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晶硅期貨持續走弱。本周,多晶硅期貨主力PS2506合約已連續5個交易日下行。4月18日,PS2506合約盤中跌至37390元/噸,再創上市以來新低,收盤報37615元/噸,下跌6.35%。據了解,4月份以來,PS2506合約已累計下跌13.53%。
談及多晶硅期貨持續下探的原因,國信期貨李祥英認為,下跌的邏輯其實并沒有改變,大邏輯仍是終端搶裝需求接近尾聲,市場對下半年需求預期悲觀。中信建投期貨分析師王彥青也表示,價格下跌是由于終端搶裝潮已處于尾聲,需求將持續下降。“搶裝需求是支撐前期多晶硅期價的主要因素,搶裝需求轉弱也是此輪期價下跌的主要原因。”王彥青解釋,隨著搶裝節點臨近,國內市場需求驟降,引發負反饋預期,下游各環節拋貨情緒較重。
此外,現貨市場成交價格開始出現松動,帶動多晶硅期貨價格下跌。據中國有色金屬協會硅業分會數據,截至4月16日當周,N型致密料成交均價為36300元/噸,環比下跌2.42%;N型復投料成交均價為41000元/噸,環比下跌1.68%。王彥青解釋,當前,下游拉晶環節對多晶硅壓價較為嚴重,硅料廠議價權減弱,市場預期現貨成交重心或進一步下移,加重市場悲觀情緒。李祥英也表示,本周現貨市場報價開始下調,市場情緒偏空,帶動盤面價格下跌。
從基本面來看,李祥英認為,2月份至3月份,支撐多晶硅價格橫盤震蕩的因素有三方面:一是多晶硅企業開工率維持在35%左右,低開工率情況下,企業集體挺價;二是2月9日電力市場化文件發布后,終端分布式電站搶裝需求帶動下游硅片、電池片、組件價格上漲,多晶硅短期需求尚可;三是現貨企業對期現商報價維持在高位,市場貿易不暢。
3月底至4月初,上述支撐因素都出現了轉變跡象,多晶硅呈現供過于求、庫存增加、成本持續下移的態勢。李祥英介紹,首先,新產能投放帶動多晶硅產量緩慢上行,豐水季來臨后頭部企業有復產需求,供給壓力增加。其次,4月初光伏終端組件簽單情況開始走弱,組件價格下跌,顯示搶裝需求已接近尾聲。最后,企業對期現商報價在4月初已經松動,本周下調速度加快。“前期三個價格支撐因素都不復存在,供需情況明顯惡化。”李祥英表示,隨著豐水季西南地區電價下調,加之多晶硅的原材料工業硅價格下跌了1500元/噸左右,多晶硅企業整體生產成本下移。
王彥青表示,若以0.3元/千瓦時的電價來核算,目前多晶硅不含稅現金流成本約33000元/噸,考慮增值稅后,對應成本為37000~38000元/噸。“從目前盤面看,多晶硅主力合約價格已經接近現金流成本,部分遠月合約已跌破現金流成本。”王彥青認為,綜合考慮目前市場行情以及多晶硅檢修周期,不排除后市停減產規模有邊際擴大的趨勢。
從供需平衡情況來看,春節后,多晶硅供需格局改善,出現小幅去庫,但隨后又進入累庫態勢。據了解,4月份,多晶硅產量在10萬噸左右,隨著下游需求逐步轉弱,多晶硅庫存大概率進一步累積。據百川盈孚數據,當前,多晶硅工廠庫存約26.3萬噸,處于近年來同期高位。需求方面,當前市場對需求走弱的預期增強。部分硅片企業5月份排產有減少計劃,上周中國電建也發布了51GW組件集采終止的公告。近期組件價格已開始下跌,硅片電池高價出貨受阻,市場明顯降溫。“從價格上看,在前期小幅去庫態勢下,從硅片到組件均有漲價,尤其是組件個別規格漲幅較明顯。”一德期貨分析師張海端表示,此前行業維持去庫態勢,這是前期多晶硅價格相對穩定甚至堅挺的原因,而后續基本面有走弱預期,市場支撐力度減弱,部分多晶硅企業對下游拉晶廠的報價已出現松動,下游采購仍不積極,也將持續施壓現貨價格。
展望后市,王彥青認為,目前下游拉晶環節尚有一定多晶硅原料儲備,短期內庫存消化將以隱性庫存去化為主,多晶硅廠家庫存或重新累積。另外,中國市場搶裝結束后,終端光伏裝機難見利多,下游排產有下修預期,導致需求側支撐有限,預計現貨成交短期難有改善,部分小單成交價格亦有下行壓力。因此,低位震蕩或成為多晶硅期貨短期運行常態。
“如果沒有政策或供給端的驅動,按照下半年的供需情況,頭部企業產能已經可以覆蓋下游需求。”李祥英認為,當前,多晶硅期貨遠月合約盤中跌至36000元/噸以下,已跌破頭部企業現金流成本。整體來看,多晶硅期貨后市走勢仍不樂觀。