐石油需求的因素主要包括非經合組織國家強勁的航空旅行需求和公路運輸需求等。
校對: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