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湖北省統計局發布一季度湖北經濟運行數據,證券時報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一季度湖北實現生產總值1.35萬億元,同比增長6.3%。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828.69億元,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5344.85億元,增長6.4%;第三產業增加值7369.95億元,增長6.5%。
湖北省統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葉福生介紹,一季度湖北省經濟運行起步有力、開局良好,主要經濟指標增長加快,順利實現開門紅。
整體經濟穩健有力。一季度,全省GDP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3%,分別高于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0.5個、0.2個百分點,也高于全國0.9個百分點,實現近12個季度最高增速、近9個季度高于全國的最大幅度。規上工業增加值、1-2月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8.1%、13.8%,分別高于全國1.6個、5.6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固定資產投資、出口額分別增長7.3%、6.6%、22.4%,分別高于全國2.7個、2.4個、15.5個百分點。
“全省上下堅持向‘支點建設’聚焦,向高質量發展聚力,推動經濟不斷攀高向新。”葉福生表示,產業升級加速向新,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帶動鋼鐵、化工、農副食品加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6.0%、18.2%、9.2%。
同時,新興產業聚勢,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21.4%,對規上工業貢獻率達36.4%。其中,電氣、計算機通信電子行業分別增長22.8%、19.3%。電子計算機整機、電子元件、光纖、鋰電池產量分別增長35.4%、43.0%、40.1%、1.1倍。1-2月規上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13.7%、20.1%。
值得注意的是,在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和促消費活動帶動下,限上新能源汽車、智能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零售額均增長42.1%,可穿戴智能設備零售額增長37.8%。限上網絡商品零售額增長24.3%。
此外,立體交通體系加速建設,除去城市軌道交通(地鐵)投資,道路運輸業投資增長8.4%,水上運輸業投資增長55.7%。現代物流業快速增長,1—2月多式聯運和運輸代理、裝卸搬運和倉儲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33.3%、36.3%,快遞業務量增長30.4%。
開放輻射力顯著提升,疊加關稅戰背景下的“搶出口”效應,進出口總額增長16.6%,規模突破1700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機電產品出口增長19.2%,占出口額的比重為54.7%,比上年全年提高1.0個百分點。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額增長18%,占比達53.7%,比上年全年提高0.4個百分點。
借助春晚分會場賦能城市熱度,湖北開展“引客入鄂”入境游,組織“相約賞櫻”“漢馬”等活動,疊加惠民政策激發文旅市場潛力。一季度,全省累計接待游客超1.9億人次,實現旅游收入近2000億元,均達到兩位數增長,帶動限上體育、娛樂用品類零售額增長1.1倍,1—2月旅行社及相關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33.0%。加力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加快培育萬億級文旅支柱產業,文化藝術業、娛樂業投資分別增長19.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