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養老金業務發展駛入“快車道”。
4月18日,據《國際金融報》記者統計,截至2024年末,人保養老、國壽養老、太平養老、國民養老4家試點險企累計開立商業養老金賬戶數195.5萬戶,較2023年末增加近230%;合計管理規模突破千億元,同比增長超4倍。
在業內人士看來,2024年是商業養老金業務試點的第二個完整年度,可比基數較低。未來,養老保險公司需要在產品創新、服務提升、風險管理等方面持續努力,以推動商業養老金業務實現高質量發展。
收益率普遍在3%左右
商業養老金是養老保險公司經營的新型商業養老保險業務,主要依托保險經營規則創新產品和服務,向客戶提供養老賬戶管理、養老規劃、資金管理、風險管理等服務,是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的組成部分。
2023年1月1日起,商業養老金業務在北京市、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福建省、山東省、河南省、廣東省、四川省、陜西省等10個省(市)率先開展試點。參與試點的有4家養老保險公司,分別是人保養老、國壽養老、太平養老和國民養老。
歷經兩年的發展,商業養老金試點成績斐然,開戶數和管理規模均實現翻倍式增長。
具體來看,截至2024年末,人保養老商業養老金業務累計開戶數為22.09萬戶,有效戶數為15.68萬戶;累計發行商業養老金產品5只,涵蓋流動性管理類、固定收益類和混合類,存量規模75.04億元,較年初增長82.7%。
國壽養老累計開立賬戶102.57萬戶,有效賬戶76.30萬戶;發行商業養老金產品10只,存量規模489億元,較2023年末增幅超100%。
太平養老累計開立賬戶27.04萬戶,較2023年末增長超3倍,其中有效賬戶數15.76萬戶;共報備并獲批6款商業養老金產品,2024年累計新增交費228.93億元,同比增長超12倍。
國民養老累計開戶數為43.8萬戶,共上市6款商業養老金產品,2024年度商業養老金業務銷售金額為353.86億元。
談及商業養老金業務快速發展背后的原因,北京排排網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帆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指出,首先,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公眾對養老金的需求日益增長,這為商業養老金業務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其次,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如稅收優惠、政策引導等,激發了企業和個人參與商業養老金的熱情;再者,試點險企加大了產品創新和宣傳力度,提高了商業養老金產品的吸引力;最后,金融市場環境整體穩定,投資收益率的提升也促進商業養老金業務發展。
財經評論員張雪峰向記者補充道,試點保險公司積極拓展銀行、互聯網等銷售渠道,利用銀保合作的優勢,快速獲客并擴大業務覆蓋范圍。此外,通過整合健康管理、養老社區等增值服務,形成“保險+服務”生態,增強了客戶黏性和滿意度。
穩健的投資收益也是商業養老金業務取得亮眼表現的原因之一。“憑借長期資金管理經驗和多元化資產配置,商業養老金產品收益率普遍在3%左右,優于傳統儲蓄型產品,吸引了更多投資者。”張雪峰表示。
記者梳理發現,截至2024年底,太平養老穩盈寶壹號、安盈寶壹號、滿盈寶壹號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分別為2.99%、3.04%、3.42%;國民養老國泰民安101、國泰民安201、國泰民安301、國泰民安2038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分別為3.22%、3.19%、4.12%、2.55%;人保養老溫心歲月1號、溫心歲月3號、貼心歲月、暖心歲月1號近一年投資收益率分別為2.65%、3.16%、2.46%、3.58%;國壽養老各產品加權平均收益率為2.98%。
業務試點有望擴大
從產品形態上看,“雙賬戶”管理模式是商業養老金業務的一大特點。簡單來說,就是通過下設“鎖定賬戶”和“持續賬戶”兩個子賬戶,兼顧鎖定養老資金長期投資和個人不同年齡階段資金流動性的雙重需要。
從已上線的商業養老金產品來看,客戶的每筆繳費都會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到鎖定和持續兩個子賬戶中。不過,不同年齡段鎖定賬戶的最低分配比例有所不同,最低為5%,年齡段越高要求計入鎖定賬戶的比例也越高,客戶在滿足最低比例的基礎上可自行調整。
有養老保險公司人士向記者指出,鎖定賬戶好比是“保險箱”,為客戶妥善保管長期養老儲備;持續賬戶則是“零錢包”,在儲備同時兼顧客戶教育、贍養、購房等當期流動性訴求,臨近領取時“零錢包”儲備也可轉入“保險箱”。
隨著業務快速發展,商業養老金的試點范圍有望進一步擴大。
2024年10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印發《關于大力發展商業保險年金有關事項的通知》,提出進一步擴大商業養老金業務試點。按照“成熟一家,開展一家”的原則,支持更多符合條件的養老保險公司參與商業養老金業務。在總結試點經驗基礎上,延長試點期限,擴大試點區域。
目前,已有多家養老保險公司表示出對商業養老金業務的重視。國壽養老在2025年工作會議中強調,要推動商業養老金業務跨越發展。未獲首批試點的養老保險公司中,泰康養老等也明確表示,正在籌備商業養老金業務。
放眼未來,楊帆認為,商業養老金業務的發展將聚焦以下三點:一是繼續優化產品和服務,滿足不同客戶群體的需求,提高市場競爭力;二是加強與政府、企業等各方的合作,推動商業養老金業務與社保體系的有效銜接;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服務水平和運營效率。
當然,保險公司在推進商業養老金業務的過程中,也將不可避免地面臨一些挑戰。楊帆表示,一方面,市場競爭的加劇要求保險公司必須找到獨特的市場定位,以區別于競爭對手;另一方面,投資收益的波動性也要求保險公司具備更強的資產管理和風險控制能力。
“與此同時,隨著監管政策的日益嚴格,保險公司需要更加注重合規經營,以避免可能的法律風險。”在楊帆看來,人才問題也是保險公司必須面對的挑戰,如何吸引和保留優秀的專業人才,對于公司的長期發展至關重要。
張雪峰指出,試點保險公司應針對不同客戶群體,開發更具個性化的商業養老金產品,如針對高收入人群的定制化產品、針對特定職業的專屬產品等。同時,探索與養老產業、醫療健康產業等深度融合的產品創新,提供更全面的養老保障服務。
此外,加強投資者教育也至關重要。張雪峰建議,保險公司應加大商業養老金產品的宣傳力度,提高公眾對產品的認知度和接受度;開展養老金融知識普及活動,幫助投資者樹立正確的養老規劃和投資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